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蛟伏黄泉经,心湖养孽龙(2/3)
行行字迹勾勒浮现于眼前。
“大有裨益!只是消耗确实凶猛,若无肉身气血反哺精神,恐怕当场就要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白启睁开双眼,眉宇间略微疲惫,但随着血气被造出,恢复江河奔涌的激烈势头,困倦乏力的感觉一扫而空,反而有种头脑灵活,神清气爽的明显舒畅。
“啧啧,你修道的天赋竟也不差,无需点安神香,更不用沐浴定心,择取静室,就可以入定。”
宁海禅坐起身子,眼中掠过一丝惊讶,即便是中等资质,头一次冥想也要耗费不小功夫。
人的心念,就像脱缰的奔马,毛躁的猿猴,无法轻易降伏。
心无杂念这四個字,说起来容易,想做到却很难。
所以像道观的童子、寺庙的沙弥,每日早课晚课,打坐念诵经典。
为的便是磨去浮躁性子,使其渐渐静下心,给之后的修行观想打牢基础。
“难不成,阿七能走通道武双修那条路?可惜,通文馆没啥厉害的入道法门,我手里头有的,都见不得光…”
宁海禅捏了捏下巴,心里泛起嘀咕。
“以我换血六次的雄浑积累,今日就把这门《蛟伏黄泉经》修持入门,应当没问题。”
席地而坐的白启,则再次闭上眼睛。
翠青玉简所蕴含的法门,乃是存思观想一处风平浪静的心湖,其中包容的无穷杂念、欲念、乃至于恶念,皆会化作一条条凶孽蛟龙,翻起滚滚波涛。
“蛟伏黄泉,龙吟无声!”
白启深深吸气,心念缓缓地铺陈开去,宛若一片恣意汪洋。
“我这…貌似不像‘湖’,几如‘海’一般了。”
那座广袤无穷的浩瀚心海,成千上万的凶孽蛟龙潜伏其下,时不时搅弄水浪,一朵朵、一片片、一滴滴,宛若浓墨侵染,显出污浊之色。
白启必须全神贯注,用念头镇压一条条凶孽蛟龙,也就是斩灭杂乱,持身以正,精神才能渐渐坚固。
“怪不得异邪君握着这枚翠青玉简,却从未参悟过,他堕身浊潮,沦作魔头,恶念邪念何其之重,压根没可能练成《蛟伏黄泉经》。”
“师傅,我现在应该是啥境界?”
等到白启脱离观想状态,降伏三条凶孽蛟龙,心中存着的杂乱念头,也逐渐变得晶莹剔透,仿佛一颗颗被打磨过的圆润明珠,焕发几分光彩。
“勉强算半个道艺二境,虽然你完成入定观想这一关,可入定也分层次,有小定、大定、常定,只有完成常定,念头稳固,才算真正踏进。”
宁海禅在修行方面,堪称百科全书,详细解答道:
“不过你若有心修道,最好再服用些草木金石之物,通过摄食补形,增进肉身的五行性质。
因为抱胎这一步,乃是把精神念头凝聚成形,宛若婴儿胚胎,先天本源,凭此洞见虚空,采取灵机之气。
那些道院生员吞吃金银铅汞,草木丹丸,目的在于攫取个中性质,补充五行之属,晓得哪种道术最适合自己。
譬如,山下火命,兼具火土之属,就很契合火行、土行道术,往往事半功倍。
另外还有海中金命,长流水命之类。”
白启顿觉见识大增,修行门道当真是多,不知道何敬丰那厮是啥子命,具备什么五行属性。
“师傅,一般来说,五行之属,是越齐全越好,还是独一算上乘?”
宁海禅挑眉,自家徒弟所思所想,倒与常人不太一样。
“道艺修行,功法品质决定一切,往往是法择人,而非人择法。
道丧之前,不乏那种身负长流水命的顶级天骄,结果却投在赤焰府门下,难以崭露头角。
亦有五行齐全的罕见资质,拜入单修一行的道宗。”
白启了然,意思是本身的五行之属,必须跟功法极为匹配,否则修行之路坎坷多难。
他寻思着,自个儿应该脱不出水、火两行。
异邪君爆出的《蛟伏黄泉经》,大概算是水行功法?
“你不用操心这个,到时候为你批一批命便清楚了。无论何种命,为师都可以给你找出合适的道术。”
宁海禅大包大揽,应承自家徒弟。
原阳观修火行,止心观修木行,这两家都打过交道。
再加上怒云江的水君宫,收藏经字级的水行道术。
五行已有其三。
再去其他地方打打秋风。
差不多就齐全了。
“通文馆没有道术又如何,这家借一两门,那家借一两门,为师交游遍天下,还愁解决不了你这点小问题。”
宁海禅豪气冲天,仿佛他才是黑河县及时雨,任谁见了,都愿意卖个面子。
“通文馆的债,只怕清不完。”
白启垂眸,按照师傅这种路数,迟早家家户户都得张贴“宁海禅不许入内”的字样,避瘟神似的。
他结束观想,收拢念头,把阿弟所画的图纸递给宁海禅,后者眉头微微拧紧:
“你们白家两兄弟,居然都有修道资质,当真祖坟冒青烟了。”
道艺门槛远远武艺,其一在于对资粮外物的必需,极其耗费银钱;
其二则是修行不易,若不是从小开始静心打坐,念诵经文,或者以安神香镇伏念头,光是入定这一步,都要拦下大半人。
像白启、白明这种生在府郡之外,穷乡僻壤的贱户之身,一个修持经字级法门轻易上手,一个秀气十足被山灵
“大有裨益!只是消耗确实凶猛,若无肉身气血反哺精神,恐怕当场就要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白启睁开双眼,眉宇间略微疲惫,但随着血气被造出,恢复江河奔涌的激烈势头,困倦乏力的感觉一扫而空,反而有种头脑灵活,神清气爽的明显舒畅。
“啧啧,你修道的天赋竟也不差,无需点安神香,更不用沐浴定心,择取静室,就可以入定。”
宁海禅坐起身子,眼中掠过一丝惊讶,即便是中等资质,头一次冥想也要耗费不小功夫。
人的心念,就像脱缰的奔马,毛躁的猿猴,无法轻易降伏。
心无杂念这四個字,说起来容易,想做到却很难。
所以像道观的童子、寺庙的沙弥,每日早课晚课,打坐念诵经典。
为的便是磨去浮躁性子,使其渐渐静下心,给之后的修行观想打牢基础。
“难不成,阿七能走通道武双修那条路?可惜,通文馆没啥厉害的入道法门,我手里头有的,都见不得光…”
宁海禅捏了捏下巴,心里泛起嘀咕。
“以我换血六次的雄浑积累,今日就把这门《蛟伏黄泉经》修持入门,应当没问题。”
席地而坐的白启,则再次闭上眼睛。
翠青玉简所蕴含的法门,乃是存思观想一处风平浪静的心湖,其中包容的无穷杂念、欲念、乃至于恶念,皆会化作一条条凶孽蛟龙,翻起滚滚波涛。
“蛟伏黄泉,龙吟无声!”
白启深深吸气,心念缓缓地铺陈开去,宛若一片恣意汪洋。
“我这…貌似不像‘湖’,几如‘海’一般了。”
那座广袤无穷的浩瀚心海,成千上万的凶孽蛟龙潜伏其下,时不时搅弄水浪,一朵朵、一片片、一滴滴,宛若浓墨侵染,显出污浊之色。
白启必须全神贯注,用念头镇压一条条凶孽蛟龙,也就是斩灭杂乱,持身以正,精神才能渐渐坚固。
“怪不得异邪君握着这枚翠青玉简,却从未参悟过,他堕身浊潮,沦作魔头,恶念邪念何其之重,压根没可能练成《蛟伏黄泉经》。”
“师傅,我现在应该是啥境界?”
等到白启脱离观想状态,降伏三条凶孽蛟龙,心中存着的杂乱念头,也逐渐变得晶莹剔透,仿佛一颗颗被打磨过的圆润明珠,焕发几分光彩。
“勉强算半个道艺二境,虽然你完成入定观想这一关,可入定也分层次,有小定、大定、常定,只有完成常定,念头稳固,才算真正踏进。”
宁海禅在修行方面,堪称百科全书,详细解答道:
“不过你若有心修道,最好再服用些草木金石之物,通过摄食补形,增进肉身的五行性质。
因为抱胎这一步,乃是把精神念头凝聚成形,宛若婴儿胚胎,先天本源,凭此洞见虚空,采取灵机之气。
那些道院生员吞吃金银铅汞,草木丹丸,目的在于攫取个中性质,补充五行之属,晓得哪种道术最适合自己。
譬如,山下火命,兼具火土之属,就很契合火行、土行道术,往往事半功倍。
另外还有海中金命,长流水命之类。”
白启顿觉见识大增,修行门道当真是多,不知道何敬丰那厮是啥子命,具备什么五行属性。
“师傅,一般来说,五行之属,是越齐全越好,还是独一算上乘?”
宁海禅挑眉,自家徒弟所思所想,倒与常人不太一样。
“道艺修行,功法品质决定一切,往往是法择人,而非人择法。
道丧之前,不乏那种身负长流水命的顶级天骄,结果却投在赤焰府门下,难以崭露头角。
亦有五行齐全的罕见资质,拜入单修一行的道宗。”
白启了然,意思是本身的五行之属,必须跟功法极为匹配,否则修行之路坎坷多难。
他寻思着,自个儿应该脱不出水、火两行。
异邪君爆出的《蛟伏黄泉经》,大概算是水行功法?
“你不用操心这个,到时候为你批一批命便清楚了。无论何种命,为师都可以给你找出合适的道术。”
宁海禅大包大揽,应承自家徒弟。
原阳观修火行,止心观修木行,这两家都打过交道。
再加上怒云江的水君宫,收藏经字级的水行道术。
五行已有其三。
再去其他地方打打秋风。
差不多就齐全了。
“通文馆没有道术又如何,这家借一两门,那家借一两门,为师交游遍天下,还愁解决不了你这点小问题。”
宁海禅豪气冲天,仿佛他才是黑河县及时雨,任谁见了,都愿意卖个面子。
“通文馆的债,只怕清不完。”
白启垂眸,按照师傅这种路数,迟早家家户户都得张贴“宁海禅不许入内”的字样,避瘟神似的。
他结束观想,收拢念头,把阿弟所画的图纸递给宁海禅,后者眉头微微拧紧:
“你们白家两兄弟,居然都有修道资质,当真祖坟冒青烟了。”
道艺门槛远远武艺,其一在于对资粮外物的必需,极其耗费银钱;
其二则是修行不易,若不是从小开始静心打坐,念诵经文,或者以安神香镇伏念头,光是入定这一步,都要拦下大半人。
像白启、白明这种生在府郡之外,穷乡僻壤的贱户之身,一个修持经字级法门轻易上手,一个秀气十足被山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