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教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会教呢。  

你们以前肯定写过什么‘我的理想’一类的作文吧?  

你们还没毕业,这类作文可不就是编吗?  

我以后要当工人建设祖国、要当教师教书育人、要做科学家造福人类、要做大夫救死扶伤、要做农民多打粮食等等,不少同学都这么想吧?  

除了农民是你们想做就能做的,其他岗位就是你们想,还不一定能轮上呢!”  

说起这些,唐植桐可就不困了,讲的头头是道。  

“还有那什么,记一件我在生活中做的好事,此类题目的作文也写过吧?  

什么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下雨天给别人打伞,碰见问路的带人家找亲戚,甚至有人写自己勇救落水小孩子等等,都有人写。  

现实中他们真的这么去做过吗?老师会去求证吗?  

老师也知道学生在瞎写,但起码从思想上,这么写的学生是积极向上的,作文立意又好,老师给的分数一般也会比较高。  

你不用那么看我,我好歹也是读过初中的,我们那时候就这样,很多同学都是瞎编乱造。  

我竭尽脑汁也没想出自个做了什么好事,难道说偷桃,帮着其他几个同学挡了灾,没把他们出卖出去吗?  

那时候也就是自己傻。”  

唐植桐一边说,一边乐,自己当初就是傻嘛。  

看着凤珍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唐植桐问道:“你是不是觉得言为心声,作文不能搞虚假?”  

凤珍没好意思点头,但也没否认。  

“这人呐,有人说人本善,有人说人本恶,要我说,人都是利己的。  

我当时为啥没出卖同学?是因为想着他们能和我玩啊!  

可后来呢?他们照样欺负我。  

算了,不说这个了,你们老师肯定有点名同学上去板书、做题的时候吧?  

下次你留意一下,每当这时候,肯定有同学不敢跟老师对视,盯着自个的书桌,压根不敢跟老师对视,生怕老师叫自己。  

这就是利己。  

这不是什么言表不一、两面三刀、口蜜腹剑。  

即便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但只要没有害人的心思,就能算个好人,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本能的趋利避凶,为了生存罢了,我觉得都是很正常的。  

成年人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的,虽然现在跟你说早了点,但你要在生活中慢慢的去感悟,有利无害。”  

唐植桐举了例子,讲的内容掏心掏肺,尽可能让凤珍明白。  

个人的生存法则是这样,国家其实也是。  

小列打了小伊,小伊一边去联合国表表达热爱和平,一边给小列刷了火箭。  

对于自己的榜一大哥,小列却跳起脚来骂娘,哎,这时候小伊就开口了:小列啊,你得有点涵养,得保持克制。  

小列骂的越欢,后面的大哥们刷的越多,砸在地上的已经过千,小列这一波都赢麻了。  

“你跟凤珍说这些,早了点吧?”小王同学是认可丈夫说的这番道理的,但同时觉得一个年龄段该有一个年龄段的认知,不宜拔苗助长。  

“嘿,我走过弯路,不想凤珍再走一遍。能理解这些,她的人生路能好走很多。”唐植桐不置可否,其实不仅仅是人生路的问题。  

眼前这样平静的日子没几年了,唐植桐不想让妹妹误判牵扯到那帮学生的事中去。  

反正不管怎么说,让凤珍早点明辨是非,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肯定不是坏事。  

吃完饭,回到厢房,唐植桐把新华字典从挎包里掏出来,摆在了书桌上。  

“这是除了学英语、俄语外,还打算学学汉语?”小王同学看到字典,打趣道。  

“嗐,今儿文改委的同志找我…”唐植桐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跟小王同学把今天下午的事情说了一遍。  

“厉害啊,能让央字头的单位主动去找你。”小王同学听后,满眼冒金星,眼里都快润出水来了。  

女人嘛,难免有慕强心态,不一定健康,但绝对享受。  

“低调、低调。为国做一份微不足道的贡献。”唐植桐笑嘻嘻的接受了小王同学的崇拜,将麻袋里剩下的信拿出来,今晚准备继续看信。  

前两天看过的信已经整理出来,有建设性意见的一摞,寄钱、粮票、油票的单独存放,剩下的信统统又塞回了麻袋,等忙完这阵子,把上面的邮票剪下来,就让它们享受一把“回炉再造”的待遇。  

“这还微不足道呢?我们单位参与这个工程的人,尾巴都恨不能翘上天了。”小王同学知道文字改革的事情,能参与到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科班出身的大佬,在学术界很有学问、出了好几本专业著作那种,人家的著作可是能拿出来当大学教材的。  

“呵呵,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嘛,我只想过好咱自己的日子。”唐植桐对文改不排斥,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在文化知识普及方面功不可没。  

一简字还好一些,二简字出了岔子。  

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那个挖皇陵的人在《红旗》上刊文谈如何寻找简化字:“从事文改工作的人,应该经常注意民间的简化汉字,吸取其可取者而随时加以推广。所颁布的简化汉字,是应该随时增加的。”“遵循教导,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下子全国各地的简化字从四面八方交到了文改委。  

群众确实有智慧,汉字笔画减少了一半,造成了“二简字”缺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