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变数(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日之后,朝会。  

王翦的回信已经抵达了咸阳,正如洛言猜测的那般,王翦需要至少六十万兵力才有把握覆灭楚国,这还是在魏国已经灭亡的情况下,同时在信件之中,还劝说嬴政当以攻打魏国为主战线,不要分兵攻打楚国,给楚魏两国可乘之机。  

如今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秦灭楚魏只是时间问题,嬴政这个时候加快步伐显然不是什么好想法。  

简单点说,风险太高,没什么必要。  

这封信自然也很快被群臣知晓,对此,李信直接跳了出来,向嬴政请命,保证自己只需要二十万兵力便可击溃项燕的五十万大军,并且灭了楚国。  

嬴政沉吟了片刻,便是答应了李信,命其为主将,前往武关替换上将军王翦,统帅二十万兵马迎击项燕的五十万大军。  

李斯和蒙毅等人还想说些什么,却是被洛言的眼神制止。。  

此事便是如此定下。  

“栎阳侯,此事未免有些不妥,为何不劝说大王,  

两线作战,此乃兵家大忌!”  

朝会刚刚结束,  

尚未离开咸阳宫,  

洛言便是被蒙毅等人拦下,  

蒙毅更是对洛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何况,年前策略刚刚定下,  

此战当以攻打魏国为主,王贲正率领大军攻打魏国,此刻突然调转进攻方向,  

还要替换掉上将军王翦,当真有些不合适。”  

昌文君和李信等人尚未走远,闻言也是看了过来。  

李信更是冷哼一声,  

说道:“蒙毅,会打仗的可不仅仅只有你们蒙家和王家,我李信自认不弱于王翦等人,  

你且看好便是。”  

军中将领又岂会真的信服某一个人,  

唯一让整个秦军都信服的估计只有当年的武安君白起,  

如今的王翦虽然也够格,但战绩终究还是差了点,  

远比不了当初的白起来的狠。  

话音落下,李信又扫了一眼洛言,  

便是大步向着远处走去。  

昌文君等人也是笑了笑,  

一同离去。  

洛言嘴角缓缓浮现出笑意,  

看着蒙毅李斯等人,轻声道:“且放宽心,李信就算不敌,  

也不会出大乱子,  

大不了再退回武关便是。”  

“栎阳侯,战场瞬息万变,  

岂是说退就能退的!”  

蒙毅兵家出生,  

对于兵事并不陌生,  

闻言便是苦笑道,他现在也感觉出来了,  

眼前这個堪称全能的太傅在兵事上有点小白。  

“放心吧。”  

洛言安抚了几句,  

便是让几人离去。  

李斯并未跟着众人一同离去,反而站在洛言身旁,  

身为洛言的心腹和智囊,  

他已经看出来了,洛言另有打算,  

李信这一次领兵出征应该不会太平。  

“你不走?”  

洛言看着身旁的李斯,轻笑道。  

李斯颔首,轻声道:“大人是否有事情需要我做。”  

“确实有一个,需要你跑一趟武关,见一见上将军王翦,帮忙转达一下我和大王的意思。”  

洛言笑了笑,也不瞒着李斯,缓缓的说道。  

李斯目光微闪,默默听着。  

“李信这一次有可能被昌平君算计了,他与这二十万秦军便是诱饵,项燕和他所率领的五十万楚军能否在这一役拿下,就得看王翦和王贲的兵马调度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细节你自己想,如何与王翦沟通,你自己看着办。”  

洛言看着李斯,笑容收敛,面色正了正,不急不缓的说道。  

李斯心头微震,感觉喉咙处有些发干,看着洛言,沉声的说道:“大人的意思,昌平君要背叛秦国?”  

“十有八九吧,你不觉得昌平君这一次去楚国旧地去的太凑巧了点吗?他想要回国继承楚王之位,没点功绩下面人如何服他,而秦军这二十万人便是最好的礼物,  

你觉得我揣测的如何?”  

洛言笑眯眯的看着李斯,轻声的说道。  

你特么真恐怖…李斯对洛言又有了一个认知,若一切真如洛言猜测的这般,那洛言也许才是最恐怖的一个。  

“不知。”  

李斯犹豫了一下,  

缓缓的说道。  

“大致事情便是如此,  

你此番是以宣读王令的身份前往武关,  

如何与王翦将军交流,便是你的事情了,此事应该难不倒你。”  

洛言轻声的说道。  

李斯拂袖拱手作揖,沉声的说道:“必不负大人所托。”  

“是不负秦国与大王。”  

洛言摆了摆手,轻笑道,随后便是向着咸阳宫外走去,今天答应陪惊鲵逛街的,他得赶紧回去,至于嬴政那边,该聊的都已经聊过了,能不去还是不要去,不然又得被月神缠住了。  

月神这个女人需要放一段时间鸽子,让她好好冷静冷静,不然她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至于会不会惹毛了月神,这一点洛言还是不担心的。  

无他。  

阴阳家的女子修养都极高,不会炸毛的,这一点多亏了东皇太一培养的好,从焱妃月神到大司命少司命,哪一个不是气质出众,身材一流。  

可惜性子有点极端。  

好在有洛言在,她们倒是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后半生。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缘分。  

有一说一,洛言一直觉得自己和阴阳家贼几把有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