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剑理之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想知道剑理是什么?”  

从林怀恩手中接过未完成的灰青之怒,神谷椿想了想——  

“那么我建议你去找柊姐。”  

“谁?神谷柊?!”  

林怀恩愣了一下,没想到会听到这个名字。  

“对。”椿点了点头:“柊姐是我们三个人中年龄最大的,所以对老爹的剑术理论记得最清楚,只不过因为记了太多的理论,柊姐在我们三人中算不上最强,后来老爹也改变了教学方式,所以知道老爹全套剑术理论的,只有柊姐了——连我都不行。”  

椿将注意力全部转回自己面前的铁砧上——  

“按照老爹的说法,我只有天水一心流的‘剑术’天赋,不像柊姐与优,有学习他‘剑理’的天赋。”  

“…所以剑理与剑术,在天水先生心中,居然分得那么清楚的吗…”  

听到这里,林怀恩第一次,对那位名叫天水薰的未曾谋面之人,感到了敬畏。  

“天水大人的剑理吗…”  

面对找上门来的林怀恩,柊明显感到了吃惊。  

她扶着手中的扫帚,微微捂住了嘴巴。  

而林怀恩怎么都看不出来,眼前的少女居然是天水薰指定的“剑理传承人”。  

“其实真要说的话,天水一心流的剑理并非剑术。”  

面对林怀恩的困惑,柊想了想,有些迟疑地解释道:“我不知道林先生您听没听过,宫本武藏剑圣的‘以剑入道’,在天水阁下看来,所谓的‘剑理’就是这么一种以剑入世,然后又因剑出世,最终又因出世而入世,继而还剑的过程。”  

“以剑入世吗…”  

林怀恩沉思着点了点头,心中的浓雾似乎稍稍清晰了不少。  

但对此他还是不甚了解:“具体要怎么做?”  

柊想了想,将扫帚放在一边,扶着旁边的木廊,爬了上去:  

“只是说的话,可能会讲不清楚,所以我来向您演示一下好了。”  

林怀恩看着柊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他还以为少女会为了换衣服,在里面待很久,却没想到她只是用一根长绳捆住了和服的袖口,就提着一把薙刀走了出来。  

“…没想到你和椿一样,都是用薙刀的。”  

林怀恩看着面前站定的和服少女,神情不禁有些感慨。  

和椿不一样,即便手中拿着薙刀,柊的脸上仍旧柔柔弱弱的,看不出太多的杀气与战意。  

“毕竟我只是个普通人,连探险者都不是。”  

柊说了句让林怀恩颇为吃惊的话语:“天水阁下也无意让我成为地下城探险者,只不过身为魔染症的幸存者,我的身体素质虽然不如椿,也有常人的两到三倍左右。”  

“所以学习一些天水一心流的剑理,以剑理入世理,帮我竖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就是天水大人当初教我剑术的想法。”  

“这样吗…”  

林怀恩点了点头,他想了想,把从椿那里随手顺来的木刀拿了出来——在将灰青之怒交给少女之后,他手上就没什么近战武器了。  

所以以防万一,他备了一把木刀,也算是聊胜于无。  

看到林怀恩摆出的架势,柊也把薙刀举了起来,不过她却没有向林怀恩发起进攻——  

“林先生,你知道天水一心流的剑理是什么吗?”  

“嗯…创造一种让普通人与地下城探险者都能够使用的战斗流派?”  

林怀恩没说“剑术”流派,是因为“天水一心流”很显然不仅仅是“剑”术。  

“那只是外人对天水阁下的谬赞而已。”  

然而柊却摇了摇头:“对于天水阁下而言,‘天水一心流’不过是他的‘剑’,不过是他的‘战斗经验’所汇聚而成的‘剑术心得’。”  

“我流吗…”  

林怀恩点了点头,他的剑术风格,其实也很有我流的风格,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但是仅仅只是随心所欲,是无法形成‘剑理’的,而没有‘剑理’,自然也不会有‘天水一心流’的剑术。”  

柊的说法,让林怀恩稍稍一愣——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就像是柳生新阴流的‘活人剑’——‘不杀人,我们以不被杀为胜’,以及天然理心流的‘任荒海之水冲上浮岛,在暴风雨中巍然不动’一样,天水一心流的剑术是‘自救’之剑。”  

“只要是为了‘自救’,我们可以使用一切可行之手段。”  

说着柊放下薙刀,毫不犹豫地向后方跑去。  

“怎么回事?”  

林怀恩虽然有些莫名其妙,却还是跟了上去。  

“林先生,你知道吗?即便是天水阁下,在不使用地下城技能的情况下,也无法在天水馆的庭院内打败我——”  

“因为我对这里太熟悉了。”  

林怀恩眼睁睁地看着柊跑进了树林里,然后停了下来。  

“…选择树林为战场?你是不是忘了我使用的是木刀,而你手中的是薙刀?”  

在柊前方两三米的地方站定,林怀恩皱着眉头看着柊的架势。  

他嘴上说得轻松,却不知为何,有种难以下手的棘手感。  

而柊轻松道破了他心中的困惑——  

“然而林先生你却忘了,薙刀虽然是长兵器,但在天水馆的樱林中,以这里的树木间隙,即便是武士刀的刃长也很难自如地挥舞,而薙刀的长度优势,却可以让我在你之前刺中你。”  

“…这也是剑术吗?”  

看着这样的和服少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