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耀之以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沅选择了此时带他们出城,去郊外营地检阅从潼川府一路拉练至去的团练兵,主要是因为等他们赶到时,天色已近夜晚,那时火器的声光效果看起来更加惊心动魄。  

杨沅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火器是不可能一直瞒着的。  

只要他用了,就一定会有人知道。  

就算他不用,封闭制造和封闭演练也不可能把这个消息一直封锁下去。  

何况,杨沅并没有谋反的野心。  

他之前一直秘而不宣,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让吴家军提前引起警惕,同时也是担心朝中有守旧派掣肘。  

现在,它很快就要出现在战场上了,所以也是时候让它公开亮相了。  

在决定让龙州豪强看一看他的火器之前,杨沅就把相关讯息的密奏呈报了朝廷。  

不过,不管是在这次演练中还是在呈报朝廷的消息里,杨沅都隐瞒了火炮的存在。  

同时,呈报的和现在演练中所用的火铳,也是不同的。  

此番展示的1.0版本的火铳,不是萧千月团队已经优化到3.1版本的火器。  

抚帅出城,车驾仪仗规模浩大,龙州诸豪强也都乘车骑马,随之而行。  

已经进入夏季,不过这个时间骄阳威力不再,气候倒还舒适。  

到了那片事先划定好的旷野,杨沅穿一身戎服,戴一顶遮阳笠帽,从车上下来。  

他换乘了一匹雄健的乌骓马,领着同样换了马的龙州诸豪强向矮山上驰去。  

甘泉领着几个团练官急驰而来,自马上抱拳拜见了抚帅,便头前领路,将他们引到了检阅台的位置。  

这里是矮山上一处较为平坦的所在。  

甘泉抱拳道:“抚帅,子弹射不到这么远的位置,诸位客人可以在这里放心观看。”  

杨沅点点头:“去吧,叫我看看,你们演练结果如何。”  

甘泉大声应是,一拨马头,便率领几名将校驰骋下山。  

龙州几位豪强默默交流了一下眼神,神色间都有些诧异。  

从山下那块被划为演练区域到这儿,足有两箭之地。  

那位团练使说,站在这里,不会被子弹误伤?  

这是什么武器,射程有这么远吗?新型的床子弩?  

在他们的认知当中,比寻常弓弩射击远的多的强大远程武器还是有的,比如床子弩。  

但是那种大型弩具太过笨重,一般都是固定在城头上的。  

这位杨抚帅就算对它有所改进,也不至于让它具备普通弓弩的轻便,保持床子弩的威力吧?  

其实,这支团练兵装备的火器,射程并没有这么远。  

不过,兵不厌诈,为何不能夸大一下呢?  

在甘泉的指挥下,第一批是掷弹兵的演示。  

数十名士兵,并排走到试演区域。  

在他们腰间,都配戴着一个特制的投石索。  

两条皮带,中间系一块皮囊,皮囊中放一块拳头大的石头。  

借助这种简单的工具,抛射距离可以达到三十丈到六十丈之间,距离丝毫不逊于弓箭。  

一个人抛射的话,用处不大,但一群人抛射的话,它的杀伤力就相当惊人了。  

这种武器制作简单,成本不高,本就是军中常备武器,地方团练武装更是必备之物。  

但,这支团练兵抛射的却不是石头,而是手雷。  

当他们将一枚枚手雷抛射出去,巨大的爆炸声,成团涌起的烟尘滚滚而起的时候,  

检阅台上的龙州众豪强,一个个惊的目瞪口呆。  

他们…见过火药武器,但从未想过,火药武器的武力已经达到这般地步。  

杨沅适时取出一颗未装填火药的手雷,微笑地介绍起来。  

“诸位,看这上边的裂纹,一旦爆炸,铁片四方激射,一颗爆炸的威力,抵得上十个人同时抛出石块。”  

他把手雷放在提前摆好的一张桌子上,任由他们拿起查看。  

“匠作们打算在里边再塞上钉子、瓷片,一旦爆炸,如疾风爆雨,无孔不入,十步之内,无人幸免。”  

众豪强听了顿时脸色大变。  

杨沅道:“它的威力不仅于此,这种巨大的爆炸效果,各位都看到了。  

试问,人听到看到尚且心惊,如果是正在冲锋的马匹撞上,会是什么效果?”  

这时,掷弹兵已经退下,一群士兵正在驱赶几头猪羊向某个区域奔跑。  

杨沅道:“方才那种武器,本官命名为手雷。大家再看这种,本官命名为,地雷。”  

就见一头猪被驱赶奔跑着,突然身下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  

那头猪被炸飞到半空中,猛地摔到地上,抽搐了几下,便不再动弹了。  

随后,其他的猪羊也开始不断踩踏到地雷上,有一只羊甚至被炸的在空中就解体了。  

看的几名龙州豪强浑身发抖。  

杨沅淡然道:“方才那种手雷,可用于遭遇战。而这种地雷,可以在自己的营地周围,不想让敌人攻击的方向,提前埋在地下。  

也可以在双方决战的战场上,提前把它埋在敌军骑兵冲锋的方向。  

试问金人也好,西夏也罢,他们的骑兵,在本官的兵马面前,如何再逞威风?”  

杨沅说话间,一阵鼓点声响了起来。  

密集而节奏的鼓点声,是杨沅亲手设计的。  

三排团练兵,扛着火铳出场了。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分成前中后三排,三段式射击正式出现。在他们前方,竖起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