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腌泡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号称川味之魂。  

川蜀人对泡菜坛子和卤水很重视,就跟唐老太太将腌咸鸡蛋的坛子传给儿媳一样,泡菜坛子及卤水在川蜀也是能传世的存在。  

川蜀泡菜非常狂野,不仅可以腌菜,还能腌荤。  

最著名的有泡椒凤爪、泡椒猪皮,明明吃起来辣的嘴巴疼,却根本停不下来,那味太勾人了。  

还有桂省的酸笋、粤省的三色等等,都是泡菜演变而成。  

流传更广的还有酸菜鱼、老坛酸菜牛肉面,里面所用酸菜南方多省都有出产,只是用脚踩被曝光后,踩爆了一个品牌。  

相比较而言,具有“二两酒一两金”说法的理财产品,一直是光着脚丫踩酒曲,而且非少女不用,啧啧啧,像不像乳前茶?  

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东西,虽然籍籍无名,但在当地确实不可或缺。  

前几天帮着公社抢收白菜的时候,路坚说过他们那一档子事,但凡媒人去说亲,姑娘的妈妈都会先问一句:这后生家里有几口酸菜缸?  

酸菜缸多,说明家庭底子厚,就容易找对象。  

“这么多冻了的白菜,可怎么吃吆。”张桂芳看到小两口扒出来的白菜叶,直犯愁。  

“喂鸡?”唐植桐瞅了一眼鸡圈,五只鸡,最近吃白菜吃的有点多,遍地稀屎,那味道直冲天灵盖。  

“都拉稀了。”张桂芳摇头,问道:“要不我泡点豆子,咱自个做点豆腐,用豆渣做点小豆腐吃。”  

“行。咱用白菜叶做,下面的帮子就算了。实在吃不了就扔了,别吃坏肚子。”唐植桐点头应下,冻了的白菜叶人是可以吃的,只是口感略差,而且得抓紧吃,否则就会坏掉。  

小豆腐,也叫渣豆腐,是用做豆腐废弃的豆渣,掺上白菜或其他青菜略炒、微炖而成,汤汤水水的,口感略扎口,味道还行,但不能多吃,否则容易胀气、拉稀。  

张桂芳应下,转身要回屋泡黄豆。  

“对了,妈,多泡一点黄豆。我同学说一块聚聚,这时节也没啥菜,我带点豆腐过去。”唐植桐忽然想起舍友,正愁着带啥菜,这不就有了嘛。  

“行。也给亲家送点过去。”张桂芳不小气,回应的也爽快。  

“咱妈还会做豆腐?”小王同学悄声问道。  

“会,早年做过。”唐植桐没有多说,其实张桂芳正经做过几年豆腐,小鬼子进了四九城,粮食供应情况急剧恶化,张家没了豆子来源,豆腐这门手艺也就干不下去了。  

摇钱树摇不下钱来,才有了后来的事情。  

做豆腐是人生三大苦之一,所以张桂芳对张家才有那么大的愤恨。  

“好厉害。”小王同学不知内情,发自内心的赞道。  

“嘿嘿,更好吃。到时候跟白菜炖一起,或者直接蘸些蘸水,倍香。”往事不可追,何况还是张桂芳的伤心事,唐植桐就没告诉小王同学。  

“哎呀,说的我都馋了。今年就没吃过几回正经豆腐。”小王同学将白菜帮归拢一下,放成一堆。  

自从进了九月以来,市面上即便偶有豆腐供应,那质量也不咋地,发黑、发散,压根不好吃,张桂芳只买过一次,后来宁愿啃咸菜也不买那样的。  

“最快明天伱就吃着了。”一会的功夫,小王同学已经说了两次“馋了”,这在以往是没有的,唐植桐心里叹一口气,起身洗洗手,准备收拾东西先做酸菜。  

做酸菜除了金属容器,其他均可,但似乎百姓更喜欢用大缸。  

家里的缸已刷好,凉白开也已备下,唐植桐把缸挪到自己曾经睡觉的那屋,省的放外面冬天把缸冻破,然后直接上手收拾白菜。  

酸菜并不难做,洗净、去根、去老帮,整整齐齐的码在缸内,尽量不留空隙即可。  

如果白菜个头较大,可以一刀切成两瓣再放入。  

在唐植桐和小王同学的精心扒皮下,白菜个头都不大,也紧实,就省了这一步。  

接下来就是倒入凉白开,加不加盐都可以,但一定要有重物压在白菜上,防止白菜飘起。  

据说东北都是用石头,而且这块石头经年泡在酸菜缸中,不光入味,还自带菌种,能传给子孙后代。  

唐家事先没有准备,自然没有很规整的石头,唐植桐退而求次,用的城墙砖,。  

干净后,用开水烫了好几遍才放进缸里。  

如果是个讲究人,还会在缸口蒙上塑料布,然后扎住,尽量保持密封状态。  

但唐家没这个条件,只是用凉白开漫过城墙砖。  

之所以用凉白开,是有说法的,酸菜之所以能成为酸菜,是因为乳酸菌的发酵,而乳酸菌恰恰是厌氧菌,凉白开里面的氧气在各类水中是最少的,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凉白开漫过城墙砖,也算是为下方白菜创造了一个无氧环境。  

唐植桐最后又用木板钉了个缸盖盖在上面,还在上面压了块碎砖,省的进去脏东西。  

“行了,过上个把月就能吃了。”唐植桐拍拍手,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很有成就感。  

“要这么久吗?”小王同学一直在旁帮忙,听闻有些意外。  

“一二十度的天,还得二十天往上呢。个把月都是往快了说。走,洗手吃饭去,吃完饭再腌点辣白菜。”唐植桐拍拍手,进了隔壁屋。  

张桂芳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晚饭依旧是窝头、炖白菜,中午的水饺吃了个底朝天,唯一不同的是,今晚有汤,中午的水饺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