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冬储白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行。”张桂芳推开门,让儿子、儿媳进屋后,又把门关上。  

“妈,明天买白菜的人一定不会少,您先去排队,买到后找街坊给照看一下,喊我过去拉。”唐植桐没打算去买白菜,正好趁着亲妈不在的工夫,将地窖挖出来。  

“你不用管了,我明儿去找你你马大娘,咱两家一块,用他家的板车,我们俩买回来就行。怎么,你明天不去上学?”张桂言语利索,心中已经有了安排。  

“我请了一天假,趁现在还没冻结实,先把地窖给挖了。”  

“请假了呀,地窖咱俩一块挖,要不伱明天去静文妈妈那问问,帮着把白菜买了运回去?”张桂芳想的明显比儿子多了一些。  

“妈,不用,那边也没有多少定量。我妈单位食堂捎带着就给一块买了,让静莹拎上楼就行。”小王同学听到后,立马婉拒道。  

以往的时候,那边食堂会在冬天采购一部分冬储菜,作为福利发给大家,都是一家人一块出动,一趟就差不多扛上楼了。  

现在那边统共三口人,九十斤白菜,最多两趟就能运完,所以小王同学没想着让丈夫再跑一趟。  

唐植桐跟亲妈又聊了几句,就跟小王同学回屋睡了。  

炉子明显是提早烧起来的,西厢房挺暖和。  

唐植桐躺在床上,琢磨着冬储白菜的事。  

去年的时候,街道没有任何通知,白菜不限购,而且都是放在副食店门口,甚至用菜床子推到街口去卖。  

由于居民的平均居住面积非常紧张,而且也不是家家都有地窖,所以去年很多人选择随吃随买。  

正是因为如此,才给了唐植桐在去年买白菜的机会。  

今年街道的这道通知已经有了冬储白菜的意思。  

眼下副食供应紧张,乍一听说可以买白菜,包括张桂芳在内的很多居民都只有欢喜的份,肯定不会往深了想。  

唐植桐下午刚参加了白菜的抢收,再结合菜农那挂满褶皱的脸,就什么都明白了。  

今年之所以在四九城居民中搞冬储白菜,恐怕不仅仅是白菜冻过的原因。  

还有要将白菜尽快分配到四九城居民手中,而不是放在菜农手中。  

如果再跟往年一样,任由白菜贮藏在公社,也许再过一阵子,不仅收上来难度会增加很多,也许收上来的量也会少很多。  

毕竟,越往冬天去,能吃的东西就会越少,谁又想饿肚子呢?  

不该操心的不操心,唐植桐迷迷糊糊睡过去,等醒来已经是11月11日,光棍节的早上。  

吃过早饭,小王同学与凤珍一同出门,凤芝上学,张桂芳去副食品店门口排队买白菜,唐植桐准备挖地窖。  

解放前的四九城,城内的地窖其实并不能算多,因为那时候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住房,住房不少都把持在“房爷”手里。  

就如同以后的房东,能有几个房东给房客配备一级能耗家电及车位呢?  

地窖真正多的在农村,也叫庄子。  

那时的庄子一般为权贵所有,会挖一些地窖储存一些鲜蔬,定期有奴才往主子家里去送。  

而主子家里的地窖一般夏天存个西瓜啥的,降温用。  

权势滔天那种会在内城深挖地窖,用来藏冰,这个建造成本高得离谱。  

爱新觉罗那一窝,很会享受,光冰窖就修了足足十八处之多!  

寒冬腊月数九寒天,将海子上、护城河里冻得梆硬的冰块切割,运进冰窖储存,待来年炎炎夏日时掏出来降温用。  

当然,什刹海、及海子里的水都是从玉泉山流过来的头道水,水质清澈,从这里取的冰供爱新觉罗那一窝用。  

从护城河里取的冰质量差一些,一般给大臣用,以示皇恩浩荡。  

解放后真正挖地窖跟冬储菜脱离不了干系。  

从今年开始,冬储菜都将在寒冬来临之前完成,不再是以往随吃随买的模式,所以不少地方都会逐渐开始修建地窖。  

比如说西边,以后修建的宿舍楼,除了楼下一排储藏室外,还会在储藏室外面额外修建地窖,一排排的,很整齐。  

这种地窖采用红砖砌成,上方用预制板、混凝土浇筑,留有通气孔,结实的一批。  

小老百姓家自己挖的地窖的话,虽然也想讲究一些,怎奈囊中羞涩,只能选择凑合。  

成本最低的是开个直径八十公分或者一米的圆,直接往下掏个五六米,然后向两侧掏侧洞。  

只要在竖井中隔上一定距离掏出一个坑,能有个下脚的地方,这个地窖就算挖成了。  

好处是省钱,坏处是费力,搞不好还能挖出水来。  

再次就是往下挖个三四米,然后上方铺上几根原木,再在原木上方铺上编织好的芦苇什么的,最后盖上土。  

优点是便宜、快捷,缺点是不耐水、易腐蚀,可能隔上个两三年就得翻修一次。  

唐植桐考虑到自家还要在院子里种蔬菜,所以选择往下挖个小四米的样子,然后铺上灰土、城墙砖,上方眷起来,用水泥一抹,再盖上灰土及泥土。  

这样的好处是不耽误种菜,而且不会漏水,坏处是造价成本会比较高,但地窖成本最高的一项——砖头,唐植桐已经准备完毕,所以价格就不再那么沉重。  

唐植桐选择的地窖位置在正屋南侧两米开外,省的离得太紧导致正屋地基变形。  

画好长宽,唐植桐开始拿着头刨地,刨地只是做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