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294节(2/3)
武百官,但两旁依旧站了不少文官武将。他们好像在议论着什么,等赵匡胤一进去,便都纷纷侧目,许多人也面有惊讶。赵匡胤知道是自己的白发之故。
“臣叩见陛下。”赵匡胤的身份已是北汉的武将,故有模有样行大礼。
台阶上的北汉主,下面很难看到他的表情,因为不该仰着头盯着看,赵匡胤只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道:“爱卿平身。”
“谢陛下恩。”赵匡胤道。
北汉主道:“我听郭丞相进言,赵将军熟悉周军,劝朕用你参与防务,赵将军可愿为朕效力?”
赵匡胤听到这里心道果然如自己所料,当下并未欣喜,却沉住气,立刻拜道:“回陛下,臣既投陛下,便为(北)汉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当为国效力。”
“好,好!”北汉主的口气里有欣慰的感觉,爱才之心溢于言表。
但赵匡胤都是懂得如何收人心的大才,当然不会因此就真的受宠若惊了。他很冷静地明白北汉主为什么想用自己,若非被逼得急了想不顾一切守城,会真的信任自己这个在周朝就能干大事的人?不过赵匡胤还是表现很感激,一脸动容地谢恩,然后又道:“臣不敢欺君,臣之所以投大汉,是因与周国当权者结仇,周国主郭绍不会放过臣。臣闻晋阳危急,忧心忡忡,连头发都白了……故臣一心想守住晋阳,打退周军进攻,这也事关臣之生死。”
他这么一说,周围的大臣都频频点头,从这种关系上,赵匡胤还是值得信任的,他起码不会想着开城投降。赵匡胤想让北汉国君臣相信的,就是这一点,也足够了。
赵匡胤不说没有用的表忠的话,他就提了这么几句,当下就话锋一转,径直上策:“固守晋阳,等待辽军来援。此方略是朝中诸同僚的共识,臣也认为别无它法。我国只需一件事:死守晋阳!”
他拜了一下,继续道:“不过周国主往昔有个外号‘郭破城’,此人攻坚是出了名的。防守他进攻的城池,就有些讲究了。因为此人作战不遵循常理,往往十分稀奇古怪,又善歪门邪道,比如用火药炸开名将刘仁瞻防守的寿州城,古今闻所未闻。在这等事上,便要有所提防。”
北汉主道:“朕请赵将军先详细将战守之法上奏,再委你重任。”
赵匡胤立刻说道:“臣自当倾囊上奏。为了固守晋阳,臣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第五百六十章插翅难飞
缠绵的小雨虽已停了,大地仍旧潮湿。晋阳城外,一派忙碌的景象,好像一片大工地。
郭绍坐在帐篷里的一张粗糙的案板前,案板是工匠们在附近砍的树临时做的。他的肘部放在案板上,粗大的手掌在额头上摩挲了一阵,又放在下巴上,在这样的动作中沉默了很久,眼神也有点出神。
偶然之中,郭绍的思维有点混乱。他的脑海中冒出一件很怪的场景……《新龙门客栈》那部电影,被厂卫大军围困的驿站,里面的人从地道跑;后来有个人把一块丝巾一类的玩意丢了,被风吹了回去,因此暴露了行踪。
但是,其实郭绍自己也知道,实际中赵匡胤要从城里打地道出来可能性几乎没有……就算是城外穴攻,也是件工程浩大、动静很大的事。
“陛下,臣斗胆一言,您也太看得起赵匡胤了,他现在的境况已非往昔可比……”左攸见郭绍的表情,忍不住开口道。
郭绍摇摇头,固执地说道:“赵匡胤只要活着,就是我的对手。轻视对手,就是轻视自己。”
他对赵匡胤的认识和所有世人都不同,或许是史上宋太祖的名头给他带来的执念。除此之外,郭绍从东京兵变那段日子走过来,仿佛感同身受地能感觉得到赵匡胤的恨意!因为如果自己当初失败,他也不敢想象将陷入如何痛苦和仇恨的境地。所有自己关心的人都会面临任人宰割的局面,也会因功败垂成、失去太多太大的东西……真的输不起。
郭绍默默地想:最能让自己放不下的威胁,不是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相反是极度仇恨自己的人;如果恨自己的人,还非常有能力,那便更有危险性。
其实郭绍从内心对赵匡胤这个人是心怀敬意的,但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田地……就没什么好商量,你活,还不如我活!
“方圆二十里内都要设明哨暗哨,你们安排好了?”郭绍特意问道,又沉吟道,“他们没长翅膀,天上飞不了,以防万一从地道跑!”
覃石头抱拳道:“回禀陛下,一切都照您的意思办妥。”
郭绍想了想道:“卢成勇,你率亲卫马队也归覃石头管。”
左攸听罢说道:“陛下……”
郭绍不容分说打断他:“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法子,是铲除威胁。”
他又叫京娘把兵曹司的卷宗拿过来看。
晋阳内的大周奸细,最受兵曹司重视的是两处,第一是杨业身边的红莺;第二便是盯住赵匡胤的行踪,甚至赵匡胤的亲兵里,也有一个被威逼利诱暗地投靠过来了。这回的间谍,虽然暂时也没见起太大作用,但在郭绍看来已经比之前更谨慎细致。
郭绍又沉思清理了一遍思路,诸事已考虑周密,但最终还是要攻下晋阳。
……良久之后,郭绍和几个随从一起走出帐篷,喧嚣立刻扑面而来。哪怕一层帐篷的毡布不太隔音,但有东西阻隔就完全不同;他一走出来,便看到了城外忙碌的建造场面。
远处一个地方火光闪动、浓烟滚滚,那是正在焚烧房屋。北汉国人口密集度连中原都比不上,但晋阳这种大城周
“臣叩见陛下。”赵匡胤的身份已是北汉的武将,故有模有样行大礼。
台阶上的北汉主,下面很难看到他的表情,因为不该仰着头盯着看,赵匡胤只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道:“爱卿平身。”
“谢陛下恩。”赵匡胤道。
北汉主道:“我听郭丞相进言,赵将军熟悉周军,劝朕用你参与防务,赵将军可愿为朕效力?”
赵匡胤听到这里心道果然如自己所料,当下并未欣喜,却沉住气,立刻拜道:“回陛下,臣既投陛下,便为(北)汉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当为国效力。”
“好,好!”北汉主的口气里有欣慰的感觉,爱才之心溢于言表。
但赵匡胤都是懂得如何收人心的大才,当然不会因此就真的受宠若惊了。他很冷静地明白北汉主为什么想用自己,若非被逼得急了想不顾一切守城,会真的信任自己这个在周朝就能干大事的人?不过赵匡胤还是表现很感激,一脸动容地谢恩,然后又道:“臣不敢欺君,臣之所以投大汉,是因与周国当权者结仇,周国主郭绍不会放过臣。臣闻晋阳危急,忧心忡忡,连头发都白了……故臣一心想守住晋阳,打退周军进攻,这也事关臣之生死。”
他这么一说,周围的大臣都频频点头,从这种关系上,赵匡胤还是值得信任的,他起码不会想着开城投降。赵匡胤想让北汉国君臣相信的,就是这一点,也足够了。
赵匡胤不说没有用的表忠的话,他就提了这么几句,当下就话锋一转,径直上策:“固守晋阳,等待辽军来援。此方略是朝中诸同僚的共识,臣也认为别无它法。我国只需一件事:死守晋阳!”
他拜了一下,继续道:“不过周国主往昔有个外号‘郭破城’,此人攻坚是出了名的。防守他进攻的城池,就有些讲究了。因为此人作战不遵循常理,往往十分稀奇古怪,又善歪门邪道,比如用火药炸开名将刘仁瞻防守的寿州城,古今闻所未闻。在这等事上,便要有所提防。”
北汉主道:“朕请赵将军先详细将战守之法上奏,再委你重任。”
赵匡胤立刻说道:“臣自当倾囊上奏。为了固守晋阳,臣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第五百六十章插翅难飞
缠绵的小雨虽已停了,大地仍旧潮湿。晋阳城外,一派忙碌的景象,好像一片大工地。
郭绍坐在帐篷里的一张粗糙的案板前,案板是工匠们在附近砍的树临时做的。他的肘部放在案板上,粗大的手掌在额头上摩挲了一阵,又放在下巴上,在这样的动作中沉默了很久,眼神也有点出神。
偶然之中,郭绍的思维有点混乱。他的脑海中冒出一件很怪的场景……《新龙门客栈》那部电影,被厂卫大军围困的驿站,里面的人从地道跑;后来有个人把一块丝巾一类的玩意丢了,被风吹了回去,因此暴露了行踪。
但是,其实郭绍自己也知道,实际中赵匡胤要从城里打地道出来可能性几乎没有……就算是城外穴攻,也是件工程浩大、动静很大的事。
“陛下,臣斗胆一言,您也太看得起赵匡胤了,他现在的境况已非往昔可比……”左攸见郭绍的表情,忍不住开口道。
郭绍摇摇头,固执地说道:“赵匡胤只要活着,就是我的对手。轻视对手,就是轻视自己。”
他对赵匡胤的认识和所有世人都不同,或许是史上宋太祖的名头给他带来的执念。除此之外,郭绍从东京兵变那段日子走过来,仿佛感同身受地能感觉得到赵匡胤的恨意!因为如果自己当初失败,他也不敢想象将陷入如何痛苦和仇恨的境地。所有自己关心的人都会面临任人宰割的局面,也会因功败垂成、失去太多太大的东西……真的输不起。
郭绍默默地想:最能让自己放不下的威胁,不是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相反是极度仇恨自己的人;如果恨自己的人,还非常有能力,那便更有危险性。
其实郭绍从内心对赵匡胤这个人是心怀敬意的,但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田地……就没什么好商量,你活,还不如我活!
“方圆二十里内都要设明哨暗哨,你们安排好了?”郭绍特意问道,又沉吟道,“他们没长翅膀,天上飞不了,以防万一从地道跑!”
覃石头抱拳道:“回禀陛下,一切都照您的意思办妥。”
郭绍想了想道:“卢成勇,你率亲卫马队也归覃石头管。”
左攸听罢说道:“陛下……”
郭绍不容分说打断他:“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法子,是铲除威胁。”
他又叫京娘把兵曹司的卷宗拿过来看。
晋阳内的大周奸细,最受兵曹司重视的是两处,第一是杨业身边的红莺;第二便是盯住赵匡胤的行踪,甚至赵匡胤的亲兵里,也有一个被威逼利诱暗地投靠过来了。这回的间谍,虽然暂时也没见起太大作用,但在郭绍看来已经比之前更谨慎细致。
郭绍又沉思清理了一遍思路,诸事已考虑周密,但最终还是要攻下晋阳。
……良久之后,郭绍和几个随从一起走出帐篷,喧嚣立刻扑面而来。哪怕一层帐篷的毡布不太隔音,但有东西阻隔就完全不同;他一走出来,便看到了城外忙碌的建造场面。
远处一个地方火光闪动、浓烟滚滚,那是正在焚烧房屋。北汉国人口密集度连中原都比不上,但晋阳这种大城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