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香椿芽到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植桐躲在暗处,看着星光下张老汉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很想一口答应下来,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张大爷,您还真会给我出难题。”  

“唉,我这也是逼得没办法了。”见唐植桐没有答应,张老汉脸上还是有失望的,不过也没有接着哀求。  

“张大爷,您有几家相熟的?能有多少香椿芽?我明儿问问同事,看看能不能帮着分担一些。”唐植桐当然不想放弃这种机会,刚才不答应只是不想给张老汉留下粮食很容易得来的印象。  

“四五家还是有的,跟我家香椿芽差不多,每家头茬都能有个十来斤,后面每家能有个三十来斤吧。”张老汉看事情有了转机,忙不迭的报着数量。  

其实他下午回家折香椿芽的时候,就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了,自己跟那几家一斤玉米换五斤香椿芽,一家就能赚两斤玉米,如果能凑齐六家就是十二斤玉米!  

“行!”唐植桐一咬牙,一跺脚,在张老汉面前仿佛下了多大决心似的,许诺道:“也是按照一斤换四斤的比例来,还是不能有老梗。如果让我发现有老梗,我就不换了。”  

“那不能!我张老三不能干那种事!我这回一根根的过手,有老的全挑出来!”看唐植桐答应了,张老汉拍着胸脯保证,生怕唐植桐反悔一般。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您那边什么时候能准备好?”尽管答应下来还要多跑两趟,但唐植桐一点都不嫌弃。  

再过一阵子,等粮食定量一再压缩、节约,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的时候,这些香椿芽就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尤其是到了冬天,自己空间的青菜不方便拿出来,但香椿咸菜可以啊,绝对是走人情的首选。  

不过如何将新鲜的香椿芽变成咸菜呢?  

唐植桐有些挠头,决定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放,要相信自己以后的智慧。  

“明天这个时候,还是在这里,行吗?”粮食在招手,张老汉干劲十足。  

“行,不过还是只能你一个人来。”虽然想要香椿芽,但唐植桐不愿多生事端,配合张老汉的同时也提出了要求。  

唐植桐觉得张老汉要从这里面过一手,但他对此并不反感,人嘛,大多为名或利奔波,若是冷不丁的出现一个大公无私的跑来配合自己,自己反倒不敢这么干了。  

“嗯,嗯,那我明天还是这个点在这等你。”唐植桐的要求正中张老汉的下怀,点头如捣蒜般答应道。  

约定好时间地点,两人各自拿着东西,心满意足的回家。  

路上,唐植桐觉得自己的消费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  

前年囤物资的时候,要么借着供销社的名头从附近农民手里低价收购截留,要么打着工地的旗号从屠宰场、供销社等单位以供货价截留,主打一个精打细算、质高价优。  

而如今,为了省却麻烦,却心甘情愿的通过张老汉换香椿芽。  

这种场面,唐植桐觉得似曾相识,像极了当初网友在平台上说富人人傻钱多,愿意花钱买一些功能相似却价格更高的东西。  

现在想来,富人没几个是真傻,人家只不过是不愿费那个时间比价格、讨价还价,用钱买时间、用钱买省心罢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消费观。  

唐植桐回到家的时候,张桂芳还没有休息,看着儿子拿回来的半麻袋香椿芽,惊讶的问道:“这些五毛钱?”  

“五毛钱可买不了,足足花了七毛呢!”唐植桐说的一本正经,从兜里掏出三毛钱给张桂芳,“瞧,这是找回来的。”  

“哇!哥哥好厉害,七毛钱买这么一堆!”凤芝虽然年幼,但也明白眼下吃的东西供应困难,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当我是三岁孩子呢?嘴里没个实话。”张桂芳看了一眼信以为真的女儿,接着白了儿子一眼,没有接钱,而是挽起袖子,准备连夜收拾香椿芽。  

“妈,天不早了,明天再弄吧,放一宿坏不了。”唐植桐嘿嘿一笑,也许母亲已经看出些什么,看出来就看出来吧,只要不说破就行,正好挽救了自己每次都编造谎话的脑细胞。  

“先洗洗烫烫,费不了多少功夫。你先去睡吧。”香椿芽一旦不新鲜,不仅叶子打蔫,还很容易掉,吃起来口感不行,所以张桂芳打算连夜焯水。  

“那一块吧,俩人干起来快一些。”唐植桐说罢,将麻袋调转过来,倒出里面的香椿芽。  

凤珍默默不语,找出家里洗菜的盆来,一副准备加入的神情。  

小王同学在厢房听到大门响的动静,也披着衣服来到了正屋。  

这下次,一家齐聚,都参与到香椿咸菜的制作中去。  

香椿咸菜做起来并不算复杂,择干净、洗净、焯水、晾干,然后就是搓盐,放入缸中保存即可。  

虽然不复杂,但今晚明显是干不完的,在将香椿芽焯水后,张桂芳捞出来攥个半干,放在案板上控水,然后就赶着儿女、儿媳去休息,剩下的打算明天再干。  

“哎,你吃过炸香椿鱼儿吗?”回到厢房上了床,唐植桐揽着小王同学,问道。  

“就是炸香椿芽吧?”小王同学还是头一回听说这个名字,猜测道。  

“对,老BJ的说法叫香椿鱼儿,可能是因为炸完以后看上去像鱼吧。”唐植桐也搞不清楚这名字的来历,老BJ的地道太多,他只知道其中一点皮毛。  

“吃过,但也是很久之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