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22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实在没有任何兴趣、也得不到任何快感。

“喏。”卢成勇抱拳应答。

郭绍和高彦俦在前院客厅里,离大门不足一箭之地。没一会儿花蕊夫人就被请进来了,她走到客厅门口,高彦俦急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执礼道:“末将拜见夫人。”

花蕊夫人见到高彦俦居然在这里,怔了怔道:“高将军快别多礼了。”说罢微微屈膝双手抱于侧腹,“妾身见过郭都点检……今日冒昧登门,本来是想见京娘,还有王知事相求,要我在郭都点检跟前引荐。”

郭绍回礼道:“夫人多礼了。”转头对高彦俦笑道,“京娘我府上的人,她在峨眉山时受过花蕊夫人的恩惠,俩人多年交情,常有来往。”

“原来如此,这是缘分啊。”高彦俦随意地说道,只字不提旧主。

郭绍道:“京娘有事出门去了,夫人请坐,在这儿等等她。中午之前肯定就会回来的。”

花蕊夫人道:“妾身在此,会打搅二位商议正事吧?要不我下午才来。”

“没事,你等她一会儿,京娘回来了就会到这里来。”郭绍说话干脆利索,语速也很快,“那个王祯富,夫人不用给他求情,懒得理会他的死活,留在官场只能弄得乌烟瘴气。”

花蕊夫人不禁问道:“郭都点检要怎么惩罚他?”

郭绍道:“这事儿是左攸在办,应该快办好了。贪赃枉法证据确凿,罢官削籍、永不叙用;吏部备案,无论他怎么折腾,也改不了吏部的卷宗。”

他和花蕊夫人说了两句话,便转头对高彦俦微笑道:“高将军何时离京赴任?”

高彦俦道:“三天后就动身。末将去淮南,接手先期安顿的蜀军将士,然后等待水路陆续运达的人马。”

“三天后……我得记住。”郭绍道,“届时为高将军践行。造甲坊有一批新甲,高将军也带走,可以装备亲军精兵。”

高彦俦动容道:“素闻精甲数量有限,只有殿前司精锐才有调拨……今天求见郭都点检,其实还有一事。”他看了花蕊夫人一样,欲言又止。

郭绍寻思和他没有什么军机可商,便道:“高将军但说无妨。”

高彦俦道:“我听说前几天有送给我的密信,被朝廷官吏截留了。内侍省宦官曹泰和我谈论了一番,本来是打算送到我手里,看我的应对之策。郭都点检却制止了此事,并考虑到我的两难处境……郭都点检体谅之心,末将十分感怀。”

郭绍听罢坦然道:“我既然举荐了高将军,就应该相信你;我相信的不仅是高将军,还有蜀地将士,他们会明白所有汉人都是一体,现在为之而战的是结束混战、抵御外辱;这不仅是中原将士的职责。高将军不必有任何担忧,有我在朝,你只管安心带兵。”

高彦俦面有激动道:“恨不能早识郭大帅!”

郭绍一脸诚恳地看着高彦俦,说道:“现在也不晚。咱们之间的兄弟情分,缺的是时间的考验,不过你我有的是机会并肩作战,来日方长。”

高彦俦抱拳,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道:“郭都点检知遇之恩,末将绝不敢辜负。今后唯郭都点检马首是瞻!”

第四百二十章自投罗网

高彦俦告辞,郭绍起身送他出门。他经过花蕊夫人身边转头道:“夫人且在这里稍坐,我去送送高将军。”

他说话的口气十分随意、目光也是匆匆而过,但就是这么一句话,让花蕊夫人莫名感觉到了一种被关心和挂念……就好像家人和亲近的好友,要去做什么时通常会打声招呼,很随意很自然。

仅仅一句话,郭绍对人确实有种难言的意思。难怪那高彦俦和郭绍相处得那么愉快。

“嗯。”花蕊夫人轻轻应了一声。此时她完全感受不到了自卑和惶恐,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很神奇,在见到郭绍之前,花蕊夫人还觉得自己是个随时可能无家可归、对世间没有信任感的人,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一时间她忽然有种很安心的感觉。

郭绍消失在了门外,花蕊夫人有点无聊地坐在客厅里等待。

她不禁伸手摸了一下脸颊,几天前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应该瞧不出来什么瑕疵。可是今天来之前,心情不佳对什么都没兴趣,她没有打扮,连一点淡妆都没涂抹,衣服也没怎么挑……现在自己会不会有点狼狈?花蕊夫人有点懊恼起来。

不多时,郭绍返回了客厅,花蕊夫人低垂着目光,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她忽然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郭绍径直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俩人就隔着一张茶几。他开口说道:“蜀国灭亡,朝廷对蜀国君臣还算仁厚。秦国公写密信的事,实在让人感到十分遗憾;但只要他以后别再做那种事,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夫人放心好了,不必担忧。”

花蕊夫人忙道:“阿郎现在十分懊悔,也很害怕。”

说罢想起孟昶今早兴致勃勃出门,把什么危险都抛诸脑后的愉快表现,她的脸微微一阵发烫。

“既然秦国公后悔了,现在还有机会的。”郭绍温和地说道,“夫人要相信我的诚意。天下有许多国君,除了北汉之外,就只有蜀国主不愿放弃帝位。要是朝廷连蜀国主都能容忍,其它国君就不会那么担忧了……特别是吴越国主。”

花蕊夫人顿时就相信了他的话,因为确实是那么个道理。这种考虑,连她都没想过,郭绍比她想得远。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郭绍,觉得他的相貌并非那么吸引人,大概是因为晒得有点黑、皮肤也比较粗糙的关系,完全不是能叫女子看了就喜欢的人,非常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