第67章 分封诸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帝国终于迈入正规,叛乱开始渐渐平息,  

而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驻扎欧洲的武士兵团,  

他们将所有不利的“叛乱者”提前挂在旗杆上了,  

占据丰沃的土地,武士肯定不会想这些家伙来捣乱!  

就这样,在一茬又一茬的有志青年被剿灭,甚至连教廷都受到了波及后,他们才开始选择相信华夏的“以德服人”,  

面对信仰上帝的修士,武士可不会停止屠戮,  

杀红眼后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战功等于财富和土地.  

大量的武士在陆言的推动下,入主欧洲,造成近乎毁灭的破坏!  

然而对此,某位皇帝陛下却在奢华的宫殿中,享受着人生,  

占地广袤的后花园,  

陆言身穿一袭常服,手中拿着鱼竿,正望向前方,眼中满是期待神色,  

“父皇,您为什么老是喜欢在这里蹲着?”  

好奇的看着陆言,身为皇长子的陆乘有些不解的眨巴眼睛,  

“因为父皇在等奇迹的降临!”  

望着儿子,陆言伸手抚摸他的小脑袋,  

“那母后为什么总说您从来都钓不上鱼?”  

似乎听懂陆言的话,陆乘少年老成的站在他身旁,  

“熊孩子,别以为你母亲是马摘星,我就不打你,小心挨揍啊!”  

看着儿子,陆言做出威胁的动作,  

望着陆言,儿子陆乘则是无可奈何的晃着脑袋道:“哎!”  

“还摇头晃脑的,功课做了吗?”  

没好气的翻着白眼,陆言将鱼竿一放,则是开始考量起儿子的学业,  

“老师们讲的课业已经学完了!”  

一脸自豪的看着陆言,陆乘当即兴奋起来,  

而听到这里,陆言则是询问道:“那将来大明帝国想要开疆扩土,该怎么办?”  

询问着陆乘,陆言不由得笑起来,  

可在听完陆言的话,陆乘整个人愣在原地,满脸愕然的望着父亲,  

这是什么鬼?大明帝国如今哪还有“对手”,  

你前几年不是全打完了吗?就算真有对手,面对大明帝国,还不得卑躬屈膝来上贡?  

“看,伱这就不知道了吧!来,父亲跟你好好聊聊!”  

拿着一根树干,陆言将地图画了出来,  

可就在这时,一道翩翩身影跑来,径直扑到陆言背上,  

望着身后,乖巧可爱的女儿,陆言则是开心的丢下树干道:“我的小公主,你怎么来了?”  

“父皇,母后让您去用餐!”  

甜美的露出笑容,秦可卿的女儿陆芊芊当即开心起来,  

“啊,这样啊,那我们回去吧!”  

说着,陆言直接抱着陆芊芊离开了,  

完全不理会在原地发呆的陆乘,  

片刻,当陆乘回过神来,却看到远处的鱼竿动了动,  

当即跑上前,抓住鱼竿,开始熟练的放线,  

不多时,一条足有四斤的大鱼被陆乘调了上来,  

望着大鱼在地面不断翻滚,陆乘没好气的晃着脑袋道:“哎,这就是天命吗?”  

年少时,他不知道为什么父皇总是在外征战,一度以为大明王朝遇到了危机,  

但在成长后,他才明白,大明疆域,已经成为日不落般的帝国,  

如此雄伟的王朝,他将来要如何接手?  

在马摘星潜移默化的教导下,他开始变得少年老成,向着外公马瑛求教,  

但在学习多年后,他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人知道的越多,心态越不好!  

陆乘:我不想当皇帝啊,我也想分封马摘星:儿子,过来,我头都给你打下来!  

比起陆乘的苦恼,其余的儿子女儿们则是更加愉悦了,  

毕竟没有大明皇位的继承权,但他们拥有广袤的海外领地啊,  

喜欢风景的去欧亚,喜欢征战的去非洲,喜欢花天酒地的去罗马实在不行,你可以去沙漠吃沙子啊!  

对于儿女们的选择,陆言总是十分认真,  

不管去哪都行,只要你能在成年后管理好当地,陆言就不会派遣武士入驻,  

一旦入驻武士,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地,失去了继承权,  

你可以重新选择,但他将来永远都不会在归于你这一脉。  

十多年后,皇子们渐渐成年,  

身为继承人,陆乘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太子,但他对于这个选择,显得十分苦恼,  

因为外省进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每次核算,都让他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跟随昔日母亲的征程,花木兰的儿子选择了莫斯科与乌克兰等地,  

其余的皇子们也是有样学样,开始在偌大的版图上选择自己的领地,  

将一块块版图分为下属国,  

当完成这一切后,女儿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身为大明帝国的公主,她们一生根本不愁嫁,只需要找到自己的良人就好了,  

至于敢找公主,还带小妾的,  

陆言会告诉他,什么叫做老泰山的怒火。  

武士:你当我们是摆设吗?  

离别前的宴会,偌大的房间内,坐满了孩子和家人,  

首座,陆言举杯道:“今日之后,你们都不是少年郎了,在自己的领地,希望好好善待百姓!不论他们是否是真心归顺!”  

可就在陆言的话说完,皇后和妃子们却是一脸木讷的看着陆言,  

儿子们当不当人,还不全靠你这老父亲教育?  

当年你是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