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重归蓬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时此刻,整个蓬玄界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  

魔菩提成就阳神之际,那么显眼的天地感召所有人都看到了,结果一转眼,人走灯灭,谁能猜不出来?  

“阳神死了!”  

“明明成就阳神,却在成就阳神之后身亡了!”  

“谁做的?”  

“阴神三重天不可能逆伐阳神,天仙道早已不是正统,能做到的....只有人仙!莫非是尘寰海之主?”  

“你是说他突破了?”  

燃灯掀起的万神界大战之后,仅剩下的十余位三重天大真人,此刻无论阵营,无论正魔,都不约而同地交流了起来,恢弘的神意横跨东北,纵跃西南,显得蠢蠢欲动。而他们交流的主题则是“既然能杀一个。”  

“那杀两个。”  

“也不是不可能吧?”  

“若是能和对方联手,想办法灭了一位阳神,自己不就有希望上位了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比十万年前更好!  

十万年前,仲丘虽然阳神之下无敌,凭借浩气长河还能和阳神交战而不落下风,但想要击杀阳神却是近乎不可能。但即便如此,十万年前的正魔大战,依旧让所有三重天大真人们看到了希望。  

而今天,  

他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别的不说,有些“忠心耿耿”的欲界天所属的大真人,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背刺自家阳神的可行性了。  

不过这份乱象终究只是暗流,  

没有真正爆发。  

因为与此同时,原本始终隐藏在蓬玄界穹天之中,从不现身的蓬玄天宫,第一次真正显化在了现世。  

很显然,  

阳神们也清楚,一位阳神的阵亡将极大刺激到那些三重天的大真人,而无论是欲界天还是四皇天,都不希望自家阵营发生动乱,所以一拍即合,直接联手让蓬玄天宫现身,以此镇压各大天域。  

一时间,只见恢弘的蓬玄天宫横空而过,仿佛在巡视整个蓬玄界一般,所过之处垂落霞一挂挂天河。  

“轰隆!”  

天河直落三千尺,直接隔断了三重天大真人们的神意交流,久而久之,整个蓬玄界都不自觉安静了下来。  

万籁俱寂。  

只可惜,这只是表象。  

纵使九位阳神携手,能够暂时压下蓬玄界的风言风语,但蓬玄天宫内却早已是人声鼎沸,阳神们的争论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有人都在猜测,那个镇杀了新晋阳神的人仙,究竟是何方神圣。  

“太古以后的第二个昊天,他会有如来佛祖的实力么?”  

“不可能!”  

“当年天庭初立,昊天还远远没有达到如今的境界,事实上他能够和如来佛祖相斗,本就无法理喻。”  

“据传,他去过紫霄宫.....而且是众生送他进去的。”  

“但在他之后,众圣又封闭了紫霄宫。”  

“那个圣地啊....”  

阳神们有半数以上都是太古大能转世,知道的太古秘辛未必就不如魔菩提,但他们知道的越多,对陆行舟的忌惮就越大,毕竟昊天的名声实在太响了,如果昊天复生,实力又在全盛时期的话,  

他一个就能打阳神九个!  

不过众阳神在激烈讨论中,还是逐渐认定了一点:阳神亦有高下,昊天之境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蓬玄界乃是太古以后的万界中枢。”  

“只要他还志在大道。”  

“必然回来!”  

“是胜是负,是强是弱。等他回来之后,自然一切见分晓。我等成就阳神这么多年,也绝非空耗时光。”  

每一个阳神都有必胜的信念。  

本就是太古大能的,心气自然高。而作为后天生灵打上来的,更是信心十足,自问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而就在这时“轰隆!”  

方寸山中,只见陆行舟倾力撞开天地关锁,煌煌气血外显,倒映在现世后却成就了一片奇伟宏景。  

“哗啦啦!”  

此时此刻,蓬玄界内,纵览十三天域,亿万生灵,都毫无差别地看到极天处亮起了一团夺人心魄的火光,而后迅速铺展开来,顷刻间便染红了天际,染红了地陆,染红了海域,让人难以直视。  

海潮声。  

唯有阳神,乃至三重天的大真人才能看到,这倾天火光并非异象,而是蓬玄界外确实存在的事物。  

那是.....一片大海!  

气血汇聚,如火如荼,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浩瀚赤潮!蓬玄界内的异象,此刻也出现在了无垠虚海的许多界空之中,而这甚至都不是那赤潮刻意所为,仅仅只是它在行进过程中倒映的余光罢了。  

面对这一幕,别说是凡俗众生了,就算是阴神真人,也俱是惊骇莫名,唯有三重天大真人面露异色:  

“来了....如此浩瀚的气血,必是人仙。”  

“我等的猜测果然没错。”  

“大势将变!”  

而相比于看到了希望,振奋莫名的大真人们,蓬玄天宫内的众阳神却是齐齐起身,尽管他们属于不同阵营,但若是放大视角,他们又都是地仙法修士,在排斥人仙术上,他们其实是同一阵营。  

“如此恢弘气象,看来是不甘寂寞了。”  

“正好。”  

“哪位道友愿意上前一试?”  

众阳神对视一眼,彼此之间心领神会,对方展现出这么宏大的异象,若是他们置之不理,那只会助长其声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