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陆言旗牌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狂风骤雨下,  

虎蹲炮开始渐渐失去了作用,  

抬起头,陆言忍不住的骂了两句道:“贼老天!”  

“轰隆!”  

雷鸣响起,  

只见一道粗雷劈在不远处,  

嘴角抽搐的看着这一幕,陆言忍不住的咽着口水道:“全军压上!”  

“杀啊!”  

看着虎蹲炮没办法发射炮弹,尉迟恭也是当即带领兵马冲出,  

而就在分散的一万多骑兵宛如利爪般撕穿突厥人的阵线,陆言也是不由得叹着气,  

因为他原本算到今日无雨的,但没想到,还是下雨了,  

看来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还是不能在远东地区大规模的使用啊!  

“既然在这里不行,那在外面不就可以了吗?”  

露出一抹轻蔑笑容,陆言的心情则是再次愉快起来,  

但就在这时,突厥将领已经感觉不对劲了,  

因为他们的骑兵,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在消失,  

要知道,突厥骑兵基本上都是闲时为牧民的,想要凑齐一套铠甲,那就必须经过多年的征战,  

就算是一个锅,那也是传了几代的东西,  

想要有一身上好的铠甲,你不是可汗的亲卫军,根本不可能啊!  

面对已经将钢制唐铠穿在身上的隋军,要是突厥人真能赢,陆言也不必回去了,直接去青海湖投河自尽算了!  

战斗从中午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  

直到熊阔海一棍砸断突厥帅旗后,突厥人这才开始慌乱的逃跑起来,  

望着逃走的突厥人,陆言也开始了追击,因为这次,他要将突厥彻底打疼才行,让他们没胆子擅自进入西域!  

数日后,原本的修路队中,多了不少突厥人,  

可比起这些泥哥,突厥人的待遇明显要好很多,因为他们一来就是管事的职位,甚至还不必完成一些危险的事情,  

因为突厥人在此,就是为了让这些泥哥老实的!  

对于来当管事,突厥人表示十分开心,因为他们没想到,都战败了,还能过上“好日子”!  

且末城,  

陆言则是重新用水泥重建,然后从且末开始不断的修路!  

作为一个喜欢听老祖宗话的人,陆言打算在这里客串一次基建狂魔!  

这一天,正当陆言在西海的院子中,教导长子陆英习武时,只见门外走来一道身影道:“言弟,大事不好了,家父,家父他病重了!”  

望着杨玄感,陆言此刻不由得严肃道:“杨公病重了?”  

“是啊,据说已经时日无多了!”  

听到陆言的话,杨玄感连忙开口起来,  

“这可如何是好!”  

想到如今杨素扛不住了,陆言就一阵无语,  

因为杨素下台,那宇文述就彻底狂妄起来了,  

而比起杨素,宇文述父子就是那种,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高家人,  

但凡是被宇文家盯上的东西,那都得是他家的啊!  

不过现在,陆言跟宇文家没有实质上的矛盾,相反,双方的关系还非常好!  

但这可不保险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想到这里,陆言则是转头道:“准备入京吧!我近日也要回去述职!”  

望着身边的杨玄感,陆言拍着他的肩膀,  

“言弟,你说陛下对我杨家?”  

看着身边的陆言,杨玄感此刻不由得感到一阵慌乱,  

因为杨家之所以能支棱起来,全凭杨素的威望,还有一群围在一起的家族,  

但现在杨素走了,他的“遗产”怎么办,  

杨玄感现在可没造反的想法,或许是还没有侍奉过杨广,看不到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吧!  

看着眼前的杨玄感,陆言轻声道:“不要怕,天塌下来,不还是有高个的抗吗?”  

安抚着杨玄感,陆言知道,他现在在心慌什么,  

“言弟,我杨家,今后”  

望着陆言,杨玄感不由得感动起来,  

因为此刻,在杨素的阵营中,最能打的就是陆家了,  

这两年来,杨广登基后,就已经开始过河拆桥了,以前相熟的家族,已经纷纷倒靠宇文家了,  

而现在,也就剩下陆汉魁和陆言,一直在为杨家兜底了,  

不是陆言想帮杨家,而是自己父亲,虽然贵为肃国公,但在关陇集团说不上话啊,  

你是国公,我也是国公,但人家毕竟有底蕴摆在那里啊!  

陆家没有杨素在,在朝堂上可就是個小透明,  

这些年来,陆言哪怕“战功赫赫”,但也没多大用,  

毕竟杨广这人,他敢弑父杀兄,是癫的啊!  

喜欢你的时候,就捧着夸,不喜欢的时候,你就能意识到,什么叫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了!  

唐国公李渊厉害吧?可在杨广口中,就是一个阿婆面阿婆面:形容老太婆的脸,皱纹多!  

这样一个国之大臣,被皇帝如此说,他杨广的素质,可想而知了,,还没陆言礼貌呢!  

易中海:你礼貌吗?  

陆言:老帮菜,我干挺你信不信!  

杨广:爱卿,真礼貌!  

两年时期到,陆言回大兴述职,  

但关于西域的基建却根本没有停下来,而因为陆言不断的要人,导致关陇集团最近几年赚的可谓是盆满钵满,  

不仅他们富裕了,就连现在的百姓们,日子也显然非常好过,  

有了土豆和白薯兜底,哪怕遇到灾荒之年,大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