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35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女儿嫁给没藏岺哥,如今反悔又如何与没藏叔叔说?”

……李彝殷听罢踱了几步,也重视起这事儿来。立刻便派人召没藏氏首领进宫商议。

月姬平素在父亲面前不敢造次,但这次她是真乱了,见到没藏,不等他与王上见礼,月姬便哭了出来:“没藏叔叔……”

没藏好言道:“郡主勿急。”对她使了个眼色,然后鞠躬与李彝殷见面。

李彝殷看在眼里,自然也明白女儿的心思了……她的没藏叔叔对她挺好,没藏家的人很熟悉,岺哥又几乎是一块儿长大的人,兄弟一样。她当然不愿意远嫁。

没藏开口说道:“王上视月姬郡主如掌上明珠,定也舍不得,党项女子很多,就算联姻,王上也不必让月姬郡主前去。”

果然没藏是在为李月姬说情了。

李彝殷打量了一番女儿,五彩衣裙把身材包裹得饱满紧致,白净的肌肤如玉一般光洁,脖颈泛着阳光晒出的健康鹅黄色,充满活力,脸蛋圆润、五官美丽,全然不像有些人一样皮肤生来就黑。

李彝殷道:“没藏有所不知,中原王朝宫廷女子权力很大,只要得宠完全能影响朝廷国策。汉朝便是后宫专权的朝代,唐朝时杨贵妃的事,你听说过的罢?”

没藏不吭声。

李彝殷又道:“月姬是本王的亲生女儿,我怎不疼惜?但党项族人生在夹缝,存活下去、壮大实力是咱们最重要的事。与全族相比,本王一个女儿又相提并论?

夏州要找比得上月姬的女子实在不易,忠心也靠不住。月姬是最好的选择……”

他以男人的目光再度审视了月姬的相貌身段,点头道:“本王觉得月姬很可能得宠。”

“父亲……”李月姬脸色苍白。

李彝殷正色道:“记住你是李氏之女!党项儿郎的责任是在沙场上流血流汗,而联姻则是你应有的责任!”

没藏听到这里,也不劝李彝殷了。没藏说道:“没藏氏对王上忠心耿耿,联姻并非紧要之事。”

李彝殷道:“我儿李光睿,可娶没藏家的女子。”

没藏顿时一喜,拜道:“谢王上。”

……李月姬欲哭无泪,父亲和没藏贵族三言两语,便把她的命运决定了。无论她说什么都没有用,除了哭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没多久,岺哥就到宫城求见,找李月姬来了。

党项举族尚武,那岺哥长得虎背熊腰,在夏州是英雄般的年轻好汉。他身上还穿着兽皮衣服,一身打扮好像刚打猎回来。

李月姬见岺哥时,眼睛已哭得通红,见面又忍不住泪流满面。

岺哥见状又恼又难过,急得团团转,他不知怎么安慰月姬,当下便愤愤道:“就是那个汉儿使者捣的鬼!我先去教训他一顿,然后找父亲劝说王上。”

说罢调头就走。

李月姬呆呆地看着那熟悉的背影,岺哥对她来说就像亲人一样,很熟悉也很靠得住。片刻后她想起父亲和没藏叔叔的商议,觉得岺哥去劝他们没用。

接着她回过神来:岺哥要去“教训”周国使臣卢多逊,顿时觉得岺哥要闯祸!

她赶紧拿袖子抹了一把眼泪,急匆匆赶出宫城,又问侍卫周国使臣住在何处。

李月姬骑马急匆匆赶到礼官时,却毫无动静。然后等了一会儿,果然见岺哥带着一群马队气势汹汹地涌了过来。

李月姬忙勒马站在路口,喊道:“岺哥,你不能胡来!”

众人见到李月姬,都停下来,仰慕地盯着她,眼睛都不眨一样。岺哥策马上前,用马鞭指了一下示意道:“郡主快让开,我要给那卑鄙的汉官颜色瞧瞧!郡主离远点,不要伤着了。你别担心,一人做事一人当,什么后果我来担当!”

李月姬见劝他不住,想了想岺哥是脾气急躁的武夫,她策马上前软下一口气道:“岺哥哥,我知道你为我好……”

果然她的柔软,立刻让岺哥怒气稍减,仿佛冷静了些。

李月姬又好言劝道:“那卢使臣只是个跑腿的,你伤着了他没用。况且父王已经决定,此事恐怕不容易改变,将来我真要去了周国,得罪了周国官员,对我也没好处。岺哥为我好,切不要做这等无益之事。”

就在这时,卢多逊听到动静,从房子里面走出来了。他身材相比壮士的军汉,要瘦小不少,可是面对一群气势汹汹的兵马竟然面不改色。

卢多逊应该听不懂党项人的方言,默默地站在那里观看了一下形势,便向马上的李月姬抱拳执礼,面有感谢之意。

卢多逊鞠躬之后,又眯着眼睛细看带头的岺哥,打量得十分仔细,仍旧没有说话。

岺哥与李月姬僵持在那里,却是怎么也劝不退。

终于没藏头人闻讯亲自来了,一阵呵斥,才把岺哥叫走。

李月姬松了一口气,回到宫城内。到了下午,岺哥再次来找她。李月姬不抱什么希望地问道:“怎样?没藏叔叔不会答应你罢?”

见岺哥黯然的表情,她便猜到了结果。

岺哥道:“他们认为讨好周国皇帝最重要,但在我的心里,月姬郡主才是最重要的!”

李月姬听到这里,心里一阵感动:“待我最好的人是岺哥,你像我的哥哥一样。”

岺哥这时眼睛发亮,咬牙道:“郡主,我们走罢!”

李月姬吓了一跳,喃喃道:“去哪里?”

岺哥道:“我们骑马往北走,只要走得快,路上的官吏不会阻拦我。天大地大,去哪里都可以,我一身本事,可以照顾你一辈子。”

李月姬被他疯狂的主意影响,心里也是一阵动荡!不能不心动,虽然前途未卜……但去周国那个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