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一章 冒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影密卫为辅助,甚至暂且以秦国内部为主。  

有一说一,秦王嬴政的掌控欲挺浓的,最近这一年多,秦国内部也是替换了不少官员,大大小小的都有。  

大司命翻了一个好看的白眼,继续说了起来,过了片刻,说到了燕国,同时一个名字让洛言眉头微微扬了扬。  

樊於期!  

樊於期正大光明的出现了,且投入了燕丹的麾下。  

大司命对于樊於期倒是没什么看法,语气毫无波澜。  

洛言则不一样了,他很清楚这个讯号意味着什么,随着韩赵被灭,昌平君终于还是坐不住了,燕丹自然也是如此,两人勾结到一起几乎是必然,樊於期这颗棋子也终于冒头了。  

这说明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唯一改变的应该是秦王嬴政不会绕柱了。  

“转道,去王宫!”  

洛言松开了大司命,敲了敲车壁,对着驾驶马车的墨鸦说道。  

墨鸦并未回复,不过马车却是调转的方向,向着咸阳宫的位置而去。  

咸阳宫。  

当洛言到来的时候,嬴政正在处理政务,那殚精竭虑的模样当真令人佩服,令洛言这位当朝太傅极为欣慰,秦国有如此国君,他才能放心大胆的偷懒,当然,若秦王嬴政是昏君,他更可以正大光明的偷懒。  

好像都没毛病。  

“臣拜见大王!”  

洛言迈步进入,旋即毕恭毕敬的对着嬴政拱手行礼,沉声的说道。  

空荡荡的大殿回荡着洛言的声音。  

嬴政摆了摆手,颇为随意的说道:“先生无需多礼,不知先生此刻入宫所谓何事?”  

他很清楚,若无重要的事情,洛言不会贸然入宫,但凡入宫来找自己,必然是有要紧事发生,尤其是中午这个时间点,洛言来找他的时间点大部分都是这个时候,嬴政渐渐也有了经验。  

“大王,樊於期冒头了。”  

洛言起身看向了嬴政,缓缓的说道。  

樊於期?!  

嬴政微微一愣,旋即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脑海之中浮现,目光微微一凝,有几分冷意浮现,沉声的说道:“他在何处?”  

“燕国,于数日之前拜入燕丹麾下!”  

洛言不急不缓的说道。  

这句话落下的瞬间,在场的三人都是面色微微变了变,尤其是盖聂和赵高,两人都有几分惊疑不定的看着洛言,脑海之中莫名想起了当初洛言对嬴政所言的话语,他料定了樊於期会成为一枚重要的棋子,甚至会被用来行刺嬴政。  

而其中另一个关键人物便是燕丹。  

没想到一切都兑现了,甚至燕丹也是自投罗网,仿佛在按照洛言所言的剧本进行,不得不说,这一切有些骇人。  

“…先生当真算无遗策!”  

嬴政沉吟了片刻,轻笑着摇了摇头,略带几分感慨的说道。  

当初他只以为是洛言的玩笑之语,万万没想到,当初的玩笑之语竟然一语成谶,燕丹竟然真敢谋划行刺他的事情。  

天下之人皆知樊於期乃是叛秦之将,燕丹收留他意欲何为?  

若是没有洛言所言,嬴政会以为燕丹故意挑衅,至于现在,他想的更多,甚至不得不往洛言所言的话去靠,而一旦验证了某些东西,心中的猜忌也不免让嬴政联想到更多。  

樊於期乃是昌平君的部将,此事究竟有没有昌平君的参与!  

若是没有也就罢了。  

若是有了,此事当真可以成为七国的笑话。  

“多想了一二罢了,未曾想到此事竟然真的发生了,樊於期出现的极为突兀,最关键燕丹竟然真的敢收下他!”  

洛言轻声的说道。  

此事倒是不值得骄傲什么,不过是熟知历史造成的。  

最关键,燕丹没得选!  

现如今天下局面糜烂至此,燕丹无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赌命。  

赌赢了,会所嫩…不对,赌赢了,给天下之人留一口气,赌输了,一切皆无,甚至会加速燕国的灭亡。  

“燕丹!”  

嬴政语气高昂了几分,眼中闪过一抹冰冷的杀意,片刻之后,缓缓的说道:“寡人欲派遣使臣前往燕国,责问燕国意欲何为,竟敢收留秦国叛将,先生觉得该派遣谁前往为好?”  

这一次过去不单单是责问,也要摸摸燕丹的底,看看燕丹是否真有胆子密谋这一切。  

“臣愿亲自前往,此事本就是臣推敲出来的,对于燕丹也极为熟悉,由臣前往更好,至于安全方面,若能有盖聂先生护卫,必然无碍,何况,燕丹若真的密谋这一切,他必然不敢动臣分毫,若是没有密谋,此行安全更加无需担忧!”  

洛言自告奋勇,他早就想去一趟燕国了,只是因为焱妃有了身孕,才断了这个念头,如今樊於期冒头了,他必须得去走一趟。  

除此之外,洛言还想和雁春君交流一二。  

“何必先生亲往,何况先生之妻待产在即…”  

嬴政皱了皱眉头,有些体谅的说道,他觉得此事无需洛言亲自跑一趟。  

谁知道樊於期突然冒头了…洛言心中无奈,若是再迟两个月…他就要陪焱妃了,老婆们产假一个接一个,这样玩下去,我岂不是只能在家陪老婆。  

这一刻,洛言突然有点明悟为何男人结完婚后都会后悔,因为自由啊。  

责任会死死的束缚住你。  

“臣早去早回,应该不会耽搁。”  

洛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