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上京赶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港口走下来,陆言此刻已经十分成熟了,十三的年岁,宛如“成人”,  

身高近七尺,俊朗非凡,  

旁边则是赵盼儿,此刻宛如少女般灵动道:“公子,我们终于回来了!”  

“是啊,回来了!”  

露出笑容,陆言也是不禁的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次对于倭岛的征战,实在超乎想象的麻烦,  

一句话,稀碎!  

大大小小近百个大名,怎么搞?陆言只能横推过去,以强悍实力,镇压不服者!  

就这样,还有不少人想要抵抗,  

霸王开道,言者的艺术辅助,陆言这才在两年搞定一切,培养出一支“忠心耿耿”的武士军队,  

数量近六万人,还都是各地大名效忠后献出的!  

在分派镇守各地后,陆言手里最起码有一支武装了!  

枪杆子出真理,皇帝不做人,陆言可以随时掀桌子,不过现如期,他还要科举!  

毕竟接连在外“游学”两年,哪怕连好脾气的林如海都忍不住冒火了,  

他这才不得不赶回来,不然还得去印度逛逛,  

看看能不能跟当地的阿三聊聊“转世做贵人”的想法!  

可惜,这件事,恐怕要交给刘大山去做了!  

林府,遇见两年未曾见的陆言,林如海颇为欣赏的点头道:“这两年看来学识增长的不错?”  

“回父亲,孩儿一直都有用工!”  

全身弥漫着一股书生气质,陆言不由得拱手,  

“这就好,你母亲十分担忧你,去看看吧!”  

望着陆言,林如海不好说什么,他要做一个“严父”,  

来到后院,陆言当即看到了贾敏和林黛玉,旁边则是香菱在伺候,  

“娘!”  

露出笑容,陆言熟络的拱手行礼,根本没有生疏,  

要知道,他这两年,可没少给贾敏“送礼”,  

不然就林如海这暴脾气,不早把他抓回来?  

从金银珠宝,到精美珊瑚,海外孤品,陆言是有什么送什么,  

没看如今的贾敏,全身上下,雍容华贵,皇后都比不上?这都是他这“便宜”儿子的功劳!  

“你在外求学辛苦了,相公也只是担心伱被外界迷惑罢了,不用怕,娘给你撑腰!”  

望着陆言,贾敏脸上满是笑意,  

这些年来,陆言送的礼物,她还顺便送了一部分给贾府,  

在传来的信件中,她这才知道,这些东西,可是连京城都没有,  

在亲朋好友面前,不由得鼓起一阵骄傲,因为这可她儿子送的啊!  

“多谢娘亲美言!”  

望着贾敏如今的身体状况还不错,陆言就是一阵轻松,  

因为他害怕的,正是贾敏身体不好,这才导致林黛玉后续的心境变化,  

可现在看来,还是不错的!  

“兄长,兄长,你给黛玉的礼物呢?”  

跑到陆言面前,林黛玉已经像是一个小姑娘了,颜笑眉开的询问,  

“黛玉,你怎么能向兄长索要礼物!”  

挑起眉头,贾敏忍不住的呵斥起来,  

可听到这句话,林黛玉却噘着嘴道:“娘亲身上那么多东西,黛玉却没有!”  

“额!”  

听到这句话,贾敏此刻也是忍不住的嘴角抽搐起来,  

这熊孩子,怕是忘记老娘的凶残了吧?  

想着,贾敏直接上手,抓住林黛玉就是一顿“教训”,  

哇哇大叫的向外跑去,林黛玉转头欢笑道:“兄长,记得黛玉的礼物哦!”  

望着这一幕,陆言也是忍不住的轻笑起来。  

在扬州待了一个多月,时间上已经有些稍紧了,  

没办法,这才告别家人,在林黛玉的哼唧声中,前往京城,  

乘坐在护卫遍布的船只上,竖起丰盛号大旗,在河面上一路畅通无阻,  

一个多月后,京城,  

船只抵达,  

当陆言刚刚下来,丰盛号的掌柜就已经上前迎接了。  

望着对方,陆言轻描淡写的挥着手,就乘坐马车,进入这座繁华不已的首都,  

刚到京城,陆言原本还打算去拜访一下贾家,毕竟贾敏来时,让他传递书信。  

不过贾家对于陆言这位“继子”的态度可不算太好,  

特别是陆言在门外,甚至还被“赖大爷”嫌弃的看了眼,以为他是金陵来的穷亲戚,  

对此,陆言则谓是含笑上前,  

“不是让你在侧门等着吗?你想干嘛?想进荣国府,也不看看你什么身份?”  

望着陆言,赖大当即呵斥起来,  

“唰唰!”  

拔出腰间的佩刀,刘武走上前,直接砸在赖大的脸上道:“狗奴才,敢对我家公子如此说话,长了熊心豹子胆吗?”  

说着,刘武将其按在地上,  

旁边的贾家仆人看到这一幕,连忙打算上前救人,要知道,赖大可是荣国府大管家啊!  

可就在这时,周围的护卫们纷纷拔出刀剑,根本无惧荣国府的“威望”!  

开玩笑,他们在海外,什么没见过?  

一群家生子罢了,就算砍了,也不就那么回事,还能比他们更可怕?  

望着这一幕,仆人们当即害怕的站在原地,  

“你问我什么身份?”  

抬脚踩在赖大脸上,陆言碾着道:“扬州府解元,林继恩,够不够清楚?”  

说着,陆言不顾赖大的哀嚎,直接道:“打断这狗奴才的腿!”  

听到陆言的话,刘武立即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