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拿钦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沅道:“哦,杨某先行一步,陈书记受了伤,我叫人护着他慢慢而行,估摸着快的话,也得明日傍晚才到。”  

潘泓岳心中有些失望,忙又重整笑容,道:“杨大夫,太尉已在二堂相候了,请。”  

杨沅微笑颔首,与潘泓岳走进帅府大门。  

他的一众随从侍卫,由太尉府的人引着,牵着马从侧门儿直奔跨院马厩。  

“杨大夫,定军山之行,可有了结果?”  

“结果已经有了,案情实是一言难尽。”  

杨沅想起徐夫人、寇黑衣、裘皮儿,还有韩金勋等人经历,苦笑一声:  

“一会儿,待见了太尉,杨某再说与诸位听吧,其中情由,非常复杂,一时半晌说不清楚。”  

杨沅说着,已经到了仪门前。  

忽然,他站住了。潘泓岳目光一闪,微笑着退了一步,问道:“杨大夫?怎么不走了?”  

杨沅慢慢转过身来,逼视着潘泓岳:“将军怎么不走了?”  

杨沅现在的六识十分的敏锐,眼看走到仪门前,他忽然察觉有些不对。  

在仪门两侧,贴墙站着许多的刀盾手和弓弩手。  

从这里是看不到的,但是那么多人怀着敌意,等着从这道门走进来的人,凝聚起来的精神力已经若有实质,杨沅是能有所察觉的。  

如果说,这种感觉虚无缥缈未必准确,但潘泓岳的“退了一步”,就不能不叫他多想了。  

后宅里面,潘泓岳刚刚离开,时寒和刘入溪、周无翼就“越狱”了。  

他们连窗子都懒得翻,直接从房门口出去,绕到侧院墙边,翻墙出去,急急去本部军营,召集兵马去了。  

前衙仪门前,杨沅看着潘泓岳,手已按在刀柄上:“潘将军,太尉府里,可是生出了什么变故?”  

潘泓岳看着杨沅的模样,知道已经不能把他骗进埋伏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潘泓岳摇了摇头,笑道:“不愧是当朝状元,这心思之缜密,潘某不及也。”  

他笑容可掬地问道:“潘某哪里露出了破绽?”  

杨沅摇了摇头:“只是一种感觉。”  

潘泓岳挑了挑眉:“读书还有这样的好处?只是不知,读书能不能抵挡这刀枪剑戟。”  

潘泓岳“呛啷”一声拔刀出鞘,大喝道:“来人,把杨大夫给我拿下。”  

杨沅沉声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杨太尉的意思?”  

随着潘泓岳一声大喝,四队官兵两队自仪门里杀出,两队自正门方向杀出,已然将他团团围在中央。  

潘泓岳笑吟吟地道:“杨太尉倒行逆施,已然遭了天谴,杨大夫,现在轮到你了。上!”  

众官兵蜂拥而上,刀剑盾戟,劈面杀来。  

杨沅听说杨政已死,不由大吃一惊。  

眼见一杆杆锋利的长枪、一口口雪亮的钢刀劈来,杨沅急忙拔刀迎战。  

两下里这一通厮杀,对方虽是团团围困,一时却近不了杨沅的身。  

潘泓岳高声赞道:“杨大夫好身手,若为武将,亦可当一面之雄了。”  

潘泓岳这些兵,都是百战老兵,尤其擅长配合。  

刀盾手、长枪手、弓弩手,本来分组合阵,可以联手杀敌。  

只是潘泓岳实则不敢杀了杨沅,弓弩太难控制伤害,不能擅自出手,威力便大打折扣。  

但,他们联手却敌,仍是大大弥补了个人战力的不足,杨沅想冲到潘泓岳身边将他擒作人质,却也是做不到的。  

杨沅纵身一跃,刚刚避开两个刀盾手的地趟刀法,两口长枪又向身在半空的他当胸刺来。  

杨沅挥刀荡开长枪,足尖刚刚落地,又是一名刀盾手、一名长枪手,一远一近,一左一右,向他扑来。  

这些官兵使刀盾的和使长枪的,上下结合,左右交替,刀枪并举,长短兼用,时而翻滚拦拿扎,时而跌扑劈截抡,动作交错相融,配合极其得法。  

杨沅虽然砍伤了几名士兵,奈何对方人多势众,马上就有人替补上来,丝毫不给杨沅喘息之际。  

杨沅眼见如此,顿萌退意。  

他还不明白太尉府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岂能在此与他们缠斗不休,哪怕士卒杀的再多,与事何补。  

一见杨沅想要逃走,潘泓岳急了,喝道:“放箭,放箭,留住他。”  

“嗖嗖嗖嗖…”  

这一加上弓弩的配合,杨沅登时就手忙脚乱,有些力不能及了。  

杨沅杀开一条血路,一个“燕子三抄水”,刚刚纵身掠上一侧的高墙,忽然肋下一痛,被一枝弩箭射中了左肋。  

杨沅不敢停留,双足一点,身影便消失在高墙之外。  

那些士兵没有他这样的轻身功夫,他们呼啦啦冲到墙边,叠着罗汉,把人送上墙去,已然不见杨沅踪影。  

“举烽火,关城门,满城大索。”  

潘泓岳厉声下令。  

“等等!”  

潘泓岳忽又想起一事,他可不想引的南郑城大乱。  

潘泓岳忙又吩咐道:“就说有一刺客,刺杀太尉和钦差杨大夫,任何人胆敢窝凶手,知情不报,满门抄斩!”  

潘泓岳唇角露出一丝诡谲的笑意。  

我说你是凶手,你是想杀钦差杨沅的凶手,那么,谁还会信你才是杨沅?  

这样,你也就不能利用官方的身份做什么文章了。  

太尉府中烽火燃起,整个南郑城中的百姓都为之一呆。  

有近十年没有见过烽火燃起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