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23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他们都要我死!”

周宪忙道:“王上,你是整个南唐国最有权力的人,没有人敢逼你。”

李煜拼命摇头,眼泪鼻涕一起冒了出来,蹭在了周宪的裙子上。他哽咽道:“没有用!周军马上要打进来了,我要亡国了……下面的人没有人听我的,他们都表面上虚以委蛇,内地里各有打算,只等我从王位上滚下来就翻脸报复……他们憋着一口气,等着那一天来羞辱我、嘲笑我、践踏我!我马上要失去一切了,没有任何我值得信任,娥皇,我只剩你一个人了……”

……周宪听到这里,不劝李煜,她也愣在了那里。

她本来消沉和麻木,忽然间有了点自觉……她不禁想,当一个人完全没有了可以在意和关心的人,那还剩甚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当初和李煜的山盟海誓,那些相互依靠的往事纷纷涌上心头。周宪忽然变得非常温柔,清纯洁白的脸上,明亮的眼睛充满了怜爱和纵容,她伸出颤抖的手放在李煜的脸颊上:“夫君,我懂你的感受。”

李煜激动之后,情绪稍冷,愣了一会儿,说道:“我知道你还记恨我……”

周宪道:“人都会犯错,我原谅你了。你能原谅我的……那次不忠?”

李煜这时从地上爬了起来,说道:“我还计较那种事做什么,我的情况……娥皇知道的。”

“我都说过在意的不是那种事,只要我们把心中的裂痕弥补回来。”周宪的情绪也起了波动,抓住李煜的手掌,看着他的脸道,“王上,你不是郭绍的对手,南唐国的境况没救了。你投降罢!”

李煜瞪圆眼睛:“投降?”

周宪道:“没有办法了,现在投降,或许能得到周朝廷的宽容,你看蜀国主孟昶都没事……咱们不做君王,不要权势了!”

李煜伸手拍了拍袍服,坐到了椅子上,不动声色道:“那我还剩什么?”

周宪追上去,说道:“你还有我。我知道你想什么,觉得没有权势了也留不住我。你放心,那郭绍的为人我还算了解,他不会强逼的,也犯不着;否则之前就不会放我回来。只要我坚持,绝不会弃夫君不顾……你相信我吗?”

第四百四十二章声东击西

林仁肇连夜奔出江宁府,单骑南下欲去往闽国旧地。西边是周军活动区域,东边是吴越国地盘,金陵真是有八面埋伏的形势……果然出了状况。

次日一早他刚到丹阳湖东岸,就遇到了周军斥候。追逐半个时辰,再度遭遇周军游骑,马被射死,人被逮住。

林仁肇很快被周军武将猜出身份来,因为他背上有纹身。于是他被五花大绑,带到了采石渡口周军大营。

前后一番折腾,到地方时天黑了。旁边的周军小将用北方口音说道:“你们看住了,我进去禀报。”一个士卒笑道:“这厮被绑得粽子一般,身在大营,想跑恐怕不容易。”

林仁肇完全没有挣扎,他已心灰意冷,早知如此,何必废力逃出金陵?左右都是死,死在南唐国大牢也省得被仇敌白白羞辱。本来就是郭绍的手下败将,战场上败了还不够……还要被他知道自己“畏罪潜逃”,然后上门送死!

除了羞愧难当,他也有点好奇,那个人究竟是什么样子?虽是敌人,但林仁肇确实输得还算服气,总算没败在一个让他瞧不起的人手里……周军主将用兵步骤很灵活,而且各次时机抓得非常准确。

林仁肇在门外等了好一阵,那进去禀报的小将仍旧没有出来。就在这时,便见一个梳着发髻没戴帽子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好像走得很急,整个人打扮就像是刚刚从卧房里出来那样,连靴子都没穿,蹬着一双木屐。

“我就是郭绍。”那年轻人径直说道。

林仁肇愣了一下,他确实没料到周军主将是这么一个模样,而且如此年轻。也没感到羞辱,或许人们见客时衣冠不整比较失礼,但此时此景,倒让他想起周公吐出吃进去的饭之类的事。

他还没想着怎么说话,郭绍又道:“这人不是林仁肇,是冒充的人。我在淮南之役时见过他的样子。”

林仁肇被误解刚想辩解,又想到途费口舌有什么用?便琢磨淮南之役何时与郭绍有过交锋……

他连一声都没吭,接着就被带进了行辕。

“赶紧为林将军松绑!”郭绍一进厅堂就急道,“久仰林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有英雄之气。”

林仁肇脱口问道:“郭将军方才何以说我是冒充之人?”

郭绍道:“虽在周军大营,但外面毕竟人多嘴杂。曾闻林将军是个重情重义的实心人,很看重家眷;万一太快传出去你被大周军所俘,恐对你的家眷不利。”

“这……”林仁肇瞪眼看着郭绍。一时间他真有点感动,想起自己在金陵遭遇的种种险恶,现在的感觉确实不太一样。

林仁肇是个壮实魁梧的大汉,很粗旷,他也确实没有太多花花肠子,但是糙汉子也是有感觉的。他立刻答非所问道:“我是郭将军手下败将,而今又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我是不会投降的,多说无益!”

郭绍只是微笑看着他没接话。一时的沉默,让林仁肇觉得好像被看穿了一样……郭绍这个人,刚见面一会儿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打量了郭绍一番,此人乍看长得很普通,肤色被太阳晒得有点黑;但是稍微留神,会发现此人非常整洁……身体各部位都很匀称,脸被晒成铜色但是面部光洁,穿着一身灰不拉叽的袍服,不过很平整干净。还有更多的细节林仁肇没注意,就是凭一种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