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逆命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行舟最后一尊法身出现的刹那,  

整座浮云山都与之共鸣,无形间恍若地龙翻身,乾坤颠倒,无穷重压直接落在了陈易生和李京翰的身上。  

“果然有五具法身....!”  

李京翰身躯微微下沉,“柱国侯”和“济世侯”站在他身后两侧,替他分担了绝大部分的压力,但饶是如此,陆行舟此时展现出的实力仍旧让他颇为心惊,而这五具法身的源头他也探明了。  

“是搬山印!”  

擂台上,安月瑶俏脸通红,激动万分地看着陆行舟身后的五道法身,再回忆刚刚陆行舟以一敌二,举手投足间都有莫大神通的景象,更是振奋到了极致,恨不得立刻就冲上去与之并肩作战。  

而此时此刻,天河之上的陈易生也是眉头紧皱。  

他的法身“万顷沧浪漾碧空”,实际上就是此时脚下的这条浩荡天河,以往和人比斗,直接以天河为剑,几乎无有不破之敌,没想到现在却是碰了钉子,且对方用得也仅仅是一具法身而已。  

陈易生目光一转,就见自己天河法身所化的水晶之剑正高悬在浮云主峰上空,但剑锋前却有无数道壁垒阻隔,每击破一层壁垒,原本白净无暇的剑身上就会多出一点污渍,细看之下赫然是一只只微小的黑色蚁虫,这些小虫不断撕咬着水晶剑的剑身,和那壁垒一同消磨上面的力量。  

“这黑虫....所以才叫蛊魔尊么。”  

“而这压迫,应该就是对应浮云山的那一式了。”  

“着实不凡。”  

轰隆!  

没等陈易生想出应对办法,脚下天河就终于承受不住了黑虫撕咬和那无形重压,直接迎来了崩溃,害得陈易生有些狼狈地从空中掉了下来,期间连续几次汇聚灵气做踏板,这才不至于摔死。  

毕竟会飞不代表不会被摔死,巅峰武圣虽然厉害,甚至陈易生还能依靠特殊的天河法身来飞行,但他毕竟没有翅膀,如今天河一崩溃,以浮云主峰的高度,真要就这样摔下去也是会摔死的。  

而陈易生这边刚一落地,陆行舟就再度出手了。  

“东海剑宗的小子?”  

“看来百年前的教训你们还没吃够。”  

“讨打。”  

仿佛老一辈教训孩子一般,不远处一声轻斥传来,陈易生闻言登时眉头一皱,然而还没等他出言反击,陡然间,一股莫大的威胁感突然涌上他的心头,骇然抬首间,只觉灭顶之灾即将到来!  

而在主座之上,陆行舟眼眸开阖,杀机乍现。  

别看他刚刚举重若轻,好像随随便便就挡住了李京翰和陈易生,但事实上这还远远不是巅峰武圣的实力。  

充其量只是在用法身隔空交手罢了。  

什么是巅峰武圣?  

此界最高!  

遍寻天下,也找不到更强者,能较量者也唯有同辈,这才是巅峰武圣,这个境界远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现在哪怕寿元增加不少,也最多只能保证一炷香的七成武功,一旦超过,就会重新折损寿元,而且时间越长,折损越多,所以不能和他们慢慢拖下去,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效果。”  

虽然陈易生的突然出现让陆行舟也极为头疼,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机会。  

“李京翰这家伙代表朝廷过来,说明我送得那口钟效果还不够好,现在当着他的面,我得再下点狠药。”  

陆行舟现在的对外策略只有一个。  

“拖!”  

“如果能拖到寻真和月瑶再突破,或者拖到晚成也突破武圣,那我恐怕就能真的恢复到完美的巅峰状态了。”  

但以妥协求和平只会自取灭亡。  

必须以斗争求和平才行。  

为此....  

“必须展露实力....而且是绝对的实力!”  

醒龙钟那次只是一道精气,还是强行催生出来的,打了个猝不及防,作为实力而言显然还有所不足。  

但这次不一样了!  

陆行舟心中念头急转,一抹狠辣顿时涌上心头,该说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融合了原身记忆的缘故呢,总而言之他很快就做出了决断,心念一动,体内那颗超百岁的老心脏顿时炸裂般一跳。  

原本奇迹般愈合的暗伤再度浮现,原本十五年的寿元又凭空折了一年,但换来的却是更强的爆发。  

“篡天夺运,逆命转轮!”  

轰隆!  

只见陆行舟吐气开声,随着体内心脏跳动,因岁数渐大而被迫沉寂了十多年之久的气血再一次毫无顾忌地爆发,直接反馈在了周身的五具法身上,只见这五具法身神情肃穆,在他身后站成一排。  

光明王-----北原光明顶。  

武仙君-----东海飞仙崖。  

蛊魔尊-----南蛮万虫谷。  

洛神女-----西域神女峰。  

浮云客-----中原浮云山。  

搬山五印,五式印法借用天下五岳山意,糅杂拳意后,可以凝练五种神通,最后甚至能汇聚出五种法身!  

而安月瑶将搬山印修至登峰造极,而后创出搬山第六印,身为此法的创始者,陆行舟又怎么可能做不到?  

只不过安月瑶的第六印乃是五岳联袂,化作一方太古神山。  

而陆行舟的第六印,却是以五岳代神州,复刻了昔年他和大周太祖起于草莽,征战天下,最后定鼎神州的经历。在那个世家当道,宗门林立的时代,能以草莽之身夺取天下,这是何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