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冰糖葫芦儿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大盘虾仁是最先见底的,就连汤汁也没浪费,敬民用馒头擦着吃了个干净。  

“家里还有不少虾,想吃咱再做。”看着妹妹们意犹未尽,唐植桐笑着安慰道。  

“吃一回就知足了,太费糖了。”静莹也喜欢这个味,但刚才看着用糖量,暗自咂舌,一家人的定量,最多吃个四回就没了。  

“人不大,学会关心家务事了,不错,不错。糖的事不用操心,我有办法。”唐植桐呲着牙笑道。  

“行了,快吃吧,一会还要做糖葫芦呢。敬民,你少吃点,别吃撑了。”关于供应问题,小王同学不愿让几个小的听去,省的出去乱说,就把话头截住了。  

“嗯,听你的。”娶川渝婆娘,享幸福人生,小王同学祖籍川渝,唐植桐很有耙耳朵的风范。  

有糖葫芦在前面吊着,凤芝、敬民吃的就克制了一些,敬民可是听凤芝说了,姐夫一做就做好多,得留着肚子吃零嘴。  

吃完饭,两个小的也没了玩的兴致,化身唐植桐的小帮手,跟在他的屁股后面洗山楂,并摆在茶盘里等待晾干。  

唐植桐也不管他俩,自顾自的先把豆沙处理好。  

尽管能用空间给山楂去核,但唐植桐没有那么做,而是用菜刀将山楂一切两半,然后交给两个小的手动去核,好让他俩有参与感。  

趁他俩去核的工夫,唐植桐去外面找了一截竹子,偷偷用外挂处理成竹签,为了显得逼真,竹签风格很粗犷,但外面没有毛刺。  

童工嘛,对什么不平等条约是没啥概念的,前提是所给与的是他们所期待的,所以才会有用七年半家务换取一块电话手表使用权的事发生,李鸿章都不敢签这样的条约,资本家看了都羡慕的落泪。  

两个童工一边去核,唐植桐一边麻溜的团豆沙球,然后用两瓣山楂一合,再用竹签串起来,仨人配合非常默契。  

“行了,洗把手,一会等着吃吧。”唐植桐将茶盘擦了一遍,为了一会能更快的凉透,他打算这次用茶盘晾糖葫芦。  

熬糖汁有一定技术含量,391章有描写,但为了让喜欢动手的朋友便于理解,唐植桐总结了如下四点.  

熬好的糖浆很烫,商贩们非常注意糖葫芦蘸糖浆的角度,尤其是蘸那种草莓、葡萄、猕猴桃等含水量比较多的水果。  

这些水果糖葫芦一般只在最表面的起泡上打个滚,然后会立马被拿出,如果进入的太深很容易烫熟,会影响口感。  

山楂就无所谓了,毕竟皮糙肉厚的。  

唐植桐今天能拿出来的材料有限,只有红豆沙的糖葫芦,但也是按照滚泡沫的标准来,蘸好糖浆立马甩在茶盘里,这样山楂外面的糖衣会薄一点,能凉的快一些。  

至于口感嘛,唐植桐觉得应该不会受影响,因为豆沙里面也是含糖的。  

“行了,在外面凉透就能吃了。”唐植桐做好后,往锅里加了些热水,打算将剩余的糖浆化成糖水,待会喝了。  

“好!我端出去!”敬民撸撸袖子,自告奋勇道。  

“别介,还是我来吧,小心烫着你的手。”唐植桐眼疾手快,拦下小舅子,烫手只是借口,生怕他不小心撒了才是真的,真撒了今晚的工夫就白费了。  

“那我拿个马扎看着!”敬民没有任何异议,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啥时候能吃上。  

“行,把帽子戴上,别冻着。”唐植桐给小舅子扣上小绿帽子,然后一手端茶盘,一手拎了一个凳子,茶盘总得有地方放。  

一切都收拾妥当,唐植桐又有点想抽烟,掏出一颗烟放在鼻子下面闻着烟草的味道。  

刚来这边的时候,唐植桐对这种没有过滤嘴的烟是非常嫌弃的,稍微大点力就是一口烟沫子,那感觉,与“呸呸”最配。  

但真戒烟了,反倒觉得烟沫子也没啥不能接受的了…  

人啊,都是贱皮子,拥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深嗅了几下,唐植桐忍住诱惑,又将烟塞了回去,端着锅去了正屋,将糖水分给大家喝,而敬民非常敬业,待在屋外就是不进去,非得等着糖葫芦凉透。  

天冷,糖衣薄,敬民没有在外面冻很久就尝到了红豆沙的糖葫芦。  

“好吃吧?”唐植桐将一串串糖葫芦分给家人,自己也拿了一串。  

虽然唐植桐受不了山楂的酸,但唯独对夹了红豆沙的糖葫芦情有独钟,酸头不大,甜头突出,配上豆沙的绵软,口感棒极了!  

唐植桐之前都是买着吃,从三块钱一串,一串八个,一直吃到七块钱一串,一串六个。  

直到有一次吃到一粒山楂核,牙齿的酸爽劲就甭提了,谁吃到谁都得热情的问候商贩家女性长辈。  

“嗯,嗯!”敬民压根没腾出嘴来表扬,两只手抱着一串糖葫芦啃,眼睛还盯着茶盘里剩下的几串,凤芝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好吃!我觉得这个比外面卖的好吃太多了!要是拿出去卖,比普通糖葫芦贵三倍也肯定有人买。”静莹一边吃,一边赞道。  

听小姨子这么说,唐植桐会心一笑,静莹看的很准,夹心的糖葫芦可不就比普通的贵嘛,原料不贵,但费工夫,人工费比原料要高出很多来。  

这么一想,冰雪大世界十五一串貌似也没有那么贵了,不过与时俱进的冰糖大闸蟹、冰糖猪蹄、冰糖红肠是什么鬼??不能接受。  

“你说的赚钱法子,该不会是这个吧?”小王同学对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