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对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吗?  

叶志娟听后心里有数了,肯定是见自己妇联走在了前面不乐意了。  

只要条件合适,分点功劳过去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反对这事是坚决不能接受的。  

“这位同志的帽子很大,我脑袋小,怕是戴不稳。”叶志娟也不急,缓缓道来。  

“这位同志,你知道现在农村妇女、儿童看病有多难吗?  

你知道农村每万人有多少大夫吗?  

你知道农村每年因无法及时就医死亡多少妇女、儿童吗?  

我都了解过,我这边有份数据,一会你回去的时候可以带回去。  

确实如你所说,我们找的女知识青年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学习、培训,在业务上可能会存在不足。  

但绝对不能称她们是半吊子!  

她们都是满怀一腔热血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的。  

她们所学的手册内容,也都是诸位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联合编撰的。  

知道为了编这本手册,专家们费了多少心思吗?这里面每条见针的,他们都拿自己试过,确保安全有效才会写到手册里!  

我们也会这么要求知识青年,不会出现拿人练手的情况。  

我知道你会说等等,等你们商量出方案。  

但我想问一问,既然你们专业,那你们有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的医疗问题的办法吗?  

退一步说,我们能等,三万万妇女、儿童能等吗?他们等得起吗?  

我们妇联是坚决不答应干等的!  

经过培训的知识青年可能不如科班出身的医术好,但也比没有强,起码小病能看好,大病也能及时甄别分流、转院。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同志!  

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甚至全体农民兄弟的医疗问题,咱们要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不能走寻常路!”  

叶志娟说话铿锵有力,将老爷部的代表逼到了墙角。  

龙套心里苦啊,大义在前,自己肯定不能否认,但领导又有交代,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龙套哑口无言的时候,老爷部来人了,级别还挺高,但说话非常客气,恨不能让干啥干啥。  

究其原因,李大姐那边发力了。  

无关立场,李大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干早就干了,都十年了,还用等到现在?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她同样不肯放任此事走了样,于是就拿着手册,捅破了天。  

不仅主导此事的叶志娟受到了表扬,而且还要到了一副为手册题的字,可谓是收获满满。  

同时,综合考虑,四九城这边妇联主导做试点,后面其他地区推广的主导权还是交到了老爷部手里。  

接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会上妇联说啥是啥,不过有一条,妇联是没有提的,那就是医务人员下乡。  

最后,老爷部还表示了感谢,同时也表现出了欢迎监督的态度。  

孩子们吃水饺的时候,叶志娟也在吃饭,在卫生部门的食堂里。  

很多单位的食堂都没有取消,甚至有小食堂的存在,每个单位多少都有点家底,只是无法照顾到每个人罢了。  

孩子们吃水饺一点都不慢,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即便被刚出锅的水饺烫的倒吸凉气,也不肯吐出来。  

唐植桐一锅一锅的下,孩子们一锅一锅的吃。  

要不是包的多,今儿还真不一定有小两口的午饭。  

即便如此,这帮孩子依旧意犹未尽,只不过“鲸吞”法术被父母给打断了。  

到了饭点儿,却一个回家的都没有,而且院子里一点闹腾的动静都没有。  

俗话说,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孩子父母心里肯定牵挂。  

至于吆喝“某某回家吃饭了”,都是要脸的文化人,一般不会这么做,再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关着门窗,作用也不大,于是纷纷下楼去找。  

妇联宿舍院子不大,一会的功夫就从传达高大爷那边得到了消息,可能去叶主任家了。  

这一进门,就了不得了,好家伙,一排半大孩子坐的整整齐齐,在这吃水饺呢!  

而自己的孩子安安稳稳的坐在其中,这可如何是好?  

寒暄是少不了的,不过这回倒转天罡了,成了小王同学的主场,她负责客套,唐植桐负责笑。  

唐植桐收到了更猛烈的夸奖,比昨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在孩子们已经都吃的差不多了,见到父母前来,孩子心里也惴惴不安,也许回去就是一顿敲打呢?  

既然是敲打,总得有膀子力气才能叫的更大声吧?  

于是这尾声更是风卷残云,但没有狼藉,虽然知道不该在别人家蹭饭,但孩子们更知道不能浪费粮食。  

父母来的早的,没喝到饺子汤就走了。  

父母来的晚的,还能喝口饺子汤。  

等孩子们都走后,饺子也凉了,小王同学拒绝了唐植桐热一热的建议,就这么吃吧。  

“静莹,敬民。来厨房,教你们一个生活小妙招。”吃完饭,小王同学负责刷碗,唐植桐眼瞅着小舅子瘦下来,打算教给他一点自己增加营养的方法。  

姐弟俩不知道姐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乖乖的跟了进去。  

“你们晚上回家后,在家里只有剩饭的情况下,就自己动手做碗汤喝。”唐植桐说着,拿了个空碗,拿了个勺子:“半勺猪油,半勺酱油,然后慢慢倒入开水,稍微搅拌一下,等猪油都化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