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年,授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州,林氏老宅,  

竹亭外,陆言望着刘武等人正在收拾东西,当即走了出去,  

来到依山傍水的墓碑前,他深深鞠了一躬道:“母亲,我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但请您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妹妹一辈子无忧无虑的!”  

看到陆言在做最后的送别,刘武等人当即停在原地,  

转过身,陆言心中卷起一股豪意道:“回扬州!”  

“是!”  

躬身看着陆言,刘武等人立即行动起来。  

几日后,一辆马车停靠在扬州林府,  

当陆言刚下来,林黛玉直接扑到他的怀中道:“兄长!”  

“下来,你都多大了,还这么闹!”  

望着林黛玉,陆言忍不住的开口,  

“兄长,人家都好久没见到你了!”  

委屈巴巴的看着陆言,林黛玉连忙噘着嘴,  

看向眼前渐渐画风变得不一样的林妹妹,陆言能说什么,还不是他自己惯的!  

“父亲!”  

望着一旁的林如海,陆言这才躬身行礼,  

“回来就好,京城来的授官已经到了几日,到时候你自己决定吧!”  

看着陆言,林如海的脸上闪过落寞,这个孩子,替家里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时间如果不着急,我想陪妹妹几日再说!”  

望着林黛玉满脸幽怨的模样,陆言则是连忙解释起来,  

听到这里,林如海当即道:“伱自己决定吧,家里如今也无需你扬眉!”  

身为父亲,他林如海还扛得住林家呢!  

繁华的扬州城,陆言陪着林黛玉正在城中游逛,  

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陆言也是百感交替,  

这三年,他一直都在苏州,林黛玉是跟着赵盼儿,王二丫,香菱等人一起长大的,  

不过相比温柔较弱的香菱,王二丫和赵盼儿可不是“好人”啊,  

一个有侠女风度,一个也精明过人,  

在这种陪伴下,哪怕林妹妹因为母亲贾敏离世伤心许久,但也恢复了过来,  

不过,貌似有点古灵精怪了!  

“兄长,那是什么地方?”  

看向一家青楼,在白天闭馆,林黛玉不禁有些好奇的眨着眼睛,  

骤然间听到这句话,赵盼儿和王二丫纷纷捂着脸,  

因为她们可清楚那是什么地方,  

“那个,这个,哪里不允许女子进入!”  

对着林妹妹开口,陆言连忙示意一旁的赵盼儿转移话题,  

可在看到陆言投来的目光,赵盼儿连忙道:“林妹妹,我们不是还要去买布匹吗?”  

“对啊,买布匹,黛玉要给兄长做衣服!”  

开心的看着陆言,林黛玉展现不一般的自信,  

听到这句话,陆言讪笑道:“好啊,兄长可真期待!”  

一年前,林黛玉给陆言做了荷包,如果不是赵盼儿送来的时候说是“鸳鸯戏水”,陆言还以为是肥鸭子下锅呢!  

也不知道一年过去,林妹妹有没有长进!  

在家中休息近半个多月,陆言总算是安抚好了林妹妹,打算授官!  

三年过去,陆言肯定不能像当初一样进入翰林院,  

但就算外派,他也是前科探花郎,按律不应该低于从七品知县,  

可陆言没想到,当今圣上给了他一个惊喜,  

邓州城,正五品州同知,  

邓州在哪?位于炀国,溍国,水氏三家边境上,  

那里的混乱程度堪称可怕,  

上一任州同知就是因为邓州被破,跟知府一起没的,  

不过对于这个授官,陆言却是十分开心,乱啊?那正好,他最不怕的就是地方乱!  

现如今没有了甄家,林如海当然不会打算将林黛玉送到贾家去了,  

不过对于林黛玉想跟自己一起去邓州,陆言却是非常严肃的拒绝,  

哪怕他实力不弱,但也不能保证所有事情,  

就像贾敏一般,陆言能想到,甄家如此狠辣,出手不讲道义?  

甄家:你灭我满门,绝祀,谁狠辣?谁不讲武德?  

两天后,一辆马车向着邓州而去,  

陆言则是悠闲的拍着膝盖,看着窗外风景道:“也不知道这两个国家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  

炀国如今的情况可不太好,奎州城的马家势力超群,拥有独立的军队,  

城主马瑛虽然对炀国皇帝忠心不渝,但楚馗不这么想,他可是生性多疑之人,  

你马家这么厉害,万一造反怎么办?  

没错,这就是皇帝们的神奇脑回路!  

身为帝皇,你不搞打铁还需自身硬,偏偏对手下臣子下手,这就离谱了!  

不过他楚馗不多疑,陆言哪有机会搞事情?  

现如今,刘大山所占据的区域,在慢慢跟炀国接壤了,  

双方也在边境爆发了数次小规模战斗,  

海盗们就别提了,让他们去烧杀抢掠,一个比一个狠辣,真打起来,还得看陆言的“忠仆”,  

要不是刘大山临时调遣上万武士赶来支援,硬扛住压力,说不定炀国就要大举进攻了,  

炀国:嗨,还以为来了个霸王,没想到是个瘪三!  

几日后,邓州城,  

陆言刚刚赶来,当即拜见了上官,也就是知府大人,  

不过看到对方身宽体胖的模样,陆言知道,这家伙彻底自暴自弃了,  

因为邓州才被破没几年呢?他来这里,多半也是被贬的!  

边关镇守将军乃是理国公柳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