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仇云上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羽也没有想到。  

贺晋这位二阶宗师,在如此情况下会问他。  

两人的差距。  

可以说是天地之别。  

白羽也并不会天真的以为,贺晋是真的想要问他的建议。  

白羽建议是先苟一苟。  

贺晋会听?  

无论是贺晋仇云,还是平异司武装部。  

都不是现在的白羽能够左右的。  

实力相差太大。  

自然就没有任何话语权。  

只有在实力同等的时候,才会有同等对话的权利。  

贺晋这么一问。  

无非就是让白羽投出他那一票,好用来压倒仇云,让他的计划得以毫无助力的进行。  

三大部门投票。  

一旦多票胜出,剩下的人必须无条件支持。  

白羽斟酌片刻,道:“贺总司,对于行兵打仗的事,我并不懂。  

不管是仇部长,还是贺总司。  

都要比我这个晚辈更有经验。  

所以这种事情,我就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不过。  

我能够保证,在最近这段时间,山之城内部的治安绝对不会出问题。  

我会保证内部的稳定,尽到治安司的责任!”  

这番话。  

贺晋和仇云都挑不出毛病。  

对方这样说也的确没问题。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懂兵事?  

能做到治安司应该做的事,已经极为优秀。  

毕竟。  

交战过程中,后方的安稳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白羽的担子并不小。  

也就是因为他拉来了一艘传奇舰。  

否则仇云和贺晋两人,都还不确定他能不能震住场。  

“贺总司,我们这样商量,也不过是陷入喋喋不休的争论里。”  

仇云似乎退步了:“先按照你的计划来,这次壳人族的进攻,会是一场持久战。如果形势不对,我们在退回城中固守便可。”  

贺晋脸色一喜。  

仇云这样说,代表着他同意了贺晋的计划。  

继续争论下去。  

的确是白白浪费如今宝贵的时间。  

壳人族的军队,距离山之城,只剩下几百公里的距离。  

现在。  

每一分一秒都极为重要。  

“既然如此,那宣布全城进入战备状态,修筑安置防御工事。  

山之城第五、六、七军团,随我一起作为前锋军出战。”  

贺晋不容置疑的安排下去。  

一道道命令,从政府中心传出,整个山之城都开始动员。  

各门各部。  

在这一瞬间,全都进入了战时模式,暗中武者大军也开始调动集结。  

山之城外面。  

两座大兵营的将领同时收到了进军的消息。  

“还真是要打了啊。”  

白羽心中暗暗道。  

五天后。  

山之城彻底完成了从普通状态到战时状态的转变。  

城内虽然还算繁荣。  

但大多数武者都不在出城,就算出去,也不敢离开太远。  

否则一旦被异族发现,只有死路一条。  

到最后。  

贺晋干脆下了封城禁令。  

治安司开始全力运转,短短几天内,就抓捕了好几个奸细。  

内奸。  

这是什么时候都不会缺的。  

不不。  

准确来说,应该是人奸。  

两族交战,最开始便是互相渗透,安插内奸,毕竟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打破的。  

当然。  

东盛帝国对于内奸的惩罚也极其残忍。  

连坐诛首。  

也就是只要有一人成为内奸,那么他亲族之内,全都会被斩首。  

就像古代株连九族一样。  

这是一条很没有人性,但是,却又被全东盛帝国人民拥戴的法案。  

这种出卖国家,出卖种族的奸细,就该斩尽杀绝。  

亲族也应该一起!  

如今还算安全的生活,是无数武者牺牲性命换来的,如果不诛杀他们,又怎么跟那些牺牲的武者,那些牺牲者的家人交代?  

所以。  

这短短时间内,白羽就带着治安司的人马,连续抄了好几家,最后发现都是奸细。  

而白羽的手段也极为简单。  

斩首!  

每次斩首地点都在城门口,当着全城人的面,只要有人想来看都可以。  

斩杀最多的一次。  

足足杀了七十一人,其中还有不少武者、超凡者。  

这是一个小型武者家族。  

虽然没有人敢说白羽暴戾,但是这般行事从不拖泥带水,果决狠辣的作风,让他在山之城渐渐传出了一些不好的名声。  

甚至于。  

地下武者的世界里,都暗中叫他“冷面血手”。  

这称呼极其形象。  

而治安司平日里的印象,也在人们心中慢慢改观。  

之前大家都觉得。  

这就是一个收收保护费,打打秋风,然后调解一下街坊邻居矛盾纷争的组织。  

结果。  

这段时间,他们才明白了这个组织的恐怖。  

不知道白羽从哪里找来了两名四阶的副司长,每次抄家上门,手段都极为残忍。  

反正。  

只要被治安司敲到门,就没有好下场的。  

一些人暗地里都在说,宁可去平异司蹲大牢,也不愿意和治安司打交道。  

因为。  

基本上被治安司亲自找上门去的,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在城门的斩首台前。  

办事效率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