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燃灯的后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诸位,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了。”  

轮回殿,从紫霄宫返回后的镇元子没有停顿,直接牵引神意,随后轮回殿外便先后闪过了数道雷光。  

“刻不容缓?”  

“你真以为昊天的布局有用?”  

“即便局势真的到了无可挽回的时候,那也无非是再行一次重开地水风火之举罢了。昊天他翻不了天。”  

“轰隆!”  

雷光一闪而逝,紧接着,轮回殿内就陆陆续续出现了六道身影。  

三道身影并列。  

两道身影齐身。  

除此以外,还有一道女性身影独立,六人就这样将轮回殿环绕了起来,声音似是从极远之地悠悠传来:  

“那片秘境应该可以开放了。”  

“火云宫。”  

“这么早?”  

女性身影的提议似乎让那并肩而立的两道身影有些意外:“按照正常发展,那片秘境应该是我等脱困以后才去的,现在提早解放,只会凭空生出无穷变数,况且解放又如何?能改变现状么?”  

“不是这个问题。”女性身影沉声道:“紫霄宫现世,昊天却不见踪影。你们觉得他会藏到什么地方?”  

“如果藏在无垠虚海,他逃不出我们的注视。”  

“既然如此。”  

“可供他藏身的地方其实非常少.....我怀疑,他有可能已经找到了特殊渠道,秘密潜入火云宫秘境了。”  

“不可能!”  

“成圣路。”  

面对某位圣人的质疑,女性身影有条不紊地说道:“在今天之前,没有人想到昊天能够进入成圣路吧?”  

女性身影的猜测极有道理。  

而如果昊天真的藏身于那处秘境的话“倒也能说通陆行舟身上的变化了。那所谓的玩家降临,燃灯布局只是假象,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昊天。”  

“我之前就纳闷了。”  

“仅仅靠着一面聚仙旗,燃灯就算可以联系到火云宫,也没理由能从中召唤出玩家才对,现在看来,如果有昊天在暗中出力的话,就可以理解了。而对昊天而言,肯定希望陆行舟进入那方秘境。”  

“他会留下暗子么?”  

“应该会。”  

“燃灯!”镇元子瞳孔陡然缩紧:“.....如果燃灯早就和昊天暗通款曲,那他说不定也有办法进入火云宫。”  

说到这里,镇元子都是有些感慨。  

燃灯。  

这位曾经的阐教副教主是真的有点东西。  

若非自己设局,让他死在了成就阳神的前夕,一旦他成就阳神,恐怕就真的是龙游大海再无束缚了。  

那将是莫大的变数。  

而最令人哭笑不得又敬佩的是这家伙居然在最后仍旧干起了老本行,明明始终和镇元子待在一起,  

却还和昊天鬼混。  

这二五仔的本事着实是高深。  

“无论如何.....燃灯虽死,但他恐怕还会留下后手,这份后手在昊天的安排下,恐怕也会落入陆行舟手里。”  

“陆行舟如今在紫霄宫闭关。”  

“最多八十一日。”  

“他应该就会尝试突破了,到时候他的实力就能逐渐向昔日的昊天靠拢,成为现世货真价实的第一人。”  

“到了那时。”  

“就是他进入火云宫秘境的最佳机会。”  

众圣你一言我一句,很快就分析出了昊天的布局。但令人无奈的是,知道归知道,但现在有金灵圣母庇护,祂们不可能对陆行舟出手,陆行舟突破无法阻挡,昊天的布局一环扣一环无有遗漏。  

如果说圣人是凭借对命数大网的掌控,才达成了近乎“天意”的强大。那昊天就是纯粹凭借他的心智了。  

“罢了。”  

“开启火云宫吧。”  

众圣俱是果断之辈,并没有犹豫多久,而在理清思绪后,他们其实也并不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不仅要开启,而且向所有阳神开放通行,与其让陆行舟一个人进去,不如让所有阳神都进去。”  

“变数越多越好。”  

“乱中才能求胜。”  

“上善。”  

而与此同时,  

就在众圣做出决定的同时,诸天万界的时间依旧在流逝,紫霄宫内,陆行舟的闭关也到了关键时刻。  

紫霄宫的道音。  

传闻中人仙术的根源,太古诸多先天生灵借此总结出了人仙术,而这一刻真正聆听后,陆行舟才明白,与其说这是道音,不如说是一种频率,一种共鸣,一种如何挖掘生命潜能的方法和手段。  

女娲圣人听道音而造人,因此诸天万界,人身最擅修道,因此天地正统,始终都落在了人类这一族群。  

人的躯体,是道音最合适的模板。  

亦是共鸣的媒介。  

并非一人,而是亿万人。  

这一刻,陆行舟看似是一人独坐于虚寂中,但他的无缺之躯,体内的每一寸血肉,都在和万象宝筏内的诸多界空共鸣,这种共鸣基于因果,让他得以将万方诸界的力量统一,并借此提升自己。  

某种程度上,这和圣人利用命数大网,牵引无垠虚海之力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换个角度来看:  

若是有朝一日,  

陆行舟能将整个无垠虚海都融入万象宝筏内,就算他的境界不是圣人,能调动的力量也不会逊色多少了。  

而那个层次“或许就是昊天当初的境界。”  

昔年天庭统御万界,比现在的自己要强得多。  

可以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