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饮马瀚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鏖战三个月,多半时间用在赶路上的陆言,终于攻克了后金,  

当领兵来到赫图阿拉后,这里早已经化作了一片火海,  

所有的一切,都被李如柏摧毁了,  

“元帅,属下已经完成军令了!”  

恭敬的看着陆言,李如柏此刻是非常害怕,  

因为陆言在辽东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人,  

淡然的看着李如柏,陆言开口道:“让你重建奴儿干都司,需要多久?”  

“非三年”  

“嗯?”  

俯身看着李如柏,陆言眼中寒意弥漫,  

“半年,给属下半年,一定能重建奴儿干都司!”  

察觉到陆言的杀意,李如柏连忙开口,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我和陛下失望啊,李总兵!”  

看着李如柏,陆言则是牵着马缰转身道:“蒙古草原也该平复了!”  

出都出来了,打一仗就回去算什么?  

蒙古那么大片草原还等着他征服呢!贝加尔湖他还没见过呢!那可是饮马瀚海啊!  

就这样,在京城收到后金被灭的消息时,陆言已经转军前往蒙古了,  

“好消息,好消息,后金被灭,奴儿干都司光复!”  

就在锦衣卫派出的孩子们在大街上宣扬这个消息,京城们的百姓纷纷欢庆起来,  

因为当年,他们可都没忘记,被后金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的事情,  

“贼酋安敢挑衅大明,这是活该!”  

“没错,活该!听说勇武候可是一战定乾坤啊!”  

“真是悍勇之人,辽东有他,简直是大明之福!”  

就在人们纷纷讨论关外的事情时,只见一旁的书生则是开口道:“匹夫之勇罢了,如今朝廷内有阉党作孽,他还擅挑边衅.”  

可就在书生说话的时候,周围的人纷纷呆滞的看着他,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不解的开口,书生一脸恼怒的起身,  

可就在这时,站在他身后的男人伸手道:“兄台,伱这么厉害,不如跟我走一趟!”  

“走?去哪?”  

转过身,书生看着身后,当即脸色刷白,咽着口水,  

“去哪?诏狱!”  

抓着书生,锦衣卫们当即怒喝起来,  

要知道,宣传关外的大胜,可是厂公做主的,就是为了转移百姓们的注意力,不要被这群瞎比比的书生带节奏,  

现在好了,被抓个正着,能不能出来都是个问题。  

转军进入草原,  

在叶赫那拉部的引导下,陆言很快就将附近的部落全部征服,兵峰不断蔓延,宛如星火燎原,  

因为面对燧发枪开路,火炮轰炸的明军,他们就算在不满,此刻也只能暂时隐忍,  

但陆言可不打算统一草原就离开,  

在大量的国外异族进入草原,只见一条条水泥路开始出现草原,  

链接各方主要地点,让人们不在迷茫该往哪走,  

惊愕的看着陆言,叶赫那拉部此刻也十分后悔,  

因为他们只是打算借助明朝的势力,征服周边,但没想,人家这位客人,反客为主了,还不打算走了,这下怎么办?  

打是打不过的,劝又劝不走难受!  

抽调印尼,缅甸,越南,各大地盘上的民众,陆言打算从人口上彻底占据草原,  

哪怕将来存在争议,那也是自家内部的矛盾,至于这群人,最好的结局那就是活活累死,  

将命令下发给刘綎,陆言的可怕,让其忍不住的打着寒颤,  

因为这可是整整百万人啊,勇武候简直比白起还要可怕,  

在明军的监工下,很快,上百人出现了伤亡.不是被狼袭击,就是疲累至死,  

但在陆言的高压政策下,这群人甚至连反抗都不行,  

这是哪?苍茫的蒙古草原,可不是东南亚,  

就算是东南亚,得罪陆言,你还能逃出远东?  

不断的有人起事,造反,可却被陆言分化,打压,修路,运送粮食,  

一年后,当整片蒙古草原彻底链接在一起,当初的百万人,也剩下不到十余万青壮,  

这还都是分散在蒙古各地,根本组成不了反抗军,  

走在燃烧殆尽草根,然后重新铺上石灰修建的水泥路上,陆言忍不住的露出笑容,  

“主人,曹文昭将军来信,哥萨克人已经臣服了!”  

就在陆言正站在道路中间,享受着清风来袭时,武田则是出现在他身后,  

听到这句话,陆言默默的抬起头,看着远方道:“令曹文昭向前推进,五个月内,我要在北海“贝加尔湖”狩猎!”  

“是,主人!”  

看着陆言,武田连忙转身离开。  

大明朝,京城,养心殿,  

一年前就恢复的朱由校此刻正在批改奏折,  

自从信王被囚禁,东林党众人被杀的杀,流放草原的流放,京城已经很少有大事发生了,  

魏忠贤如今坐正江南,在林福安的帮助下,清缴土地,  

毕竟基层文人,懂的算学,还是很难找的,  

不过林福安有啊,这么多年,他不知道培养了多少,就是等这一天,  

在江南血染大江大河时,陆言的喜讯再次传来,  

看着奏疏,朱由校忍不住的大笑起来,  

因为在他在位期间,连祖先洪武皇帝都未征服的草原,现在臣服在他脚下了,  

拿着最新的大明地图,朱由校心中忍不住的一阵狂热,  

只要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