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子午剑宗,道子逆贼(2/3)
鬼仙!
“那人所散发的气息,乃《三阳劫》无疑,且就在义海郡方圆百里之内。
若非我执掌道官金印,受龙庭赐箓,与周遭山水勾连颇深,又正值打坐入定,冥合虚空之际,恐怕就漏过去了。”
璇玑子仔细揣摩,眸光渐渐凝重:
“此獠这么明目张胆,并未有任何隐藏行迹的心思,摆明不把义海郡两大道官放在眼里,道行只怕不低。
好好好,挂饵许久,终于钓到一条大鱼!”
这位止心观的道官老爷忽然抚掌,那根千秋降龙木融入神魂,冒起腾腾跃动的厚重青光,俨然杀心大起。
他想拿下功劳,让止心观盖过原阳观一头,自然做好万全准备。
“贫道背靠龙庭,岂会惧怕反贼,即便是白阳教主当面,他敢露头,天水府的赵大将军,子午剑宗的掌教颜信,皆会第一时间跨空而来,将其彻底留在义海郡。”
璇玑子提笔,伏案书写,片刻后将那张字迹密密麻麻的紫色符纸,投进象首金刚铜熏炉。
一簇火苗燃起,将之燃成灰烬。
“据说,子午剑宗的上代道子寇求跃,之所以入魔,堕身浊潮,便是受白阳教蛊惑。
颜信更是对天地大道立下心誓,往后见一白阳教徒,不管老幼,无论妇孺,皆拔剑斩之。
更勒令门下皆遵此规。”
璇玑子注视着符纸燃尽,嘴角上扬扯起一抹笑意:
“贫道早已联络子午剑宗的长老,只等你现身了。”
他将四逆魔教说成白阳教,并且对外公布,三日之后登坛作法,穷搜义海郡内外,就是想逼藏在城中的白阳教余孽现出踪迹。
“四练宗师陈行、排帮大龙头的洪桀、再加上原阳观的冲虚老道,以及一位子午剑宗的长老,便是神通巨擘,都有把握挡得住。”
天水府外,巨龙横卧似的苍莽山脉,两座险峰高耸入云,好似扼守要道的门户。
远远望去,宛若天剑劈落,斩出一条宽阔大道,其间流泉飞瀑直泻而下,白鹤飞舞霞光四溢,一派钟灵毓秀的仙家气象。
通向山门的平整官道上,车马如龙络绎不绝,当中甚至有披甲执锐的军士护送,可见身份不凡。
站在山脚下,抬头去看,渺渺灵雾翻涌浮动,诸多宫殿楼阁若隐若现,好像海市蜃楼,油然生出敬畏之心。
但生活在天水府的芸芸众生,无数黎庶都明白一个道理。
不要靠近上宗山门,除非手里握着凭证信物,通禀传达求见之意。
否则贸然踏过八百里禁的范围,等同于闯山门。
任你是什么样的来头,什么样的背景,照样会被就地格杀。
八柱国的贵籍,龙庭授箓的道籍,亦不例外。
此乃子午剑宗的规矩,也是上宗霸道专横的一种表现。
禁令一开,王侯下马,百官止步。
因此,常有人调侃,赤县神州是龙庭与宗派共治。
待在山下必须守王法,置身山上则要遵戒律。
至于是王法大过戒律,亦或者戒律略逊王法,就看谁的“力气”大,掰腕子更胜一筹。
子午剑宗,摆在下院的大鼎骤然升起一阵紫烟,凝而不散,袅袅如云,涌入门口两座镇兽。
位于主峰高处的大殿,有四根铜柱支撑,上刻流云纹路,正前方起着三层高台,一鹤发童颜的高大老者睁开双眼。
他五指大张,好像施展擒龙控鹤似的精妙手段,凭空摄来滚滚气流,团团紫烟氤氲荡漾,浮现出一行行虬劲字迹,最底下还加盖道官金印。
“白阳教…这帮余孽还敢露面?须得禀报上院长老。”
老者唤来随侍的弟子,命其敲动下院钟罄。
少顷,隆隆音波回荡在子午剑宗山门,由远及近,没过座座峰头,直入内门上院。
“白阳教的贼子?正好拿来试我剑利否!”
“本以为天水府周遭的白阳教徒,都被咱们杀干净了,没想到还有余孽!”
“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义海郡?”
内门上院聚拢着七八位英气勃勃的轩昂青年,他们皆着蓝衫绸袍,或是腰悬、或是背负长剑,缀着三四条银穗。
当“义海郡”三个字一出,义愤填膺、跃跃欲试的诸般声音戛然而止。
一众子午剑宗的内门俊杰,好像被掐住脖颈,面面相觑,不再作声。
仿佛担心失言,提到某桩禁忌往事,惹来长老、首座的严厉训斥,乃至严苛责罚。
“义海郡!十年前,掌教便在那里追上负伤而逃的寇逆,当着龙庭几位道官,以及赵辟疆的面儿!亲手斩了这個叛出宗门的贼子!”
静到针声坠地可闻的内门上院,兀自响起一道人声。
七八道诧异目光中,佩戴银穗长剑的浓眉青年神色坦然。
只见他面朝诸位同门义正词严,洪亮激扬:
“在下苍梧峰,元浩然!寇逆之乱,死伤枕藉,连累我宗声势一落千丈,近几年赵辟疆所培植的党羽猖獗,几乎踩到咱们头上,裘师兄遇刺,至今都没个公论结果!
元某入门晚,资历不如各位师兄,但寇逆之名,乃掌教钦定!莫非十年过去,内门师兄还将其看作道子,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元浩然此言好像根根钢针,刺在内门众人的心头,隐隐作痛。
寇求跃曾是子午剑宗九峰弟子奉若神明的存在,堪称万流景仰。
哪怕堕身浊潮,
“那人所散发的气息,乃《三阳劫》无疑,且就在义海郡方圆百里之内。
若非我执掌道官金印,受龙庭赐箓,与周遭山水勾连颇深,又正值打坐入定,冥合虚空之际,恐怕就漏过去了。”
璇玑子仔细揣摩,眸光渐渐凝重:
“此獠这么明目张胆,并未有任何隐藏行迹的心思,摆明不把义海郡两大道官放在眼里,道行只怕不低。
好好好,挂饵许久,终于钓到一条大鱼!”
这位止心观的道官老爷忽然抚掌,那根千秋降龙木融入神魂,冒起腾腾跃动的厚重青光,俨然杀心大起。
他想拿下功劳,让止心观盖过原阳观一头,自然做好万全准备。
“贫道背靠龙庭,岂会惧怕反贼,即便是白阳教主当面,他敢露头,天水府的赵大将军,子午剑宗的掌教颜信,皆会第一时间跨空而来,将其彻底留在义海郡。”
璇玑子提笔,伏案书写,片刻后将那张字迹密密麻麻的紫色符纸,投进象首金刚铜熏炉。
一簇火苗燃起,将之燃成灰烬。
“据说,子午剑宗的上代道子寇求跃,之所以入魔,堕身浊潮,便是受白阳教蛊惑。
颜信更是对天地大道立下心誓,往后见一白阳教徒,不管老幼,无论妇孺,皆拔剑斩之。
更勒令门下皆遵此规。”
璇玑子注视着符纸燃尽,嘴角上扬扯起一抹笑意:
“贫道早已联络子午剑宗的长老,只等你现身了。”
他将四逆魔教说成白阳教,并且对外公布,三日之后登坛作法,穷搜义海郡内外,就是想逼藏在城中的白阳教余孽现出踪迹。
“四练宗师陈行、排帮大龙头的洪桀、再加上原阳观的冲虚老道,以及一位子午剑宗的长老,便是神通巨擘,都有把握挡得住。”
天水府外,巨龙横卧似的苍莽山脉,两座险峰高耸入云,好似扼守要道的门户。
远远望去,宛若天剑劈落,斩出一条宽阔大道,其间流泉飞瀑直泻而下,白鹤飞舞霞光四溢,一派钟灵毓秀的仙家气象。
通向山门的平整官道上,车马如龙络绎不绝,当中甚至有披甲执锐的军士护送,可见身份不凡。
站在山脚下,抬头去看,渺渺灵雾翻涌浮动,诸多宫殿楼阁若隐若现,好像海市蜃楼,油然生出敬畏之心。
但生活在天水府的芸芸众生,无数黎庶都明白一个道理。
不要靠近上宗山门,除非手里握着凭证信物,通禀传达求见之意。
否则贸然踏过八百里禁的范围,等同于闯山门。
任你是什么样的来头,什么样的背景,照样会被就地格杀。
八柱国的贵籍,龙庭授箓的道籍,亦不例外。
此乃子午剑宗的规矩,也是上宗霸道专横的一种表现。
禁令一开,王侯下马,百官止步。
因此,常有人调侃,赤县神州是龙庭与宗派共治。
待在山下必须守王法,置身山上则要遵戒律。
至于是王法大过戒律,亦或者戒律略逊王法,就看谁的“力气”大,掰腕子更胜一筹。
子午剑宗,摆在下院的大鼎骤然升起一阵紫烟,凝而不散,袅袅如云,涌入门口两座镇兽。
位于主峰高处的大殿,有四根铜柱支撑,上刻流云纹路,正前方起着三层高台,一鹤发童颜的高大老者睁开双眼。
他五指大张,好像施展擒龙控鹤似的精妙手段,凭空摄来滚滚气流,团团紫烟氤氲荡漾,浮现出一行行虬劲字迹,最底下还加盖道官金印。
“白阳教…这帮余孽还敢露面?须得禀报上院长老。”
老者唤来随侍的弟子,命其敲动下院钟罄。
少顷,隆隆音波回荡在子午剑宗山门,由远及近,没过座座峰头,直入内门上院。
“白阳教的贼子?正好拿来试我剑利否!”
“本以为天水府周遭的白阳教徒,都被咱们杀干净了,没想到还有余孽!”
“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义海郡?”
内门上院聚拢着七八位英气勃勃的轩昂青年,他们皆着蓝衫绸袍,或是腰悬、或是背负长剑,缀着三四条银穗。
当“义海郡”三个字一出,义愤填膺、跃跃欲试的诸般声音戛然而止。
一众子午剑宗的内门俊杰,好像被掐住脖颈,面面相觑,不再作声。
仿佛担心失言,提到某桩禁忌往事,惹来长老、首座的严厉训斥,乃至严苛责罚。
“义海郡!十年前,掌教便在那里追上负伤而逃的寇逆,当着龙庭几位道官,以及赵辟疆的面儿!亲手斩了这個叛出宗门的贼子!”
静到针声坠地可闻的内门上院,兀自响起一道人声。
七八道诧异目光中,佩戴银穗长剑的浓眉青年神色坦然。
只见他面朝诸位同门义正词严,洪亮激扬:
“在下苍梧峰,元浩然!寇逆之乱,死伤枕藉,连累我宗声势一落千丈,近几年赵辟疆所培植的党羽猖獗,几乎踩到咱们头上,裘师兄遇刺,至今都没个公论结果!
元某入门晚,资历不如各位师兄,但寇逆之名,乃掌教钦定!莫非十年过去,内门师兄还将其看作道子,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元浩然此言好像根根钢针,刺在内门众人的心头,隐隐作痛。
寇求跃曾是子午剑宗九峰弟子奉若神明的存在,堪称万流景仰。
哪怕堕身浊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