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出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同学和凤珍回到家的时候,铁辘轱把的哭闹已告一段落,唐植桐不仅借给了刘张氏两斤粮票,还拿到了吕德贤担保、签字的欠条。  

这会张桂芳正在家里叨叨唐植桐:“谁家都有个困难的时候,你借给她粮票,我不反对,你挑头要什么欠条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对你影响多不好。”  

“对对对,您说的对。”唐植桐乐呵呵的听着,仿佛张桂芳指责的不是自己,他没跟亲妈说自己的怀疑,更没有反驳。  

作为一个明事理的穿越青年,唐植桐深知有父母唠叨是一种幸福,当然,前提得是通情达理,而非蛮横无知。  

小王同学不知道自己丈夫又做了什么让婆婆不高兴的事,但并不妨碍她偏袒丈夫。  

一进门,小王同学顾不上用鸡毛掸子抽土,先将网兜放在饭桌上,然后从挎包里掏出两本《赤脚医生手册》,跟婆婆报喜:“妈,桉子给您长脸了,这是他参与编写的书,出版了呢!”  

“哎呀,真的?!我看看!”果然,张桂芳一听这话,立马将刚才的事情抛之脑后,双手在衣襟上来回擦了好几遍,才从儿媳妇手中接过书,如获至宝般捧在手里,小心翼翼的翻了起来。  

“我看看,我也要看看!”凤芝一听这茬,作业也不写了,也不惦记桌子上的罐头了,一溜烟跑过来,想先睹为快。  

“等着,我还没看呢。”就剩一本了,唐植桐理所当然的接过来,搞了这么久,终于尘埃落定了!  

翻开书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毛体,龙飞凤舞,惊若游龙,共十五个字:  

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后面是姓名落款。  

再往后翻,编者名单、审查人员名单,唐植桐挨着往下找。  

编者名单、审查人员名单里都有自己,而叶志娟只在审查人员名单里。  

看到这里,唐植桐心下大安,这下子稳了,只要不作死、不牵扯到派系当中,娘俩安稳度过那十年问题不大。  

唐植桐经验有限、知道的有限,很多事情只能通过有限的披露去猜测,其实挺累的。  

唐植桐宁愿相信一切都是目标一致、但理念不同所造成的,不过这种事挺费脑子,能不参与就不参与,当然,以他这个级别也没资格参与。  

再往下看,就是出版信息,没有序。  

其实有题字,有没有序已经不重要了。  

再说,珠玉在前,也没有谁有资格再写序。  

唐植桐捋着出版信息往下瞅,印刷厂、发行单位、开本、印张、插页、、版次、印刷数量、书号、定价依次标明。  

唐植桐关注的是印数,足足有30万册!这才是第一版!  

“妈,妈,你又不识字,给我看看。”凤芝看从哥哥手里抢不过来,索性将目标对准了亲妈。  

“你这倒霉孩子!”张桂芳被戳中痛点,不轻不重的在凤芝屁股上赏了一记爱的五指山,得亏理智占了上风,否则就是电光招呼了。  

打了凤芝一巴掌后,张桂芳将书递给她,吩咐道:“找找你哥哥的名。”  

“嗯,嗯。”凤芝血厚,压根不在意这不疼不痒的一巴掌,接过书,翻找起来,刚翻到第一页,就惊呼道:“这是平台不让提的、我们敬爱的、伟大的、不能直呼大名的大救星写的字!”  

“还真有点像,你哥哥的名字呢?”张桂芳小老百姓一个,对这个不是很敏感,她只关心儿子在书上有没有留名。  

“有,有,出现两回呢!”凤芝在亲妈的督促下,又翻了一页,给亲妈指出哥哥名字出现的地方,自己心里也嘟囔:书就是比报纸大气,上次的报纸上都没有哥哥的名字。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张桂芳见识少,但也略懂出书立传的意义,儿子是文化人了!  

确定了书上有儿子的名字,张桂芳也不看了,抹了一把泪,将书交给闺女,自己立马找出香炉,要上香。  

“光顾着高兴了,我都没来得及看,没想到还有题字。”小王同学凑到丈夫身前,小心翼翼的抚摸着题字,别人不知道份量,她懂。  

“嘿嘿,今晚得喝一杯。”唐植桐将书交给在一旁翘首以盼的凤珍。  

唐植桐非常高兴,比鼓捣出高压锅、内衣啥的都高兴,这本书提前问世,不知道能让多少百姓脱离疾病的折磨,功德无量!  

“咱妈让我带回来了俩罐头,我寻思着是给大家加个菜呢,没想到是给你加个酒肴。”小王同学笑容很灿烂,丈夫得到认可,比她自个接受接见、握手都高兴。  

张桂芳今儿炖了颗白菜,还有两个小咸菜,加上叶志娟让带回来的两个肉罐头,这顿晚饭可谓是丰盛一时。  

唐植桐喝了一点,不多,就二两。  

后世有句俗话: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不一定对,但酒确实自带热量,唐植桐吃了一个蒸包,自己的定量都没吃完就饱了,压根没吃到自己带回来的点心。  

点心被张桂芳收了起来,跟上次小王同学带回来的放在了一起,说是以后慢慢吃。  

晚饭过后,小两口回到厢房,唐植桐捎带着从正屋拎了一桶水回去。  

小王同学一边将自己头发打散,一边跟唐植桐转达了创作奖金及证书和王波的考试情况。  

“挺好,能跟颜雄飞交代了。”炉子闲着也是闲着,唐植桐先是烧上一壶水,然后蹲坐在炉子边上,点上一颗烟,跟小王同学聊着家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