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我能反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阴音隐。  

他是故事的起点,变化的源头。  

他是罪恶的化身,善良的叛逆。  

在许许多多个夜晚里,尹冥鸿一直在想,当初那个沦落到人贩子拐卖的沙雕白发刺客,到底是不是阴音隐。  

如果是的话,那他一个白夜叛徒,为何要帮白夜行者刺杀荆正威?  

如果不是的话,那玄烛郡的‘阴音隐’又是为何要多番帮助白夜?  

他始终都没有全盘接受文虹的说辞,他对‘青岚就是阴音隐’存在一定怀疑,哪怕文虹说这是自己亲眼所见。  

他倒不是觉得青岚无法成为这种间谍角色。  

相反。  

青岚的出身、能力以及外貌条件,都充分具备成为优秀间谍的潜质。她的确有理由潜伏荆家,忍辱负重刺探情报,最后用真情策反荆正威,作为桥梁联系上白夜和荆家,共同为改革东阳而奋斗…  

一个乱世流离的开头,一段先抑后扬的剧情,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最后再来个大团圆的暖心结局或者生别离的虐心结局都没问题,反正无论如何,它都已经是一个经典美好的革命故事。  

玄烛白夜有限的几个知情者,都觉得等尘埃落定就好,就该将这段故事在白夜内部报纸刊登发行,点名表扬。  

倘若日后白夜真的能取得胜利,那阴音隐、青岚、荆正威这几位关键人物,必然会名留青史乃至野史。  

他们会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文娱作品的座上宾,无数人们将通过追忆他们的关系,来感受这个年代的绝望与希望。  

所以,所有知道内情的白夜行者,几乎都没有怀疑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仅仅因为它的美好,更因为这是文虹调查出来的。  

作为玄烛白夜的女医官,文虹的人缘好得出奇,几乎是下届玄烛白夜领导者的候选——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差事,玄烛白夜领导者的死亡率很高——这足以证明大家对文虹的信任。  

怀疑这个美好故事的,只有尹冥鸿一人。  

因为他就在这个故事里。  

因为他感觉到,现实比故事更加不讲逻辑,不讲道理,甚至更加的…美好。  

为什么荆正威忽然给予他莫大的信任?  

为什么荆正威忽然对银血会厌憎痛恨?  

为什么荆正威忽然愿意跟白夜合作?  

有些真相过于离奇。  

所以他们宁愿相信一个更美好的故事。  

譬如说爱情会让一个人彻底改变,从底层出身的女主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人生,纨绔多年的公子哥儿浪子回头…  

他们只愿意相信百因必有果,相信善有善报,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相信现实世界也会如故事般曲折但美好。  

所以,‘阴音隐’是个女孩。  

至于真相,尹冥鸿也不知道。  

因为根本没人愿意说出来。  

他们之所以一起编造出这个美好的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更有指导意义,而且他们需要用这个故事来保护别人。  

现在尹冥鸿所能做的,也只有继续延续这个美好的故事,直到它被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只是…600  

看着火焰废墟对面的那个男人,尹冥鸿也伸出拳头,隔空跟他碰拳。  

“荆会长。”  

尹冥鸿咧开嘴,扯出一个丑丑的,甚至可以说有点违法的笑脸:  

“希望未来,我们有机会来一场真诚对话。”  

乐语一怔。  

他感觉自己似乎曾经听过尹冥鸿说这句话。  

尹冥鸿说完之后,旋即指挥大家撤离,现在海角门外面依然很危险,而且荆家侍卫刚才可以说是开铳杀出来的,现在周围的人只是因为海角门的崩塌爆炸而懵逼,等他们反应过来,荆家众人想走都走不了。  

牧晴眉看了一眼乐语,迅速过去跟米蝶一起拉走青岚。青岚就这样被她们牵着手拉走,只是一直侧着身子直勾勾地盯着乐语,不停眨巴眼睛。  

乐语很难描述这是一种怎样的表情,非要形容的话,那是一种看着剪辑软件码字软件关键性团战时游戏崩溃,而自己没有存档无法连上网的表情。  

那是面对绝望所露出的无能为力。  

反抗已经没有意义,言语也没有效果,就连哭喊都显得有点老土。  

青岚已经根本不知道自己该作何表情。  

哭?能哭崩这些石头吗?  

说?说一句‘你不要死’,然后那边的铁先生和乱民就会跪地投降?  

留?留在这里拖累所有人吗?  

所以她只能一直这样看着乐语,哪怕脖子酸了也不敢偏过头,生怕一转眼乐语就消失了。她就像一个父母不答应而一直盯着商店玩具不肯走的孩子,仿佛试图用这种楚楚可怜的办法来令现实为之屈服。  

但现实显然不会因为她漂亮可爱嘤嘤嘤而下手轻点,甚至会来得更猛,所以青岚一直被拉着走,直到最后也没发生奇迹。  

然而当她远远看见乐语一脸笑意地跟她挥手告别时,她终究是忍不住了,泪如决堤般哗啦啦地拉了出来,哭得像只小蓝猫,声嘶力竭地哭喊道:  

“一定要来找我!我会养你的!就算你每天睡到中午,就算你每天都沉迷打牌,就算你每天都好吃懒做,我都会养你的!你一定要来找我!”  

青岚的声音在夜幕火海下响起,这段信息量极大的柠檬文字让旁边快要从海角门崩塌中回复的路人再次陷入一阵迷茫。  

我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