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收徒不过三,一双百炼手(2/5)
天,相隔十几里地都能看见。
“八口钢刀,左右不过十炼层次,却能拖上半个月。”
白启眯起眼睛,心底里泛着嘀咕:
“换成别家的铁匠铺子也没可能用这么久,只怕里头有些古怪。”
另一边,何敬丰眉头紧锁,默默坐在窗边的座椅,脚下放着一盆火,冒出淡淡的烟气。
百里外的瓦岗村,对于这位何家长房七少爷来说,乃是再偏僻不过的乡下,自然烧不起大户所有的银骨炭。
“祝家人也在这里?羊伯,你怎么没跟我提过这事儿?”
何敬丰手中捏着的茶杯往下一泼,松木炭顷刻被浇灭,发出“滋滋”声音。
他最闻不得这股呛人的味儿,还不如不点,落得干净。
“七少爷,祝二小姐祝灵儿,她很早就到黑河县了,神手门朱万,他家里那位夫人便是祝家旁支。”
羊伯半弯着腰,垂手而立:
“当初想着许是娘家人探亲,未曾多想,结果昨儿收到消息,祝家老五跑到瓦岗村,偷偷待了好些天,估计奔着火窑黎师傅来的。”
何敬丰拧着眉毛:
“祝家老五?祝守让?记得这小子好像与我并称‘一豺一狼两大恶少’来着?”
羊伯眼角抽动,这话他可不敢接。
这位七少爷在郡城是啥性情,无需多言。
十三行的公子哥儿,好几个都被打过。
若非大夫人宠溺,又有大少爷、三少爷从旁照应,迟早栽大跟头。
要不然,咋会把自己从天水府聘过来,给七少爷当管家随从,寸步不离时刻守着。
“他大哥祝守温,与我大哥一样都是道院生员,即将参与道试。
他出现得这么凑巧,多半也想请黎师傅出手铸造法器粗胚?晦气!”
何敬丰有些心烦气躁,犹记得,他出门之前跟大哥拍着胸脯保证,绝对办成此事。
现在半路杀出一个祝家,节外生枝,未免扎手。
“黎师傅这人性情古怪,好名声,也认规矩。
他无儿无女,这辈子唯一念想,便是铸造出一口神兵!被龙庭钦封为神匠!”
羊伯斟酌片刻:
“七少爷本来想着逐步放饵,分别委托大刑窑打十炼、百炼、千锻、万煅的听风刀,黎师傅的小徒弟最多只能接百炼。
到时候,少爷砸出重金,再把火窑架起来,不愁黎师傅不现身,一切都好说。
可现在情况有变,祝家横插一杠子,大刑窑连十炼的听风刀都交不出货…依我之见,再等三日,恐怕也难有答复。”
何敬丰思忖良久:
“祝守让必然也没见到黎师傅,否则,他这时候就该上门炫耀,狠狠地落我面子。
他们在等什么?黎师傅出山?你速速打听,瞧瞧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啥药!”
大刑窑位于山林当中,攀附着陡峭地势,属于生生被开辟出来。
火窑所有人都知道,当年黎师傅走遍义海郡周遭各地,最后相中黑河县,于此扎根开创基业。
乃是受到一位风水道人的指点,称其地下有一口异火,若能引入窑口,铸造神兵有望。
黎远果断听从,耗费重金,驱使近五千的苦役日夜向下挖掘,足足小半年终于得见一缕明焰。
他费了老大的力气,取为火种置入大炉,终年不熄,越烧越烈。
凡是经过煅烧、回火的兵器,远比寻常货色更坚韧、更轻盈。
因而才有“听风刀斩人无声”的传闻。
一只手掌握住雪亮钢刀,用力挥砍,重重斩在厚实的铁砧上!
速度快得像一缕风,几乎未曾带起啸音。
一串火星迸溅!
那股反震的力道,使得手臂筋肉绞缠更紧,像是一条条虬结的大蟒。
崩!崩!崩!
崩——
再次连斩四下!
音波刺耳,瞬间压过此起彼伏的抡锤打铁声。
“好刀!”
赶到的陆十平不由赞了一声。
这口听风刀又轻又快,刀锋够薄,刀身也不重,斩击铁砧留下寸许深的痕迹,刀刃却完好无损。
乃是极好的成色。
至少经过五十炼锻打。
最难得的是,铸造这口听风刀的匠人年纪很轻,堪堪二十出头,也许只有十八九岁。
长得浓眉大眼,肤色古铜,浑如生铁打成,身子骨异常结实。
他全力斩击五次铁砧,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可见气力悠长。
“可惜…”
陆十平摇摇头,无论此人再如何出色,火窑已经有小师弟了。
收徒不过三,乃是师傅定下的规矩,也是那位风水道人对他的告诫。
“陆窑头!”
那个浓眉少年张口喊道,他将掌中钢刀一丢,随手置于火炉上。
“十炼、五十炼的听风刀,我都铸得出!就算黎师傅要我铸百炼的听风刀,也有三成的把握!
我大老远从义海郡跑到黑河县,是听我家二姐讲,黎远乃整个匠行最有名气的大师傅!
他曾立下三条收徒规矩,年不过二十,锻十炼刀,斩断五十炼!锻五十炼,斩断百炼!
这两条,我皆做到了!
第三条,五日之内,铸好刀十二口!对我而言,也不算难!”
陆十平尴尬笑道:
“祝五郎,伱确实是难得一见的铸兵好苗子,可你应该也清楚,我师傅最重规矩,既然他说过收徒不过三,那么,便不会再破例。”
“八口钢刀,左右不过十炼层次,却能拖上半个月。”
白启眯起眼睛,心底里泛着嘀咕:
“换成别家的铁匠铺子也没可能用这么久,只怕里头有些古怪。”
另一边,何敬丰眉头紧锁,默默坐在窗边的座椅,脚下放着一盆火,冒出淡淡的烟气。
百里外的瓦岗村,对于这位何家长房七少爷来说,乃是再偏僻不过的乡下,自然烧不起大户所有的银骨炭。
“祝家人也在这里?羊伯,你怎么没跟我提过这事儿?”
何敬丰手中捏着的茶杯往下一泼,松木炭顷刻被浇灭,发出“滋滋”声音。
他最闻不得这股呛人的味儿,还不如不点,落得干净。
“七少爷,祝二小姐祝灵儿,她很早就到黑河县了,神手门朱万,他家里那位夫人便是祝家旁支。”
羊伯半弯着腰,垂手而立:
“当初想着许是娘家人探亲,未曾多想,结果昨儿收到消息,祝家老五跑到瓦岗村,偷偷待了好些天,估计奔着火窑黎师傅来的。”
何敬丰拧着眉毛:
“祝家老五?祝守让?记得这小子好像与我并称‘一豺一狼两大恶少’来着?”
羊伯眼角抽动,这话他可不敢接。
这位七少爷在郡城是啥性情,无需多言。
十三行的公子哥儿,好几个都被打过。
若非大夫人宠溺,又有大少爷、三少爷从旁照应,迟早栽大跟头。
要不然,咋会把自己从天水府聘过来,给七少爷当管家随从,寸步不离时刻守着。
“他大哥祝守温,与我大哥一样都是道院生员,即将参与道试。
他出现得这么凑巧,多半也想请黎师傅出手铸造法器粗胚?晦气!”
何敬丰有些心烦气躁,犹记得,他出门之前跟大哥拍着胸脯保证,绝对办成此事。
现在半路杀出一个祝家,节外生枝,未免扎手。
“黎师傅这人性情古怪,好名声,也认规矩。
他无儿无女,这辈子唯一念想,便是铸造出一口神兵!被龙庭钦封为神匠!”
羊伯斟酌片刻:
“七少爷本来想着逐步放饵,分别委托大刑窑打十炼、百炼、千锻、万煅的听风刀,黎师傅的小徒弟最多只能接百炼。
到时候,少爷砸出重金,再把火窑架起来,不愁黎师傅不现身,一切都好说。
可现在情况有变,祝家横插一杠子,大刑窑连十炼的听风刀都交不出货…依我之见,再等三日,恐怕也难有答复。”
何敬丰思忖良久:
“祝守让必然也没见到黎师傅,否则,他这时候就该上门炫耀,狠狠地落我面子。
他们在等什么?黎师傅出山?你速速打听,瞧瞧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啥药!”
大刑窑位于山林当中,攀附着陡峭地势,属于生生被开辟出来。
火窑所有人都知道,当年黎师傅走遍义海郡周遭各地,最后相中黑河县,于此扎根开创基业。
乃是受到一位风水道人的指点,称其地下有一口异火,若能引入窑口,铸造神兵有望。
黎远果断听从,耗费重金,驱使近五千的苦役日夜向下挖掘,足足小半年终于得见一缕明焰。
他费了老大的力气,取为火种置入大炉,终年不熄,越烧越烈。
凡是经过煅烧、回火的兵器,远比寻常货色更坚韧、更轻盈。
因而才有“听风刀斩人无声”的传闻。
一只手掌握住雪亮钢刀,用力挥砍,重重斩在厚实的铁砧上!
速度快得像一缕风,几乎未曾带起啸音。
一串火星迸溅!
那股反震的力道,使得手臂筋肉绞缠更紧,像是一条条虬结的大蟒。
崩!崩!崩!
崩——
再次连斩四下!
音波刺耳,瞬间压过此起彼伏的抡锤打铁声。
“好刀!”
赶到的陆十平不由赞了一声。
这口听风刀又轻又快,刀锋够薄,刀身也不重,斩击铁砧留下寸许深的痕迹,刀刃却完好无损。
乃是极好的成色。
至少经过五十炼锻打。
最难得的是,铸造这口听风刀的匠人年纪很轻,堪堪二十出头,也许只有十八九岁。
长得浓眉大眼,肤色古铜,浑如生铁打成,身子骨异常结实。
他全力斩击五次铁砧,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可见气力悠长。
“可惜…”
陆十平摇摇头,无论此人再如何出色,火窑已经有小师弟了。
收徒不过三,乃是师傅定下的规矩,也是那位风水道人对他的告诫。
“陆窑头!”
那个浓眉少年张口喊道,他将掌中钢刀一丢,随手置于火炉上。
“十炼、五十炼的听风刀,我都铸得出!就算黎师傅要我铸百炼的听风刀,也有三成的把握!
我大老远从义海郡跑到黑河县,是听我家二姐讲,黎远乃整个匠行最有名气的大师傅!
他曾立下三条收徒规矩,年不过二十,锻十炼刀,斩断五十炼!锻五十炼,斩断百炼!
这两条,我皆做到了!
第三条,五日之内,铸好刀十二口!对我而言,也不算难!”
陆十平尴尬笑道:
“祝五郎,伱确实是难得一见的铸兵好苗子,可你应该也清楚,我师傅最重规矩,既然他说过收徒不过三,那么,便不会再破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