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伟大事业(1/2)
洪子泰的长寿无疑给洪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并直接带动了洪家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弟逐步走上重要位置,从而进一步奠定洪家的豪门地位,而通过洪紫萍和陈华天的成婚,和陈敬云联姻后的洪家更是如日中天,其洪家第二代的洪志光从军近二十年,目前已经位居陆军中将衔,不过此人的年纪也比较大,加之身体也不算太好,所以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南京任职,现在在后勤部那边任职。而第三代子弟中从军的就比较多了,洪家第二代原本有三个人,其五子洪志林当年在进攻青岛的时候为少校营长,最后在青岛战役中殉国,长子则是搭理家族产业,没有进入军政界,而次子也就是洪志光了。这三个人下面的儿子也不少,而且有着父辈的照顾不管是进入政界还是军界,都能够爬的比较快。
其中晋升最快的乃是洪志林的遗子,目前在海军任职,官居中校,之前在第二舰队任职,这一次被调往第三舰队任职,将会担任一艘轻型巡洋舰的舰长。
今天洪家人之所以聚集在一起,也是为了给他送行。
客厅里,平日里难得齐聚的一大家子很难得的聚到了一起,餐桌上一群男人里头半数都是穿军装的,洪家嫡系子弟里,包括一代、二代、三代、第四代中,男丁十八人,而这十八人里头除去未成年的那几个,剩下的人里头有半数都是从军的,洪家的军人足足有六个之多。
家族嫡系子弟从军,这在中国的权贵家庭里非常普遍,理由很简单,一个家族里头没有个将军你都不好意思说自个是中国的一流家族,所谓的书香门第在陈敬云领导下的中国已经不吃香了,陈敬云大力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而且对高级将领的待遇也非常丰厚,虽然那些每个都能身居要职的,大部分都还是中层军官,其中又以校官居多,担任营长或者团长之类的。这些中层军官虽然平时没有什么伤亡,但是现在战争时期或多或少总会有,所以也就经常能够听说到那家的子弟阵亡或者受伤之类的消息。
不过她这话刚说出口,上头一直没开口的洪子泰说话了:“主席的几位公子都在军中,难道你认为容翰比他们还尊贵”
然后转头扫视了一眼然后慢慢道:“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只需要明白一点,我洪家今时今日的地位是怎么来的是靠志林在青岛殉国才换来的,是靠无数将士在前线殉国才换来的,既然享受了民族和国家赋予的荣华富贵,那么就要有为民族和国家赴死的觉悟”
同样还是在南京,另外一座庄园里林家,中国的权贵家庭里姓林的比较多,有林韵的娘家,即北平林家,然后还有陈敬云二姐的夫家,也就是林成坤所在的林家,然后还有林继民上将所在的林家,而常住在南京的林家也就是李继民的家族。
李继民此时身穿陆军便服,手中拿着毛笔坐着,正在低头写着什么,不久后房门被敲响,随即走进来一个身穿陆军少校军服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军人走路挺直了腰,走到了李继民桌前,然后敬了个军礼,口中道:“父亲”
李继民此时也已经是站了起来,还了个军礼后道:“都见过你母亲了”
“见过了”年轻人答道。
李继民重新做了下来:“嗯,我已经和空军那边打好了招呼,到时候你坐他们的邮件运输飞机过去,阿什哈巴德那边我已经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你过去了担任个步兵营的营长。你总不能一直都待在司令部里不带兵,这对你以后的路子没好处”
年轻人站直了身体依旧不说话。
李继民则是继续道:“既然都见过你母亲了,那么就出发吧”
年轻人敬了个军力,直接转身而走,这个时候李继民的声音又响起:“你要记得,你是我李继民的儿子”
“如果你战死了我会为你感到难过,但是如果你做出了一个军人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会为你感到羞耻的”
年轻人听着来自身后的声音,脚步停顿了会,短暂的停顿后再一次迈动步伐,然后向外头走去。
这种事情不单单发生在这里,同样还发生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军人回归军队,然后奔赴各地,有个去了闷热难耐的东南亚,有的去了干燥的中亚地区,有的去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平原,而有的甚至去了极北地区。
中国的上千万军队看上去很多,但是分到了每一个方向之后,那么兵力也就不是那么多了。
中亚里海东部海岸城市,土库曼巴希。这个城市不单单是里海的东部沿海城市,同样它还是中亚铁路的终点站。1942年的中国官方口中的中亚铁路已经不仅仅是当年的那个中亚铁路了,而是一条从里海沿海的土库曼巴希开始,历尽阿什哈巴德、马雷、塔什干、阿拉木图、到了阿克斗卡后和西北大铁路相交汇,然后继续一路往东北而上,经过鲁布佐夫斯克、巴尔瑙尔后抵达新西伯利亚。在这里和西伯利亚铁路向接通。
这一条中亚铁路是中亚南部地区最为重要的一条干线铁路,而正是这条铁路支撑了中国向中亚地方的进军。
控制了中亚后,中国的驻军基本也是沿着铁路沿线来部署的,而在捷詹这个中亚铁路的沿线小城市里,驻扎了一个中国陆军步兵营。此步兵营嫡属于第四集团军之第五军之第二十一师,正式番号为第2123步兵营。
中国控制了中亚地区为,为了能够快速把新占领区纳入控制范围内,中国非但没有撤军,而且还是加派了占领区内的驻军数量,当然
其中晋升最快的乃是洪志林的遗子,目前在海军任职,官居中校,之前在第二舰队任职,这一次被调往第三舰队任职,将会担任一艘轻型巡洋舰的舰长。
今天洪家人之所以聚集在一起,也是为了给他送行。
客厅里,平日里难得齐聚的一大家子很难得的聚到了一起,餐桌上一群男人里头半数都是穿军装的,洪家嫡系子弟里,包括一代、二代、三代、第四代中,男丁十八人,而这十八人里头除去未成年的那几个,剩下的人里头有半数都是从军的,洪家的军人足足有六个之多。
家族嫡系子弟从军,这在中国的权贵家庭里非常普遍,理由很简单,一个家族里头没有个将军你都不好意思说自个是中国的一流家族,所谓的书香门第在陈敬云领导下的中国已经不吃香了,陈敬云大力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而且对高级将领的待遇也非常丰厚,虽然那些每个都能身居要职的,大部分都还是中层军官,其中又以校官居多,担任营长或者团长之类的。这些中层军官虽然平时没有什么伤亡,但是现在战争时期或多或少总会有,所以也就经常能够听说到那家的子弟阵亡或者受伤之类的消息。
不过她这话刚说出口,上头一直没开口的洪子泰说话了:“主席的几位公子都在军中,难道你认为容翰比他们还尊贵”
然后转头扫视了一眼然后慢慢道:“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只需要明白一点,我洪家今时今日的地位是怎么来的是靠志林在青岛殉国才换来的,是靠无数将士在前线殉国才换来的,既然享受了民族和国家赋予的荣华富贵,那么就要有为民族和国家赴死的觉悟”
同样还是在南京,另外一座庄园里林家,中国的权贵家庭里姓林的比较多,有林韵的娘家,即北平林家,然后还有陈敬云二姐的夫家,也就是林成坤所在的林家,然后还有林继民上将所在的林家,而常住在南京的林家也就是李继民的家族。
李继民此时身穿陆军便服,手中拿着毛笔坐着,正在低头写着什么,不久后房门被敲响,随即走进来一个身穿陆军少校军服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军人走路挺直了腰,走到了李继民桌前,然后敬了个军礼,口中道:“父亲”
李继民此时也已经是站了起来,还了个军礼后道:“都见过你母亲了”
“见过了”年轻人答道。
李继民重新做了下来:“嗯,我已经和空军那边打好了招呼,到时候你坐他们的邮件运输飞机过去,阿什哈巴德那边我已经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你过去了担任个步兵营的营长。你总不能一直都待在司令部里不带兵,这对你以后的路子没好处”
年轻人站直了身体依旧不说话。
李继民则是继续道:“既然都见过你母亲了,那么就出发吧”
年轻人敬了个军力,直接转身而走,这个时候李继民的声音又响起:“你要记得,你是我李继民的儿子”
“如果你战死了我会为你感到难过,但是如果你做出了一个军人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会为你感到羞耻的”
年轻人听着来自身后的声音,脚步停顿了会,短暂的停顿后再一次迈动步伐,然后向外头走去。
这种事情不单单发生在这里,同样还发生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军人回归军队,然后奔赴各地,有个去了闷热难耐的东南亚,有的去了干燥的中亚地区,有的去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平原,而有的甚至去了极北地区。
中国的上千万军队看上去很多,但是分到了每一个方向之后,那么兵力也就不是那么多了。
中亚里海东部海岸城市,土库曼巴希。这个城市不单单是里海的东部沿海城市,同样它还是中亚铁路的终点站。1942年的中国官方口中的中亚铁路已经不仅仅是当年的那个中亚铁路了,而是一条从里海沿海的土库曼巴希开始,历尽阿什哈巴德、马雷、塔什干、阿拉木图、到了阿克斗卡后和西北大铁路相交汇,然后继续一路往东北而上,经过鲁布佐夫斯克、巴尔瑙尔后抵达新西伯利亚。在这里和西伯利亚铁路向接通。
这一条中亚铁路是中亚南部地区最为重要的一条干线铁路,而正是这条铁路支撑了中国向中亚地方的进军。
控制了中亚后,中国的驻军基本也是沿着铁路沿线来部署的,而在捷詹这个中亚铁路的沿线小城市里,驻扎了一个中国陆军步兵营。此步兵营嫡属于第四集团军之第五军之第二十一师,正式番号为第2123步兵营。
中国控制了中亚地区为,为了能够快速把新占领区纳入控制范围内,中国非但没有撤军,而且还是加派了占领区内的驻军数量,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