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人情世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老头真实实力,但能猜的出来对方很危险。  

这年头,越老越神秘的家伙,那无疑就越危险。  

“这是…”  

吕老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手中拎着的木盒,询问道,以他的水准自然能闻到这盒子里散发出来的血腥味,那是人血的味道。  

“王上让我转交给相国大人的东西,吕老要是不放心,可以过目一下。”  

洛言笑了笑,不以为意的将盒子递给了吕老,轻声的说道。  

“不敢,太傅请!”  

吕老默然了一会儿,随后微微摇头,没有伸手,轻声的说了一句,便是继续在前方带路,向着后院书房走去。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便是来到了书房。  

书房之中,灯光明亮。  

吕不韦身穿长袍,正跪坐在桌案前书写着什么,神情凝重且严肃,显然这位吕相国还在处理秦国的政务,比起尚未亲政的嬴政,吕不韦身上的压力和担子显然更重。  

看着吕不韦忙碌的身影,洛言莫名想到自己今晚和赵姬的事情,一时间有些忏愧。  

吕不韦一把年纪了还在为国事操劳。  

洛言却…  

很快,洛言觉得自己也在为国事操劳,若是不安抚好赵姬,肯定对秦国有害。  

恩,大家都是为秦国的国事操劳,虽然方式不一样。  

如此想来。  

洛言的腰杆挺直了几分,目光明亮的看着吕相国,拱手作揖:“都这么晚了,相国还不休息啊,可得保重身体,秦国离不开相国。”  

“…太傅来此做甚?”  

吕不韦目光略带疑惑之色看着洛言,皱眉询问道。  

语气也是多了些许不满。  

听到洛言前来拜访的消息,他就觉得事有蹊跷,洛言可不像那种没规矩的人,上一次的拜访也是提前知会的,而这一次却是大晚上直接过来了。  

“给相国送礼,这是王上送给相国大人的礼物,同时有些事情须得通知相国大人。”  

洛言脸上的笑意收敛了,有些严肃的看着吕不韦,同时将手中的锦盒提起,沉声的说道。  

“王上的礼物?”  

吕不韦不解的看着洛言,缓缓起身,走向了洛言。  

“一颗人头,来自兰芷宫的人头,这是太后的意思,也是王上的意思。”  

洛言深吸了一口气,没有卖关子的意思,对着吕不韦缓缓的说道。  

闻言的瞬间,站在洛言身后的吕老睁开了眼睛,目光闪烁着精芒,盯着洛言。  

吕不韦则是身体一僵,随后眼睛眯了眯,干枯的面容略显几分阴沉,幽幽的看着洛言,没有接过镜盒的意思。  

洛言保持着递盒子的动作,与吕不韦对峙了一会儿,随后脸上的严肃表情消失了,重新浮现出笑容,轻声的说道:“今晚有个贼子突然闯入兰芷宫,欲对太后图摸不轨,好在太后吉人自有天相,安然无恙。”  

“太后无事便好。”  

吕不韦沉默了一会,脸上毫无笑意,也笑不出来,冷冷的盯着洛言,淡漠的说道。  

一股说不出的压迫感压着洛言,但洛言毫无感觉。  

胆子肥到他这种程度,普通的气势压迫感已经无效了。  

“王上和太后原本想要责问相国大人,但在下以为,相国大人操劳国事,精力不足,难免有疏忽,可以谅解,王上听取了在下的意见,现在责令在下全权负责此事,彻查王宫。”  

洛言随手将锦盒放在了地上,嘴角保持着虚假的笑容,缓缓的说道。  

同时透露一个意思,王宫的事情,吕相国以后不要碰了,机会不会有第二次。  

吕不韦闻言,眯了眯眼睛,盯着洛言看了一会儿,随后也是露出了笑容,缓缓的说道:“此事,老夫真得多谢太傅了,老夫最近确实感觉精力不足,疏忽在所难免,让太后受惊了。”  

“秦国还离不开相国,相国当保重身体才是。”  

洛言闻言,一本正经的说道,语气充满了对吕相国身体的关心。  

“老夫年纪大了,这秦国的未来还是得看王上和太傅的。”  

吕不韦笑眯眯的说道。  

洛言连忙推托不敢,和吕不韦互吹了几句,随后告辞离去。  

这一次,吕不韦亲自将洛言送至府邸门口,目送洛言上了马车远去,脸上的笑意才彻底消失,目光直接阴沉了下来,冷彻阴寒。  

吕老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吕不韦的身后,垂首低语:“是嫪毐的脑袋。”  

“蠢货!”  

吕不韦压抑不住心中的怒意,冷冷的说道。  

他想过事情会暴露,但绝对没想过事情暴露的这么快,甚至烧到了自己身上,快的他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洛言便是拎着嫪毐的脑袋和王上太后的善意上门了。  

话语虽然没什么实际内容。  

但透露的意思却很明显了。  

太后那边不提,王上这边对他已经极度不满了,按照洛言的说法,要不是洛言安抚了王上,那他这边极有可能遭到王上的责罚,后果难料。  

“这几日宫中没消息传出来吗?”  

吕不韦深吸了一口气,压住了内心的怒意,沉声的询问道。  

也怪他,这几日忙于政务,疏忽了王宫的事情。  

没想到会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未曾,事发突然,毫无征兆,老奴猜想,此刻王宫已经被清洗了,有关嫪毐的事情全部被消除了。”  

吕老躬身,缓缓的说道。  

“这是必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