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无论对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唇,一时间有些沉默了,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曾经那段被封存的记忆陆续回归,让他不经失了神。  

这么多年过去了,眼前的女子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不对,气质变了,多了一份娴雅华贵。  

一旁的伏念则是目光闪了闪,极为惊讶的看着这一幕。  

颜路何时与王妃相识了,看样子似乎很早之前就认识了,这…  

“能再见故人安康,大幸。”  

颜路沉吟了片刻,嘴角的笑意浓郁了几分,目光多了几分孺慕之情,对着惊鲵深深一礼,某种意义上,惊鲵对他有着救命之恩,哪怕这条命是当年老师换回来的,可惊鲵也是完成了承诺。  

“子房不在吗?”  

洛言看着伏念,继续询问道,同时介绍了红莲等女的身份。  

真的只是来访友的?  

伏念闻言,心中疑惑之色更浓,不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子房正在授课,我已经派人前去通知。”  

“打扰了。”  

洛言歉意的一笑,同时补充道:“还望先生派人去告知荀子一声,我欲拜见荀子,当年的事情,一直欠前辈一句谢谢。”  

伏念点了点头。  

半路之中,洛言便与惊鲵等女分开了,他随着伏念前往了后山。  

荀子居住的地方靠近后山腰,四周种满了竹子,那密密麻麻的竹叶连阳光都是遮掩了,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阳光散落,微风吹过,能够听到那种犹如海浪的飒飒声响。  

没一会,两人便是联袂来到了一处林间小筑,其完全由竹子搭建而成,相当别致优雅,与湘夫人的院子有的一比。  

“冬冬”  

伏念上前两步,轻轻敲响了竹门,同时恭敬的行礼:“师叔,栎阳王来访。”  

“他进来,你回去吧。”  

一声苍老且平澹的声音自竹屋内响起。  

伏念神色并无变化,再次恭敬的对着竹屋一礼,随后看着洛言,恭敬的说道:“师叔只愿见栎阳王一人,我在竹林外等候。”  

说完,缓步向着竹林外走去。  

心里没意见?  

洛言看着离去的伏念,心中有些好奇,不过想到伏念为人,他觉得这人估计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古板严肃是伏念的代名词,轻笑一声,推开竹门走了进去。  

“小良子!”  

此刻,小圣贤庄的湖间亭阁之中,三名倩丽的绝色正包围着一名俊美的男子打量,为首的红莲大姐大一般的拍着张良的肩膀,打趣道:“多年不见,小良子倒是越长越帅气了,老实交代,有没有喜欢的姑娘”  

张良那俊美的面容微微一僵,看着成熟却又没有成熟的红莲,苦笑了一声:“殿下就莫要打趣我了。”  

“都老大不小了,该考虑了,要是没有喜欢的,我帮你物色一二。”  

红莲拍着鼓鼓的胸膛,承诺道。  

紫女和弄玉站在一旁掩嘴轻笑,莫名有一种回到过去的错觉,当年的红莲似乎也是如此,喜欢打趣张良。  

“行了,子房如今可是儒家的三当家,他的婚事可不需要咱们来操心。”  

紫女嘴角含笑,拦住了不依不饶的红莲,为张良解围。  

弄玉眉眼如画,如水的眸子含笑的看着这一幕,眼底深处又有着一缕伤感,当年的一切终究是回不去了。  

“子房,你知道卫庄现在在哪里吗?”  

紫女镇压住红莲,便是看着张良,问出了心中的想法,她与卫庄也有许多年不曾见面了,对方也是离谱,这么多年了,都不曾去咸阳城见她一面,不过,这似乎也是卫庄的脾气。  

张良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将卫庄的下落说出来,摇了摇头:“前些年见过一次,如今却是不知道卫庄兄在何处。”  

这些事情,他终究不想将紫女和红莲等人再卷入其中。  

何况,眼前这三女与洛言的关系也不再单纯,说出来,也不过是让三女为难,倒不如不说。  

“紫女姐若是想知道,不妨请栎阳王派人去查探一二,这天下应该没什么事情能瞒住他的眼睛。”  

张良建议道。  

紫女轻叹了一声,缓缓说道:“我只知道逆流沙的事情,更多的,就不清楚了。”  

“三叔公见的什么人?好漂亮的三个大姐姐,哇,她竟然在说教三叔公!头一次见到三叔公这副神情,莫非是她的姐姐?”  

此刻,无人的角落里,两颗大脑袋一上一下探了出来,远远的偷看着这一幕。  

少羽趴在天明背上,严总也是浮现出异色,对于眼前之人的好奇,想了想,便是拍了拍天明的脑袋:“我去打探一下,你小心点。”  

“我做事,你放心!”  

天明拍了拍胸口,一脸自信的说道,偷窥可是他的老本行,不可能出事。  

少羽也没有多说什么,起身向着内院走去,他打算去问问其余的师兄弟,说不定可以知道些什么,总感觉眼前这几个女子身份不同寻常,不然以张良的身份地位,岂会如此。  

好奇是所有孩子的本能。  

与此同时。  

另一边,雅静的客厅之中,颜路正为惊鲵沏茶。  

惊鲵也不是什么会说废话的性格,待得颜路将茶水泡好,她才不急不缓的说明了来意:“帝国欲对儒家出手,夫君知晓你我之间的事情,念及旧情,便让我来劝说一二。”  

颜路动作微微一顿,片刻之后,便是恢复了正常,嘴角笑意不减,风轻云澹:“颜路是儒家的弟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