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技能与宝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一行人距离第二层的入口越来越近,各种各样的“鬣狗”,也逐渐增多起来。最多的时候,走过一段一百余米的岔路口,能碰上三四支十余人的探险队,身上制服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普遍以工装为主。  

“地下城探险公司的制度非常严格,不少知名企业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也把其他行业的习惯与风气带了过来,相互融合得非常厉害。”  

肥骑士注意到林怀恩若有所思的目光,适时地开口道:“就像是我们之前遇到的那批穿蓝色制服的‘食腐者’,就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转型过来的,名字叫‘天蓝社’;除此之外,还有股东是地产商与建筑商的‘百万’,制服是醒目的黄色;国企背景的‘鸿流’,以及白手起家的‘方舟’,基本上这四家,就是在国内辨识度最高的‘三原色’,囊括了红蓝黄绿四种最醒目的颜色。”  

“明明是三原色却有四家?”林怀恩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老传统了,四天王必须要有五个。”肥骑士开着玩笑,却认真地解释起来:“实际上,原本大家只认可红、黄、蓝三原色,不过最近崛起的‘方舟’,被媒体吹捧得非常厉害,于是大家某默认方舟所代表的绿色,也可以算是‘三原色’之一了。”  

“毕竟三原色确实有四个,减色型三原色是‘红、黄、蓝’,加色型三原色是‘红、绿、蓝’,无论哪个组合,都可以说是正确的。”袁小乐适时插话道。  

林怀恩与肥骑士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看到两个人的表情,袁小乐不禁叹了口气。看上去,相比肥骑士,袁小乐对于“企业势”的现状,了解得还更清楚一点:“其实按照正常情况,企业势那边,也会根据地下城规模,适当安排团队进驻地下城。但常营这边,从第三层起,就开始大规模地出现食蝉蚁。这种个头矮小,行动迅捷的地下城怪物,非常克制企业势传统的长枪阵,不少食腐者就被困在了前两层,这才导致地下城内探险者数量超标——”  

“像是我们这样的‘个人势’新人,根本活不下去。”  

听到袁小乐的抱怨,林怀恩思考了下,不禁问道:  

“但你们原本是在其他地方活动的吧?我记得是南麓机场?常营这边的情况那么复杂,不能回南麓那边去吗?”  

看到林怀恩不解的表情,袁小乐与肥骑士对视了一眼,有些自暴自弃地回答道:“林哥,不瞒你说,我们之所以留在常营这边,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袁小乐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身边木丫丫手中的法杖:“在南麓机场那边的地下城,虽然怪物数量确实比较多,但比较重要的宝藏点,基本上都已经被企业势瓜分完了,像是我们这样的个人势,根本竞争不过他们,所以各种高价值、高性能的宝物,也基本和我们无缘。”  

“但是常营这边就不一样了,虽然前两层的怪物确实数量稀少,但从第三层开始,普通的企业势也寸步难行,这就给了我们去获得一些稀有装备与道具的机会。”肥骑士顺势接过了袁小乐的话茬。  

在林怀恩看来,袁小乐虽然比肥骑士更清楚企业势与地下城的知识,但在人情世故方面,明显肥骑士要比袁小乐更擅长——  

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肥骑士比袁小乐更清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所以肥骑士此时此刻也恰到好处地出声,似乎是为了故意掩饰什么,特意解释了下:“丫丫手里的法杖,就是我们在第三层的一处宝藏点找到的,可以发射一种附带粘性的酸液,比硫酸的杀伤性低一些,但附着性更强,很难处理。”  

而听到肥骑士提到自己,木丫丫也开口道,神色间有些淡淡的不安:“但是消耗的魔力也很多,我将升级以来的全部属性都加在了魔力上,才能够使用一到两次的。”  

“然后就必须休息三四个小时,才能将魔力恢复满。”  

听到肥骑士等人的说法,林怀恩点了点头,他有在论坛上看过类似的说法——  

在浅层地下城,施法者职业都比较无能。  

不是消耗巨大,就是法术威力不及深层地域的十分之一。  

总而言之,施法者职业,必须在5层之后才能发挥出一定作用,并且随着地下城深度的增加,法术威力逐渐增强。  

到了60级左右,即便是一些近战型冒险者,也会掌握大量的法术类技能。  

所以不要觉得近战职业就不会抢夺施法道具了,手持利刃的不怀好心者,永远比你的施法速度更快。  

林怀恩之前在荒野之家看攻略的时候,就觉得这名叫做“黑卡魔术师”的贴主,对地下城的了解颇多,对其他新人探险者也热心解惑,但有意无意间,总是喜欢diss其他近战型的探险者,似乎在地下城探险的时候,没少吃近战型探险者的亏。  

而从他的名字来看,“黑卡魔术师”也是一名典型的施法者型探险者。  

至于林怀恩,则因为早就确定好了职业方向,所以对于肥骑士等人眼中若有若无的警惕,只是随意摆了摆手:“我对施法道具没兴趣,如果有刀剑类的武器,我们再商量。”  

听到林怀恩的话,肥骑士等人顿时松了口气。  

肥骑士甚至又凑了上来,嬉皮笑脸地说道:“林哥你手上的短剑那么锋利,又是地下城装备,普通的武器你肯定看不上了,如果有合适你的武器,我一定和袁小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