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教主姓陈名隐,小友与我有缘(2/3)
蓦地察觉不对劲,又惊又怒:
“哪个猖狂的贼子…”
他话音还未落下,身形猛然巨震,七窍如受重锤砸击,喷出滚烫的血液!
紧接着,双眼空洞,好似烛火被风吹灭,口鼻呼吸瞬间消散。
整个人仰面倒下,彻底死绝。
“谁!”
“犯我圣教!”
“找死…噗!”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许多地方。
偌大的天水府,六郡之地。
同一时间,约莫百余名修道人神魂湮灭,顷刻没命。
生机像是被掐断的香火,徐徐飘起一缕缕青烟,没入茫茫虚空,回归于他们所供奉的神像躯壳。
“拜神求赐,道性不全,如何超脱?左右不过是给泥雕木塑背后的那帮人,当活生生的资粮。”
陈行摇摇头,他所观想临摹的神人法相,脑后顶着三轮真阳,将由“法”与“理”所筑成的内景地烧塌焚灭。
其人眸光倒映出百余道飘浮的香火青烟,滚滚汇入渺渺茫茫的虚空深处。
充盈神魂大袖一挥,意欲离开,毁了这一处内景地,就等于抹掉陈晔伙同四逆魔教,害死两个道院生员的行踪痕迹。
再加上所有知情者悉数死透,即便璇玑子穷尽修为,搜山检海,也注定无功而返。
“下不为例,下不为例…陈行啊陈行,你好生的优柔寡断,实在不配占我一个‘陈’字。”
随着那尊神人法相越发凝聚,三轮真阳光辉炽盛,羽衣星冠的神魂气机倏然变化,竟以旁人的语气点评着自己。
忽地,他像是感应到什么,眸光一落,发现这座内景地所接引的众多气机,竟有一道未曾受到波及。
一缕状似香火的青烟,极为稀薄,近乎于无,却被四尊护法垂青留意,欲要赐福吸纳入教。
“好难得地根苗!”
“咦,谁在看我?”
白启心头微微一动,莫名有种被窥视的感觉,他修炼通文馆的心意把,专精于五感,又得《蛟伏黄泉经》,念头演化浩瀚心海。
比起三练、四练高手的敏锐灵觉,有过之而无不及。
收起那枚登仙令的瞬间,他周身好像被轻风拂过,耳畔兀自出现一道温和嗓音:
“在下,陈隐。小友可有兴趣,了解下白阳教?”
白阳教?
那帮杀害道院生员,惹得道官震怒的造反逆贼?
白启眼皮突然跳起,不动声色望向忙着凑齐五行奇珍,采取太岁辰土的齐琰、吕南师兄弟。
见到他们毫无反应,暗暗长舒一口气,又转过头瞥了一眼关兴邈、陶昀两人。
确认这声不知来由的虚空传音,唯有自个儿才能听见。
“我可是遵纪守法的良民,黑河县的白七爷,以后还要当郡城、府城的大老爷!哪能跟反贼厮混!”
白启眉头微皱,自然而然浮现这种念头。
谁吃饱了撑的,把脑袋栓裤腰带上造反啊?
“反贼?实则不然。白阳教所喊的口号为‘炬烛帝志,洞灭魍魉’!
自古奉三阳为尊,立志涤荡寰宇,扫除妖氛鬼蜮,还赤县神州一个朗朗乾坤!
小友,你莫要信那帮道官走狗的胡说八道。”
那道温和嗓音好像含着笑意,落向风平浪静的浩瀚心湖,并未激起丝毫波澜。
是大高手!
白启瞬间头皮发麻,此人相隔不知多远,居然能够洞察自己的内心想法。
而且是毫无滞碍,连《蛟伏黄泉经》都无法感知。
恐怖如斯!
若非白启不好表现异样,他都想倒吸一口凉气了。
“小友,你所修持法门,颇合佛门的‘六尘’之论。
佛曰,色境有二,一为‘显’,一为‘形’。
显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六尘之论,囊括色、声、香、味、触、法,使众生心中涌现好、坏、美、丑、贵、贱之妄想。
故而又名‘六妄’、‘六衰’,道门又云‘六贼’。
你这心海无垠,映照内外,委实高妙。
一旦生出杂念、烦恼、业障,便能自醒,入定破之,乃破六贼,炼道心的上乘之法。
在下对小友并无恶意,且六尘俱断,自是能够不起波涛。
当然,我并非有意窥探,而是小友你乱了方寸,没有守住心神。”
阁下说的都是啥?
白启忍住挠头的冲动,他每个字都听清楚了,但放在一起委实有些难以明了。
大概是夸赞《蛟伏黄泉经》,以及暗示自个儿很厉害的意思?
白七爷默默做着阅读理解。
“人心之成见,委实如同大山,想要挪动搬开,真真千难万难。
白阳教只是打算做那千年暗室,唯一的持炬点火之人,罢了。”
那道温和嗓音幽幽叹息,好似被误解极深。
白启念头收敛,并不接话,宛若蛟龙蛰伏幽邃无声。
自身映照的那方心海,倏地泛起涟漪,捕捉到一丝痕迹。
“小友果然聪慧,在下只是出言稍微点拨,就晓得怎么防范了。
我有一对头,收了一个武道好根苗的徒弟,整日挂在嘴边。
小友,你与在下有缘,不若…试试拜一拜我,做个记名的传人?”
自称“陈隐”的白阳教大高手语气里透出赞许,让白启脑海里冒出一个“边捋
“哪个猖狂的贼子…”
他话音还未落下,身形猛然巨震,七窍如受重锤砸击,喷出滚烫的血液!
紧接着,双眼空洞,好似烛火被风吹灭,口鼻呼吸瞬间消散。
整个人仰面倒下,彻底死绝。
“谁!”
“犯我圣教!”
“找死…噗!”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许多地方。
偌大的天水府,六郡之地。
同一时间,约莫百余名修道人神魂湮灭,顷刻没命。
生机像是被掐断的香火,徐徐飘起一缕缕青烟,没入茫茫虚空,回归于他们所供奉的神像躯壳。
“拜神求赐,道性不全,如何超脱?左右不过是给泥雕木塑背后的那帮人,当活生生的资粮。”
陈行摇摇头,他所观想临摹的神人法相,脑后顶着三轮真阳,将由“法”与“理”所筑成的内景地烧塌焚灭。
其人眸光倒映出百余道飘浮的香火青烟,滚滚汇入渺渺茫茫的虚空深处。
充盈神魂大袖一挥,意欲离开,毁了这一处内景地,就等于抹掉陈晔伙同四逆魔教,害死两个道院生员的行踪痕迹。
再加上所有知情者悉数死透,即便璇玑子穷尽修为,搜山检海,也注定无功而返。
“下不为例,下不为例…陈行啊陈行,你好生的优柔寡断,实在不配占我一个‘陈’字。”
随着那尊神人法相越发凝聚,三轮真阳光辉炽盛,羽衣星冠的神魂气机倏然变化,竟以旁人的语气点评着自己。
忽地,他像是感应到什么,眸光一落,发现这座内景地所接引的众多气机,竟有一道未曾受到波及。
一缕状似香火的青烟,极为稀薄,近乎于无,却被四尊护法垂青留意,欲要赐福吸纳入教。
“好难得地根苗!”
“咦,谁在看我?”
白启心头微微一动,莫名有种被窥视的感觉,他修炼通文馆的心意把,专精于五感,又得《蛟伏黄泉经》,念头演化浩瀚心海。
比起三练、四练高手的敏锐灵觉,有过之而无不及。
收起那枚登仙令的瞬间,他周身好像被轻风拂过,耳畔兀自出现一道温和嗓音:
“在下,陈隐。小友可有兴趣,了解下白阳教?”
白阳教?
那帮杀害道院生员,惹得道官震怒的造反逆贼?
白启眼皮突然跳起,不动声色望向忙着凑齐五行奇珍,采取太岁辰土的齐琰、吕南师兄弟。
见到他们毫无反应,暗暗长舒一口气,又转过头瞥了一眼关兴邈、陶昀两人。
确认这声不知来由的虚空传音,唯有自个儿才能听见。
“我可是遵纪守法的良民,黑河县的白七爷,以后还要当郡城、府城的大老爷!哪能跟反贼厮混!”
白启眉头微皱,自然而然浮现这种念头。
谁吃饱了撑的,把脑袋栓裤腰带上造反啊?
“反贼?实则不然。白阳教所喊的口号为‘炬烛帝志,洞灭魍魉’!
自古奉三阳为尊,立志涤荡寰宇,扫除妖氛鬼蜮,还赤县神州一个朗朗乾坤!
小友,你莫要信那帮道官走狗的胡说八道。”
那道温和嗓音好像含着笑意,落向风平浪静的浩瀚心湖,并未激起丝毫波澜。
是大高手!
白启瞬间头皮发麻,此人相隔不知多远,居然能够洞察自己的内心想法。
而且是毫无滞碍,连《蛟伏黄泉经》都无法感知。
恐怖如斯!
若非白启不好表现异样,他都想倒吸一口凉气了。
“小友,你所修持法门,颇合佛门的‘六尘’之论。
佛曰,色境有二,一为‘显’,一为‘形’。
显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六尘之论,囊括色、声、香、味、触、法,使众生心中涌现好、坏、美、丑、贵、贱之妄想。
故而又名‘六妄’、‘六衰’,道门又云‘六贼’。
你这心海无垠,映照内外,委实高妙。
一旦生出杂念、烦恼、业障,便能自醒,入定破之,乃破六贼,炼道心的上乘之法。
在下对小友并无恶意,且六尘俱断,自是能够不起波涛。
当然,我并非有意窥探,而是小友你乱了方寸,没有守住心神。”
阁下说的都是啥?
白启忍住挠头的冲动,他每个字都听清楚了,但放在一起委实有些难以明了。
大概是夸赞《蛟伏黄泉经》,以及暗示自个儿很厉害的意思?
白七爷默默做着阅读理解。
“人心之成见,委实如同大山,想要挪动搬开,真真千难万难。
白阳教只是打算做那千年暗室,唯一的持炬点火之人,罢了。”
那道温和嗓音幽幽叹息,好似被误解极深。
白启念头收敛,并不接话,宛若蛟龙蛰伏幽邃无声。
自身映照的那方心海,倏地泛起涟漪,捕捉到一丝痕迹。
“小友果然聪慧,在下只是出言稍微点拨,就晓得怎么防范了。
我有一对头,收了一个武道好根苗的徒弟,整日挂在嘴边。
小友,你与在下有缘,不若…试试拜一拜我,做个记名的传人?”
自称“陈隐”的白阳教大高手语气里透出赞许,让白启脑海里冒出一个“边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