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绝嗣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承尘之上,纵身跃下一人。  

她足尖刚一着地,膝弯便随之一曲,单手撑地,稳住了身形。  

落在无声,轻盈如猫。  

她的另一只手,正按着一口太刀的刀柄。  

正是藤原姬香。  

矢泽音和椿屋小奈比姬香更加灵巧,她们仿佛两只轻盈的飞鸟,翩然落地,便笑盈盈地扑向杨沅。  

三人俱着一身黑衣,蒙面的黑巾坠系在颈上。  

只是,姬香的动作更快。  

两个女忍者还没扑到杨沅怀里,姬香已经坐到他腿上,双手也环住了他的脖子。  

音和小奈只好一左一右,搭住了杨沅的肩膀。  

吴炯狼子野心,沟通利西吴家,这是“同舟会”无意中打探到的消息。  

杨沅派“同舟会”提前来四川,还真不是为了调查他治下的那些官绅豪强。  

那些人他不需要掌握他们的什么秘辛,也能控制住。  

杨沅是要提前摸查关于西军三帅臣的一些消息,毕竟他以后要常跟这三个邻居打交道。  

正是在此过程中,“同舟会”探听到了吴炯的消息。  

杨沅入川之后,姬香和音、小奈就在暗中保护他了。  

杨沅遇到吴渊确属意外,但是既然遇到了,又随吴渊来了蓬州,对吴炯这个二五仔,杨沅当然就要重点关注了。  

所以今日酒宴间吴炯悄悄出去做安排的时候,两个女忍者就已经尾随在他身后了。  

杨沅捉住姬香在他身上乱摸的柔荑,问道:“不是说等他们发难时,你们就立即动手制住他们么,怎么还叫他们射了一箭?”  

姬香笑道:“那一箭可不是他们射的。”  

小奈指着自己的鼻子尖儿,向杨沅抛个媚眼儿:“是人家吹的喔。”  

杨沅微微皱眉:“为什么?”  

姬香表功道:“当然是为了更加惊险。不吓吓他们,他们怎肯乖乖臣服。  

如今他们不得不被你牵着鼻子走,一府一豪强,从此就只能跟着你走了。”  

杨沅想想,笑了笑,勾了姬香的下巴一下,说道:“还别说,效果确实更好。”  

杨沅又转向小奈,笑道:“你这个女忍者,吹箭的准头可不怎么样啊。  

你不是跟我说,二十步内,你能吹箭过钱孔么?”  

小奈娇笑道:“人家这一箭本来就是冲着那位知州的帽子去的嘛。”  

杨沅又是一奇:“这是为什么?”  

小奈娇憨地道:“因为那种吹箭人家没用过呀,生怕准头或者力道没掌握好,万一射中了主人可怎么办。”  

所以,如果射中陈知州就无所谓了呗?  

嗯,好像确实无所屌谓。  

吴渊带着四名侍卫,阴沉着脸色赶回吴家老宅。  

一进大门,吴渊便阴森森地问门子:“吴炯呢?”  

“四老爷回本宅去了。”  

“其他各房主事可有离开的?”  

“没有,都宿在府上。”  

“封锁府邸,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出!”  

吴渊说罢,健步如飞直奔后宅。  

“立即通知各房房头,主事,长老,到祠堂见我!”  

随着这位吴氏家主一声令下,吴家的家丁迅速将门户和院墙守住。  

后宅里,祖祠内乱,一盏盏灯相继亮起,通明一片。  

那层层叠叠、环环相套的深宅大院里,陆续亮起许多灯火。  

然后便有一盏盏灯笼从各房各院向着祖祠的方向冉冉而去。  

大半个时辰之后,吴渊的同胞亲弟弟吴波沉着脸色带了四个家丁匆匆奔向吴双玖的住处。  

吴家各房在老宅里都有一个院子。  

但吴炯从不宿在老宅,他不喜欢住在这里。  

在他本宅里,他是一家之主,而在这里,他有一种做客的感觉。  

但他的女儿倒不在乎,他的本宅在城外,进城逛街多麻烦。  

吴双玖喜欢住在老宅,逛街购物方便。  

双玖还没睡,沐浴之后散了头发,可她的怒气还没散。  

她正在闺房里恶狠狠地咒骂着眉真,吴波就带人闯了进去。  

很快,门窗就被一块块木板封死,吴双玖的门前,两个佩刀的家丁站在了那儿,宛如一对门神。  

吴家祠堂里,各位元老、房头、主事,脸色都很凝重。  

家主已经把事情对他们说清楚了。  

要保吴家,就得铲了吴炯这一支。  

这不仅是对杨沅的“投名状”,也是表忠请罪的一道“平安符”。  

否则,杨沅的五百虎狼之士,必定会出现在吴家老宅。  

吴家上下都会变成刺杀朝廷命官图谋造反的乱臣贼子。  

可…这毕竟是屠杀同门啊,没有人愿意接这件差使。  

每个人脸色都很凝重,做出这个决定的吴渊,心中的压力其实是最大的。  

但,身为家主,他只能承担,他甚至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露出一丝犹豫或沉重的表情。  

眼见众人沉默不语,吴渊只得点将。  

被人点将,不是主动请缨,心里那道坎儿,便容易迈过去。  

被点到名字的两个主事都是平时对家主更恭驯听话的。“去吧!”  

被点将的两个主事脸色凝重地给祖宗牌位上了柱香,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大步而去。  

吴渊提起笔来,在家谱上翻到吴炯那一房的最末一人名下,一笔一划地写了两个字:“绝嗣。”  

吴渊的别业在蓬州城东南方五里地外。  

吴炯的本宅在蓬州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