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哪种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湖边亭阁。  

一名身穿锦袍的年轻男子正跪坐在其中,默然的看着手中一卷竹简,神情专注,似乎这竹简之中有什么吸引他一般。  

在如今纸张盛行的咸阳城,竹简这类的“古老”物品数量减少了许多,越是权贵之家越喜欢用纸张来装点家中书房,毕竟对比纸张,竹简这等沉重的物品终究有些累赘,令人不喜。  

所以眼前这明显穿着不一般的年轻人竟然拿着一卷竹简研究,无疑有些异类。  

至于此人的身份,洛言若是在此处估计能认出对方。  

燕国太子,燕丹。  

不过比起以往,如今的燕丹目光深邃了许多,这大半年来的质子生涯让他回想起了儿时在赵国的日子,只是对比曾经,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年幼,甚至贵为了燕国太子,可依旧摆脱不了这入他国当质子的命运。  

而当年有着相同遭遇的嬴政却已经贵为了秦国的大王,身为已经亲政,近几日更是将权倾朝野的吕不韦逼下了台,彻底掌控了秦国的权力。  

对比之下。  

自己却只能在这风景看似优美的亭阁之中虚度光阴。  

想到此处,眼中也是不免有些焦躁。  

他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在秦国浪费,可惜如今的他却是身不由已。  

就在此刻。  

亭阁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一名身穿燕国样式服装的侍从疾步走来。  

“殿下,秦国相国之位已经定下来了。”  

侍从恭敬的站在亭阁之外拱手作揖,沉声的说道。  

“谁?”  

燕丹闻言,眼中浮现出一抹精光,抬头看了过去,询问道。  

因为谁接替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邦关系到很多东西,比如他能否归国的问题。  

“昌平君!”  

侍从连忙说道。  

燕丹闻言,眉头微微轻蹙,随后舒缓开来,这相国之位落在昌平君的头上对于他而言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沉吟了片刻,对着侍从吩咐道“备一份厚礼给昌平君送去,恭贺他成为秦国的相国!”  

“属下明白!”  

侍从点头,应了一声便是转身去安排了。  

“…昌平君,也许可以。”  

燕丹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低声自语。  

想要从秦国回到燕国,除了秦国自己放人之外,别无他法,至于逃回去,本就是燕国送过来了,除非燕国和秦国撕破脸,不然自己就算逃回去也会再次被送过来。  

说起来都是泪。  

这方面,对于燕国这位太子而言当真不太友好。  

燕丹显然不会放弃。  

年轻人最大的有点就是不服输,永远不屈服。  

咸阳宫,朝会结束之后,洛言极为熟络的去了一趟雍宫,和嬴政对弈了一局,同时让赵高派人去打探了一下,最终从赵高的小眼神当中得知了大司命并未去找焱妃,心中顿时舒展了不少,有些事情虽然有把握,但风险实在太高。  

大司命要是真的和洛言鱼死网破了,破罐子破摔,找焱妃坦白了一切。  

那自己该怎么狡辩呢?!  

这个问题洛言有认真思考过,以备不时之需。  

“先生有心事?”  

嬴政看着洛言沉思的表情,不由得询问道,言语中透着几分好奇,他刚才就发现了洛言有心事,落子的时候没有以往的果断直接。  

女人太多的烦恼,你不懂洛言心中嘀咕了一声,随后便是发现了这个想法的误区。  

嬴政身为秦王,其实后宫的女人并不少,虽然没有正式册封王后,但与他有关系的女人就不下四位,这是洛言从赵高那边得知的,至于真正的数量,估计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抛开嬴政秦王这个身份,其实嬴政和自己差不多。  

想到这里。  

洛言突然灵机一动,对着嬴政说道“有一件事情往后也许需要王上帮忙。”  

说完,洛言也是干笑了一声。  

“先生不妨直言。”  

嬴政闻言,心中好奇更胜,追问道,他还是头一次见洛言露出这幅表情。  

“是一些私事。”  

洛言咳嗽了一声,干笑了一声,压低了声音,防止盖聂和赵高两人听见“王上也知晓我与阴阳家的东君有情,所以,我想请王上给我与焱妃赐婚,最好能下一道王令。”  

如此一来,洛言便是奉旨成婚,焰灵姬那边就没法闹了,明珠夫人那边也有借口了…  

一句话我也是被逼的!  

所有的锅都给嬴政背了,可操作性大增。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儿子在外面花天酒地被妹子刀了。  

“就此事?”  

嬴政有些错愕的看着洛言,本以为是什么麻烦的事情,却不曾想到只是这么一件“小事”,至少在嬴政看来,此事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算不得什么麻烦。  

顿了顿,嬴政也是笑了起来“若只是此事,寡人可以承诺先生,先生大婚之日,寡人必定给先生大办特办!”  

对于洛言,嬴政从不吝啬赏赐。  

答应就好,如此,我就放心了。  

洛言闻言,顿时心中稳了,一脸正色的看着嬴政,坐直了腰杆,诚恳的说道“臣谢王上!”  

“小事耳,相比起先生为秦国所做的一切,此事算不得什么。”  

嬴政看着洛言,轻笑道。  

这关系到我的小命。  

洛言知道嬴政无法理解,也不打算解释什么,只是笑道“毕竟是臣的私事,请王上出面终究有些不妥,臣也是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