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偷盗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他最近看了民国历史剧《觉醒年代》,而他自己又是一个鲁迅的半个粉。  

因此在林怀恩看来,上都市的文化思想中,一直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以人为本”。  

换句话说,自古以来,无论历朝历代,任何一任思想者,他们所关注的,都是“人是什么”,“人与人的正确关系是什么样的”。  

换句话说,上都市文化,从“推己及人”的角度出发,其最核心的思考本质,就是‘我’是什么。  

而若是用“人”来涵盖东方思想的哲学内核。  

那么西方思想的哲学内核,其实更接近于神是什么。  

换句话说,相比东方人总是在思考“我是谁”,“我和他人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西方思想的主要哲学精力,更加注重于体系与世界上。  

所以西方的哲学观点中,有着一种强烈的“非人性”以及随之到来的“超然性”。  

林怀恩将其称之为“它文化”。  

这这种“人文化”与“它文化”的区别,又是基于东西方两种文明形势的不同所导致的。  

东方的文明形式是农耕文明,因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他们很少去思考物质变化,而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对抗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上。  

因此以上都市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会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家国情怀,而无论是“渔翁移山”,“精卫填海”,本质上描述的都是气势浩然的,改变山河形变的强烈欲望。  

这和上都市文明,数千年和黄河泛滥不断抗衡的民族记忆,是息息相关的。  

而相比上都市文明,在自然环境上,更缺乏苦难磨砺的孟买文明,则演化出“佛文化”。  

“佛文化”的本质也是“人文化”,“佛”的本质,就是“空的人”。  

换句话,孟买文明独特的地形地貌,导致其本土文明,只要逆来顺受地承担一切,哪怕变成低种姓的奴隶,也可以继续以某种卑贱的姿态生存下去。  

既然屈服就能活着,那么为何要奋起抗争?  

所以,对于外来入侵者,孟买文明将其视作“劫难”与“轮回”。  

上都市文明,则会将其视作“洪水猛兽”。  

而西方文明,则和东方文明不一样,重商主义的西方文明,大部分土地都不适合种植粮食,而更适合种植各种诸如葡萄之类的经济作物。  

因此从很早开始,地中海文明就形成了大规模以物易物的商贸交流圈。  

但是以经济贸易为主的文明形势,却会面对一个农业文明绝对不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当天灾人祸到来,经济作物的价值下降,而粮食等刚需作物的价值上升时,商业文明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商业贸易中的“风险”。  

为了对抗“风险”,西方文明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而最终最核心也最有效的尝试——  

便是“军事征服”。  

只要在必要的时候,用军事武力得到那些在危机时刻得到不到的关键物资,商业文明就不需要考虑贸易中的“风险问题”。  

这种做法,和历次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开闸放水,将自己制造的金融灾难,通过国际经济体系,稀释到东亚各国中的做法,没有区别。  

如果你不同意,我就用武力胁迫你打开金融管制措施。  

反正最后受灾的不过是底层的平民,大部分弱势国家的统治者,都会接受这种不公平条约。  

就好比如说东京都的“广场协议”。  

那么,既然东方文化是“人文化”,西方文化是“物文化”。  

而上都市文化是“我文化”,孟买文明是“空文化”,那么同为东方文化圈的东京都文化,和上都市文化相比,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林怀恩将其称之为“礼文化”,或者说“他”文化。  

“准备好了吗?久违的地下城探险,我们要去的可是十五层之下的‘剧毒花园’,如果没有完全的防护,很可能刚刚抵达那里没多久,就被毒死在里面了!”  

三天后,等到原夕暮稍稍抽出一些空来,林怀恩安排好了这个月的地下城探险之旅。  

这次委托是筱部长安排的,根据筱部长的说法,白日窃贼小队已经挂在排行榜上好几天没动静了。  

作为整个常营地下城内,唯一狩猎了四只《异常体》的“四冠”,很多人都在期待着常营地下城第一只“五冠”小队的诞生。  

林怀恩对于这种虚名自然是没什么兴趣,但是他对筱部长邀请他提到的一些事情,产生了兴趣——  

“偷盗者?”  

林怀恩看着筱部长交给他的纸质档案,稍微有了些兴趣。  

“对,白日窃贼小队,毕竟名义上还是国家级探险者的观察对象,你们三个人的小队里,有两个特A级的观察对象,以及一位莫斯科协会外派的特A级协会探险者,在其他协会探险者成天忙得马不停蹄的情况下,我也不好让你们继续闲置着——”  

“毕竟在我看来,你们最近一段时间,是真的很闲。”  

筱部长额双手撑在办公桌上,看着林怀恩的笑容绵里藏针,倒是弄得林怀恩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是刚过完年吗…还没找回状态。”  

林怀恩低头翻看着档案,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说到过年…我没收到你的回乡备案,你不回去吗?”  

筱部长有些关心林怀恩的日常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