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京西稻(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怕伤了咱妈的心吗?”待张桂芳离开,小王同学才悄声问道。  

“嘿嘿,我这不是担心受埋怨吗?在咱床底下呢,我这就拿过来。”唐植桐说完起身回厢房,正好借这机会将京西稻摆在明面上。  

床地上肯定是没有京西稻的,唐植桐现从空间里扒拉出来了十来斤,拎回正房交给张桂芳:“妈,这次就买到这些,您看着安排。”  

“行。你一会把菜带上,再把静文昨天买的西瓜带一个过去。”张桂芳将收拾好的青菜装进麻袋,放在屋门口,支派道,一点都不跟自己儿子见外。  

“成,您放心吧。”唐植桐爽快地答应下来。  

小两口拿上张桂芳给准备的东西,蹬上自行车赶往椿树胡同。  

“桉子哥,我跟你一块去吧?”在椿树胡同口,小王同学停下自行车,看着唐植桐问道。  

“不用,大老远的,我自己跑一趟就行。你先把菜拎上楼,我买到就回来。”唐植桐肯定不敢让小王同学跟着,压根就没有卖京西稻的稻农,总不能当着她面从空间往外掏吧?  

“那行吧。这钱你拿着,多退少补。”王静文掏出二十块钱,递给唐植桐。  

“这米不便宜,但也没那么贵。”唐植桐接过钱,又返了一半回去,说罢跟王静文摆摆手,骑上自行车往北去了。  

唐植桐自然是没去颐和园那边,而是在什刹海溜达了一圈,看别人钓鱼,抽了几颗烟,顺带从湖里薅了好几条河鱼。  

海鲜解释不了来源,河鱼总行吧?反正这边有卖的。  

话说王静文拎着青菜上了楼,一家三口全在家。  

“大姐好,大姐带的什么好吃的?”进门口,王敬民第一个围了上来。  

“桉子昨天刚送了十多个馒头过来,你今天怎么又送东西过来?哪有这么补贴娘家的?不过日子了?”叶志娟看到大闺女手里的麻袋,声音里就多了一丝严厉。  

“他昨天送馒头过来了?”王静文将麻袋放下,没顾上理臭弟弟,立马挽着叶志娟的胳膊,虽然嘴上这么问,但心下已经是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你不知道?”叶志娟有些意外的反问道。  

“他昨天是带了些馒头回去,说是从培训的地方用饭票换的,没说送这边来。”王静文拉着妈妈的胳膊,坐到沙发上,交代道。  

“唉,难为这孩子了,有好事都想着这边。”叶志娟拍拍大闺女的手,感叹道。  

“大姐,怎么都是些菜啊。”王敬民扒拉开麻袋,见只是些青菜,嘟囔着从里面掏出一个西红柿,也没洗,直接就啃上了,沙瓤的。  

“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这柿子多好吃啊。给你带来的都是没破皮的,你就知足吧。”王静文剜了一眼弟弟,不满的回怼。  

时下的西红柿是老品种,好吃,但是皮厚,而且不耐水,由于前两天一场大雨,爆皮了不少。  

这两天唐家都在消化爆皮的西红柿,拌柿子、炒柿子、柿子汤,就差做柿子酱了。  

“嘿嘿。”王敬民看大姐有动手的迹象,立马哑火,不敢再招惹,专心啃起柿子来,吃的满嘴都是柿子汁。  

“这是家里种的菜丰收了?”叶志娟听到儿子的抱怨,知道里面都是些菜,猜测的问道。  

“嗯,都收了,昨天他平了地,今天种上白菜了,打算春节前再收一茬。”王静文点头承认道。  

“挺好,过日子。”叶志娟听闺女这么说,很是欣慰。  

“他从颐和园那边买了些京西稻,我尝着挺好吃,让他再跑一趟,估计一会就能回去。”听到妈妈的认可,王静文也很高兴,有些自豪的说道,这年头,能搞到粮食就有能力。  

“大老远的,你就会指使桉子。”叶志娟戳了王静文额头一下,亲昵中带了一丝批评。  

“嘻嘻,没事,权当遛弯了,今天中午我俩都吃了不少。”王静文摇了两下叶志娟的胳膊,自豪之中带了几分撒娇。  

娘俩就这么聊着家常,麻袋底下有个西瓜,但王静文没有点破拿出来的意思,想着等自己男人回来再吃…  

这一等,就是三个钟头。  

唐植桐是掐着表的,估摸着能往颐和园打来回,还要算上回程买鱼的时间。  

拎着米袋子和鱼进屋后,王静文将米袋子和鱼交给王敬民,让弟弟放厨房,自己则从麻袋里掏出西瓜切瓜吃。  

“大姐!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有西瓜不早拿出来。”王敬民从厨房出来,看到西瓜,两眼放光。  

“嗯?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王静文柳眉一翘,瞪着弟弟说道。  

“大姐!你这也太够意思了,还拿西瓜过来。姐夫,快吃块西瓜!”在大姐的威压下,王敬民组织语言的速度非常快,第一块瓜甚至没给亲妈,直接让给了唐植桐。  

“敬民啊,你好好说话,得少挨多少揍啊。”唐植桐笑着接过西瓜,转手就让给了叶志娟:“妈,您先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做顺民体现不出我这个接班人的风采!”王敬民一边往嘴里塞着西瓜,一边嘟嘟囔囔的说道。  

“别贫嘴,好好吃你的西瓜,都喷出来了,西瓜不要钱啊?”王静文拽拽王敬民的耳朵,警告一句,又递给唐植桐一牙西瓜。  

唐植桐乐呵呵的看着姐弟俩斗法,也不劝,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活泼的时候,这样也不错。  

唐植桐接过西瓜又递给了王静莹,在给王静文一块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