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众里寻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岁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  

太迟了不好,太早了也不合适。  

“老爷,任国相来了。”  

房外,传来一个丫鬟通报的声音。  

杨沅扯过一床薄衾,盖住姬香、花音和小奈纠缠在一起的粉润雪白,一榻春光顿掩。  

只露下三个人潮红的脸颊露在衾外。  

杨沅匆匆穿戴已毕,赶到书房时,就见任得敬正翘着二郎腿喝茶。  

瞧见杨沅来了,也是一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模样。  

“这么晚了,你怎么来…”  

杨沅刚走过去,就被任得敬翘着尾指,端着茶盏,把他给推开了。  

“边儿去,你身上有味儿。”  

任得敬一脸的嫌弃:“也不说先洗个澡再来,诚心膈应我是吧?”  

杨沅干笑道:“你这么晚过来,我当出了什么大事,哪里还敢耽搁。”  

任得敬撇了撇嘴,道:“我一品堂中,广纳四方奇人异士。其中有几个人,是唐朝时候中原‘继嗣堂’的后人。”  

“继嗣堂?我知道它。”  

杨沅点了点头,他的“同舟会”里,也有原是“继嗣堂”后人的存在。  

比如王长生、寒千宸、萧千月等。  

一个已经彻底败落的势力,留下的一些后人,尚且各怀绝技,可见当年它全盛时期的强大。  

任得敬道:“他们说,在天水一带,有‘继嗣堂’的宝藏。那儿,是‘继嗣堂’成立的所在。”  

杨沅神色一动:“你想让我允许他们去天水寻宝?”  

天水之前是属于金国的,杨沅进入陕西,夺的第一城就是天水,所以它现在已经在杨沅的管辖之下了。  

任得敬摇摇头,道:“之前,他们已经去了,也找到了宝藏,而且把宝物都藏在佛像里,运出了天水,运回了西夏。”  

杨沅疑惑地皱了皱眉,给自己也斟了杯茶:“那你和我说这个,目的何在?”  

任得敬道:“我在他们身边,早就安排的有人。他们运了宝藏刚刚回到大夏,就被我的人控制了。”  

“然后呢?”  

“然后,我和你就一起抓了李仁孝,颠覆了大白高国。现在,押运他们回兴庆城来的,还多了一路人马,就是你麾下的慕容千羽。”  

任得敬放下茶杯道:“你的人认为西夏既已易主,这批财宝该交由你来处理。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杨沅想了一想,道:“‘继嗣堂’遗宝,应该是价值连城。不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多它一笔不多,少它一笔不少。你想要,自管拿去。”  

任得敬笑了:“我是要离开这里,去寻找那条蹀躞带的,不成为我自己,活的好没意思。”  

任得敬虽然在笑着,可笑容却说不出的萧索。  

他是真的活的了无生趣。  

什么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于她而言,全然没了意义。  

任得敬道:“任家人敬我爱我,对我很好。此一去,如果能做回自己,我就不会再做任得敬了。  

如果做不回自己,我这具老迈的身体,也没多少日子可活了。  

我想,给任家多留点东西。这样,至少我对他们的亏欠,会少一些。”  

杨沅颔首道:“懂了,他们现在在哪里,我陪你去。”  

任得敬翻个白眼儿,道:“我的人本要把车押去国相府的,你的部下听说你现住在这里,自然是把宝车押来此处了。”  

杨沅和任得敬赶到前宅一处库房,一具具巨大的佛像,已经被人从车上搬了下来。  

一见杨沅,慕容千羽便像献宝似的,上前道:“宣抚,这些佛像肚腹之中,全都塞满了金珠玉宝。  

卑职查过两具佛像,里边满是珍珠、翡翠、玉石、祖母绿、猫儿眼什么的,简直能晃花人的眼睛。”  

杨沅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么多人知道了,想满过去,怕是不容易了。  

杨沅想了一想,方道:“这些宝物,是任国相的私产。献国归降之前,担心出了差迟,这才临时移转在外,如今自当物归原主。”  

慕容千羽一愣,压低声音道:“宣抚,这可是价值连城的一批宝藏,就是咱们给没下了,任家也不敢多话的。”  

杨沅瞪了他一眼,道:“任国相献国有功,朝廷必有厚赏的。  

朝廷得了西夏之地,开疆拓土,就是朝廷获得的最大财富,岂有掳掠有功之臣的道理。”  

杨沅说罢,对任得敬道:“这些东西,也就不要搬来搬去的了。  

这处库房借你使用,叫你的人点检珠宝,由你分配给任家子孙吧。”  

任得敬跟杨沅也不客气,当下就命他带来的人接管了库房。  

这些人连夜拆了一具具佛像,点收其中储藏的宝物。  

“继嗣堂”是五姓七望和关陇八家中大部分势力,联手推出来的一个“白手套”。  

它存在的时候,固然拥有极大的潜势力,但并没有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宝藏。  

实际上这是唐末乱世开始的时候,“继嗣堂”当时的宗主预判天下即将陷入不可收拾的大乱之中,才仓促收拾各种宝物,储藏起来的。  

他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天下重新安定下来,蛰伏的“继嗣堂”可以东山再起。  

只是,他预判到大乱将生,也预判到这场大乱的破坏性极大,但事实却还是比他的预判更加严重。  

黄巢这个杀神掀起的大动荡,彻底摧毁了世家的根基,“继嗣堂”也在此过程中损失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