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中心开花(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宿州以北的灵壁地区有很多座山。  

“山川灵秀,有石如璧”,就是“灵璧”这个地名的由来。  

这里的山都不算高,如歪头山、萝卜山、灵蛇山、乌牛山等,以七八十丈的山峰居多。  

仅这么高的山峰就有八十多座,峰峦如聚,十分秀美。  

如此众多的山,形成了天然迷阵般的复杂地形。  

陆天明所部马军司七千余精锐,就是在追杀金兵时,被诱入这群山之中,受困于此的。  

被陆天明全歼于群山之中的那支金军,并非金人的主力部队,它是一支“射粮军”。  

“射粮军”是金国从占领区招募的青壮组成的一种军队,平时只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和扫除匪患,就相当于宋国的厢军。  

而此刻围困陆天明的金军,才是猛安谋克制的精锐武装。  

从昨日中伏陆天明部被包围开始,一直到今天上午,双方之间的战斗就没有停息过。  

攻守双方都采取了轮流歇息、轮番上阵的战法。  

现在,陆天明已经把弩箭都集中了起来。  

由于无法得到军械的补充,不能再任意消耗了。  

只有在宋军的防御阵营某一个位置被突破时,才会集中使用一到两轮的弩箭,来帮助宋军封堵缺口。  

官兵们一般会随身携带三天的口粮,现在他们只被围困了一天,暂时倒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  

但是直到此时,仍然没有援军的消息,而金兵封锁的几个山口也一直无法突破,这让士气还是低落下来。  

鏖战正酣时,宋军的防御阵形又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金兵兴奋地叫着着冲了进来,想要把豁口撕的更大一些。  

陆天明见状,大吼一声,率先扑了上去。  

这陆天明至少一米九的个头儿,膀大腰圆,两百四十多斤的分量,掌中一口大刀四十多斤。  

背厚刃薄的大刀奋力劈出,带着厉鬼夜泣一般凄厉的呼啸,斜肩拉胯地就把冲在最前面的一名金兵斩成了两半。  

鲜血炸飞于空,尸体分作两半,这一幕太过骇人,惊得其他突入进来的金兵呆了一呆。  

陆天明则把血淋淋的大刀一横,复又一刀横斩开去。  

迎面之敌慌忙逃避,一个冲的太急来不及退开的金兵绝望地大叫一声,便狠狠一枪往陆天明的面门搠来。  

陆天明高大的身形微微一晃,让开了面门,任那大枪刺在他的胸口上,被他一套精良的盔甲阻住。  

而陆天明手中那口大刀,已把这名金兵横着斩成了两段。  

与此同时,唯恐主将有失,陆天明的亲兵们疯了似的扑上来。  

他们挡在陆天明身前,奋力劈砍攒刺着,金兵费尽功夫好不容易破开的一道缺口,又被迅速封上了。  

“统领,集中骑兵,由你带着杀出去吧,这么耗着不是办法。”  

“我不退!”  

陆天明血贯瞳孔,因为手下军士的不断惨死,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他挥舞着大刀,尽情地杀戮着,长刀一次次划出寒光,劲势锋锐无匹,刀光所向,鲜血飞溅,人头落地,惨厉之极。  

“统领,你先走,咱们马军司的人不能都死在这儿。  

你走了,要么带兵来解围,要么给我们复仇啊!”  

眼见金兵开始在上风口堆砌砍伐来的柴禾,这是想以烟攻,陆天明身边副将不禁焦急地劝说了起来。  

陆天明已经退到了亲兵们的后面,他身高力大,抡起大刀来是真的所向披靡。  

但是,他自身负担重,那刀也沉重,持久性不行,刚刚一通爆发,杀的金兵人仰马翻,几无一合之敌。  

只可惜他这个无双技能的爆发时间比较短,CD时间却比较长。  

“我不走,老子长这么高、吃这么胖,就是为了不叫人看扁我!”  

陆天明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嘶哑地吼道:“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老,我姓陆的绝不会丢下兄弟们独自逃生。”  

“更何况…”  

陆天明信心十足:“李都统一定会来救我们,给我咬紧了牙关…”  

浓烟起来了,陆天明掷地有声地喝道:“撒尿,泚湿汗巾,把口鼻掩起来!”  

李显忠亲自率领一万多的精锐轻装前进。  

他放弃了原本要攻打的宿州城,直接杀向灵壁。  

然而,在李显忠的兵马驰向灵壁约小半天的功夫之后,驻守在宿州城的两座卫城静安和符离的金国兵马,突然抛弃阵地,向灵壁方向进发了。  

又过了约一个时辰,宿州城门大开,城中的金兵把这座付出巨大牺牲才占领的城池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截向了李显忠的后路。  

李显忠的兵马在经过一处湖泊时停下了。  

那湖泊周围有一大片芦苇荡,这种地方,都是易于中伏之处。  

所以李显忠先等斥侯探查了没有伏兵,这才吩咐加速通过。  

但是,当他的大军沿着道路,穿行到芦苇荡过半位置的时候,金兵突然出现在了前后两个方向。  

出现的全是骑兵,所以速度甚疾。  

前后的宋军斥侯虽然及时示警了,但是不等中军做出反应,金军的骑兵就已堵住了他们的进路与退路。  

前后与金兵交接的宋军立即投入了战斗。  

这条道路左右两侧一侧是芦苇荡,一侧是湖泊。  

在前后两条道路受阻的时候,战阵经验丰富的李显忠就下达了命令:“砍伐芦苇,扩出百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