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受命于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只手从天上拍下来,五指修长,白皙如玉。  

不像是人的手,  

至少,已然有一部分特质,不属于人。  

“还不是神仙。”  

周虞松了一口气。  

这只手的主人,还未入山海境,不是真正的神仙。  

这令周虞略觉轻松。  

与神仙对抗,不如去死。  

神仙以下,倒还可以试一试。  

于是他举起右手,将朴素的木钗对准那只手,刺了过去。  

娥皇钗上,迸发出漆黑的光芒,像一条黑色的死亡光线,洞穿虚空,打破时间的桎梏,  

一瞬之间,可以击中敌人之根本。  

大虞圣绝光!  

这是上古圣王,帝舜之圣道。  

始皇帝陛下也抬起头,  

他不算高的身躯,竟“高”的如山、如海,伟岸而浩瀚,冷漠带着讥讽地看着天穹之下,在层叠云端之中,拍下来这一掌的人。  

“欲杀朕者,何其多也?不缺你一个。”  

始皇帝陛下巍然无畏,甚至连脚步都没有波动丝毫,继续向前一步,立于黄土祭台之巅的正中。  

大虞圣绝光刺中那只手。  

那只手倏然爆退。  

然后,那个人从云端显现出来。  

是一名博带高冠,形容潇洒,完全可以用仙风道骨来形容的中年方士。  

“这位就是千岁翁,安期生,白日飞升于东汉末年?”  

周虞向祭台之下,手执虎符,喝道:“贼逆刺驾,骊军何在?!”  

祭台之下,带甲骊军齐声厉喝:“喏!”  

“诛之为祭礼!”  

“喏!”  

于是,  

千百长矛,冲天而起。  

安期生于高天之上,扫一扫袖袍,风起云涌,荡开千百长矛,矛落如雨,落向骊军阵中。  

骊军全阵变动,纷纷持盾,向天而举。  

那一面面漆黑盾牌上,涌起层层玄光,交叠纵横,形成一片巍峨影子,像是一座起伏山脉,横于天地之间。  

簌簌簌.........  

如雨落矛投入山影之中,消失不见。  

秋祭现场,  

所有人都骇然看着这一幕,群臣跪伏。  

丞相李斯跪地,不敢抬头,惊恐于是否会看到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幕。  

公子胡亥滚跌于台阶之上,险些滚落下去,吓得眼泪涌出。  

中车府令赵高看着天幕,然后跪拜喊道:“陛下!臣请陛下罢祭!杀徐市者,军候虞,非陛下也,臣请陛下诛军候虞,则安期子必为陛下取仙药而归!”  

始皇帝陛下并不低头,只是冷漠说道:“朕的命,在天,不在人,不在仙人,甚至不在圣人。  

天不取之,谁能取之?”  

吴清清猛地回头,喝道:“狗阉人,你想诛周虞?”  

赵高疑声道:“此与圣禹祭女何干?”  

始皇帝漠然说道:“会稽吴姓之女,世代祭祀圣王禹,朕许之比公主之礼。  

本代祭女,祭祀有功,与朕同巡,为朕前趋于海上,朕甚欣慰,择骊军校尉周虞为其夫,来日若诞女,为下一代圣禹祭女。  

高,你觉得如何?”  

赵高惨淡说道:“陛下…英明。”  

吴清清颊上微红:“啊这,这怎么好意思?我还是觉得自由恋爱比较好。”  

始皇帝听得不是很懂,淡淡一笑,继续仰头看向天空,说道:“朕要他的血,作为祭品。”  

说话间,  

这位千古一帝,轻轻解下腰间佩剑,往后一抛,落向周虞。  

周虞接剑在手。  

“唯!”  

太阿!  

周虞曾见过此剑。  

这口始皇帝之剑器,祖龙之剑,在近千年之后,流转到李唐皇室之中,曾由太平公主李令月持之,  

以太阿之威,力压龙王。  

此刻,他左手娥皇钗,右手拔出太阿剑,向天一指。  

剑气冲天,刺杀于斗牛之间。  

正要再度出手来击的安期生神色剧变,立即收手。  

但太阿之剑气,仍是掠过他身边,切割他的右手。  

一滴泛着淡淡白光的鲜血,从天滴落。  

落在祭台之上。  

“维三十七年,时在秋祭,巡至平原。  

先二十年,禽灭六王,昭临朝阳。  

威武旁畅,周定四极,外诛暴疆。  

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  

皇帝…  

时维秋祭,朕诵圣烈,以告先王…”  

始皇帝陛下肃然而立,不再管对他的刺杀,只是漫声念诵,于这秋祭之日,向天祭祀,祷告神明,告慰先王。  

安期生降临下来,落于祭台之上,无视周虞和吴清清,伸手去摄始皇帝。  

周虞挥剑便斩。  

安期生另一只手大袖一扫,卷住太阿剑,嗤喇一声,袖袍被太阿剑斩裂,剑锋掠过他如玉的臂膀,留下一道血口。  

这是霞举之境,即将成仙的强大修行者的血!  

周虞左手持娥皇钗,向前猛击。  

大虞圣绝光再度爆发,以世间最极致的速度,在安期生右手抓到始皇帝之前,击中安期生的右手。  

安期生右手被漆黑光线洞穿。  

他脸上流痛苦之色,不得不收手。  

安期生叹息说道:“你怎么会有这件东西?”  

周虞微嘲说道:“假人真可悲。”  

“假?”  

安期生迷惑问道。  

一列列骊军冲上祭台。  

在祭台之上,合围着大秦万军。  

始皇帝陛下宣读完祭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