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封神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拳!”  

傲立长空,路行走冷然开口,探出的手掌骤然紧握,而后另一只手也同步而出,双手十指于刹那间交错,却是施展出了一门早就弃之不用的武学,而在其头顶,三光齐现,乾坤如意高悬青空。  

搬山印!  

恍惚间,哪怕紫衣天运已经将全副神意都落在了陆行舟身上,也只是勉强看清了他双手的结印动作。  

北原光明顶,  

西域神女峰,  

南蛮万虫谷,  

东海飞仙崖,  

中原浮云山。  

接连五式印法流转,而每结一印,陆行舟头顶的乾坤玉如意上,其柄处的五岳图景就会被点亮一座,五印齐出后,五岳图景便仿佛真正活过来了一般,最后从如意之柄,一路蔓延至如意之首!  

而也就是在这一刹那。  

陆行舟手印再变!  

五式搬山印尽数崩散,最后却见陆行舟双手抱圆,高举过头,好似托负苍天一般,结成了一方轮印。  

“哗啦啦!”  

此印一成,冥冥虚空之中,登时传出了大河奔涌,惊涛拍岸的巨响!大河奔涌,那是陆行舟体内气血催动到了极致的体现,惊涛拍岸,却是陆行舟全身筋骨齐鸣的结果!但当两者融汇一气后,  

却是生出了一股煌煌大势!  

直面此声,仿佛置身于滔滔大河之前,明明可见万丈波涛滚滚来,自己却根本无力阻挡,好似天意如此!  

天人转轮法第一式:  

“天意轮!”  

陆行舟轮印骤合,十指交缠,却是抱在了一起,而其头顶的乾坤玉如意更是就实化虚,和陆行舟双手融汇,最后顺着他的动作,以一锤定音,泰山压顶之势,朝着正前方的紫气浪潮轰然拍落!  

“轰隆!”  

在萧禹余和顾云烟,乃至一众玩家们惊叹的注视下,紫衣天运的第一招,那原本恢弘壮阔的紫气浪潮,  

瞬间瓦解!  

“咔擦咔擦咔擦.....!”  

整座金銮殿前,白玉丹墀寸寸龟裂,九十九层台阶当场破碎近半,紫衣天运更是在殿前连退三步!  

“不可能.....!”  

紫衣天运双眼圆睁,他怎么也没想到,陆行舟的实力居然会在顷刻间暴涨!  

怎么回事?  

呼吸间,紫衣天运已然想到了关键:“是那帮神仙?他们攻进皇城的刹那,你的道也出现了某种蜕变,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你的实力变化,可这样的道.....你居然将自己的道寄托于外人的身上!?”  

试问天下但凡有志巅峰的武者,哪个不是唯我独尊?  

将作为根基的道寄托在外人身上,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就如同曾经的李京翰一样,根本不堪一击。  

“不对!若真是如此,你不可能有这般成就!”  

“呵呵。”  

面对紫衣天运的不可思议,陆行舟只是轻笑不言,天运显然是误会了他的道,认为他的一切都寄托在了玩家的身上,殊不知人与人心,一字之差,却是天地之别,真正让他蜕变的是人心大势。  

“第二招!”  

“第二拳!”  

紫衣天运倾泻神意,八具法身合一之后,历代人杰的道混杂在一起,却是以天运自身的道法作为主导,而此前第一招“万寿无疆”,便是他昔年开创皇朝,一统天下,最为意气风发时的神通。  

而眼下的第二招,则是拼命一搏!  

“与国同休!”  

紫衣天运再展臂膀,双掌齐出,周遭紫气却是随之轰鸣,翻滚间便生出了无数的楼台,街巷,车马,人影,甚至还有一座与其身后相差无几的金銮殿拔地而起,它们在这一刻不断组合在一起。  

须弥芥子,大小变化。  

随着紫衣天运这一掌推出,浩荡紫气滚空而来,陆行舟仿佛看到了一座曾经屹立在大地之上,极尽辉煌的帝国,森罗万象,大千众生。恍惚间,陆行舟已然明白了紫衣天运这第二招的真面目:  

这是国运!  

历代人杰之中,天运作为第一历的皇帝,身上的气运其实才是最多的!因为他汇聚的不仅仅有他自己的气运,更有一国之运,即便现在他的皇朝已经消散,但国运却被他以某种手段留了下来!  

当然,如今皇朝消散,国运纵使能强留,也不可能再生。  

用完就没了。  

因此这是他的搏命一击!  

三招?  

幌子罢了!怎么可能真的那么守规矩,天运早在最开始就想好了,第一招是试探,第二招就是绝杀!  

这却是天运最阴险的地方了。  

寻常人听到所谓三招之约,必然会觉得是一招比一招强,从而将最厉害的底牌留在最关键的第三招上,但天运却在第二招就燃烧一切,搏命一击,那纵使是再厉害的底牌,也会被他直接按死!  

用都用不出来!  

“去死吧!”  

天运神意狂啸,那充塞乾坤的紫气却是逐渐浓缩,其中的日月山河,亭台楼阁,车水马龙都一并缩小,和紫气一同浓缩,却又在浓缩到极致的瞬间,轰然炸开!带起了一道穿金裂石的剑吟声!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道惊天动地的紫金剑气,其成型的刹那,剑锋便直接落在了陆行舟面前三寸之地!  

“唳!”  

剑锋未至,但剑气却已卷动他身上白衣,身后云海更是被切割得四分五裂,致命的危机感席卷全身。  

天意轮挡不住。  

就算自己牺牲乾坤玉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