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各自误(2/3)
要想得到他的器重,必须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于是,杨连高立即打起精神,从杨家在大理国所拥有庞大潜势力开始,娓娓介绍起了大理杨氏的情况。
梵清拖着大扫把,走进一处院落。
她正在东张西望,以确定这里是否是太尉府的正宅,远处便有一个人走来。
梵清急忙拿起扫把,低着头,一下一下地扫起了地上的落叶。
“老爷,您回来了。”
一个家仆迎面看见杨福,连忙止步行礼。
“嗯!”
杨福点了点头,走进了院子。
小家丁抬眼望去,胖乎乎的身子,两撇鼠须,五十出头。
倒是比小家丁想象的脑满肠满、大腹便便、形容奸诈狠毒的模样,还要耐看一些。他姓杨,被仆人尊称为老爷,还有这形象、岁数…
没错了,就是他。
小家丁的俏眼微微地眯了起来。
杨福是出去亲自找雕刻名匠,为自己父亲刻碑的。
整篇碑文,由陈涿光执笔,由他本人抄录而成。
杨福因为要外出办事,这才去掉了披麻带孝的装扮。
向那南郑有名的石匠交代清楚了碑的质料、尺寸,确定了碑文字体等一系列事情之后,他刚回来。
只这一番折腾,就让杨福周身疲乏,口干舌燥了。
他正急着回去赶紧喝几口热茶解渴,忽地后颈一紧,眼前一黑,整个人便失去了意识。
等他再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杂物房里。
一个青衣小帽、眉眼俊俏的小家丁,凶巴巴地瞪着他,道:“姓杨的,你大难临头了。”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杨福大惊失色:“你…你是谁?”
小家丁冷笑一声,道:“你做过的对不起人的事很多吗?我俗…我姓吴,你现在,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姓吴?
杨福脸色顿时大变。
父亲生前说过,为了他杨氏一族能留有一线未来,他决定把兵权交给他当初主动独立出来的吴家。
难道吴家认为父亲失言了,要报复我杨家?
可我爹都为此丧命了啊!
如今我叔父当家,他年纪轻轻,前程似锦,当然没有必要再去投靠你们吴家。
吴家怎么可以这么不讲理?
这样一想,杨福顿时悲愤莫名:“这不公平,发生这种事,我杨家也是情非得已,你们吴家不能不依不饶。”
“不能不依不饶?因为你姓杨的昏匮贪婪,多少人为此丧了性命,你还说情非得已?”
“多少人丧失性命又如何?那是他们该死!朝廷对此已经有了定论,难道你们吴家想要造反吗?”
“你不用拿朝廷来压我。”
小家丁冷冷地道:“杨沅,我要把你带上峨眉山,叫你剃度出家,青灯古佛,诵经赎罪。”
“杨沅?你们…要抓我叔儿?你们…你们这是真的要造反呐!”
小家丁呆住了,惊讶地问道:“你…你不是杨沅狗官?”
杨狗官很耐心地听杨连高把大理杨氏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捎带着,对于大理国如今的政局形势,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杨连高的话语中也许会有对于大理杨氏的吹嘘,但基本情况还是符合的。
杨沅听着,心中便渐渐有了清晰的判断。
二人初次见面,杨连高自然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但是,为了能拉拢这位西南重臣,杨连高也是下了大本钱。
他不但送上一份十分丰厚的礼单,而且还向杨沅暗示,大理的马匹、药材、高档的刀剑和象皮的甲胄等,他都可以用绝大的优惠与杨沅进行交易。
不仅如此,本来宋人与大理进行交易的主要通用货币就是金银。
但,杨连高还暗示,如果杨沅有需要,他可以尽可能的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把金银也做为和杨沅交易的一种货物。
这已经不是在做生意了,简直是在给杨沅送钱。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想要什么?
杨沅不置可否地听着,轻轻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抿着茶,心中急急思索。
杨连高和杨沅所说的内容,对于刀妃妃来说,未免就太枯燥了。
二人聊的非常投机,刀妃妃也只能乖巧地坐在椅上等着。
只是,一个活泼的妙龄少女,又哪里坐得住。
时而,她一双绣着“二凤夺宝”图案的缎面彩丝绣鞋,便在椅腿间轻轻晃荡几下。
时而,她修长白皙的手指,便顺着自己袅娜腰间的银腰带,划到银腰链上去,把那银腰链在手指上缠绕几匝,再放开。
如此周而复始,如同一个在家访老师面前还在调皮的孩子。
杨沅思索着,目光便垂下来,正看见她的小动作,不禁莞尔一笑。
“大理杨氏,是大理国三大姓之一。大理高级官员,二百四十多人,杨姓独占两成。”
“杨家族人,有很多是大理国高僧,威望隆重。”
“这等家世,他于我还有何求啊?难道…”
杨沅的心头怦然一跳,他似乎…明白了。
杨沅沉思时,杨连高也端起茶盏假意喝着,眼角余光悄悄盯着杨沅的神色。
他不确定,是不是这一次拜访,就能和杨沅达成默契。
但是,以这个年代的交通条件,两地相隔数千里地,相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