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早安,这个不安分的早晨(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岔子。  

樊江道:“那是自然,樊某会拿自家前程开玩笑吗?”  

方楷承听了便放下了心事。  

不要说他这个年代了,就算到了后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男女双方都不到场,只要这操办人有点身份,都能直接给男女双方开出结婚证来。  

方参军也是怕人家女子并不同意,那樊江此举可就有点“巧取豪夺”了。  

不过,樊江也真犯不着搭上仕途,冒这么大风险。  

方参军便松了口气,佯怪道:“原来如此,就这么点小事儿,你说你和王老弟还用得着请茶么?打声招呼不就行了。”  

樊江笑道:“我与他只是恰巧同来,他请你方兄吃茶,可与此事无关。”  

方楷承也不说破,笑道:“你那朋友和他要纳的妾是哪一厢哪一坊的,我叫人取簿册来。少康,司少康,进来一下。”  

方参军把一位书办唤了进来,樊江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张,递过去道:“双方名姓俱在其上了,麻烦了。”  

司书办也认得攀江,忙双手接过,客气地道:“樊主事客气,卑职这就去取来。”  

不消片刻,司书办就把两本簿册取了来,神情略显古怪。  

因为,他刚刚接了纸条出去,发现那男方竟然是杨沅!  

杨沅杨侯爷啊,临安府第一扫把星,从府尹到通判,被他糟蹋多少人了。  

不过,他没敢多嘴。  

人家樊江和本司老爷显然都知道这事儿,都认可了这么办的,他多什么嘴?  

方参军主管临安府户曹,却不做这些具体细务,当下只是笑吟吟地一扬下巴,吩咐道:“喏,帮咱们樊主事办一下。”  

“诶诶!”司书办引着樊江到了一旁书案前,按照樊江的指点,把艾曼纽贝儿落到了杨沅的户籍上。  

贝儿等一批蕃女当初被解救回来,已经没有可能再远涉重洋回到故乡,当时朝廷开恩,认可了她们的大宋国籍。  

临安府当时给她们办的是“客户”(无产),且为“浮客”(临漂一族)。  

在临安居住满一年以后,她就正式入了临安户籍了。  

而且,她这户本上就她一个人,没有父母长辈。  

杨沅那边也是,所以这过户登记,也不需要双方长辈认可画押。  

不消一会儿功夫,司书办就给登记好了,日期也按樊江说的给提前了大概半年。  

“参军,登记好了。”  

“嗯…”  

方参军取过印钤,“铿”地一声加盖了印鉴,目光忽然扫到“杨沅”两字,浑身的汗毛刷地一下就竖了起来。  

片刻之后,方参军眼神儿飘忽了一下,艰难地从那个名字上挪开把目光,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似的,把簿册迅速一合,递给司书办,淡笑道:“放回去吧。”  

“哦,对了。”  

在司少康转身要去收储簿册的时候,方参军又唤住了他,笑吟吟地道:“今晚放了衙不要走,陪本官去赴个约,吃个茶。”  

“老爷,您该上衙了。”  

“唔…唔?”  

都察院副都御史肖鸿基正在昏睡,忽然被侍妾唤醒了。  

他本是漳州知府,任满后迁任都察院,还没在临安购置自己的房产,这是住的是朝廷分配的官舍。  

分配给他的官舍不算太大,因此家人就没迁来临安,现在身边只有一个侍妾侍候着。  

听了那侍妾的话,肖鸿基就想起身,却只觉浑身酸软,骨头缝生痛,脑袋昏昏沉沉的。  

侍妾见状,摸了把他的额头,惊呼道:“呀,老爷,您额头好烫。奴家得赶紧给您找个医士来看看。”  

不行,我得上衙,我今天还安排了一天的讯问呢,我若不去…  

肖鸿基迷迷糊糊地想着,就昏睡了过去。  

那侍妾吓的不行,赶紧喊来丫鬟,端进水来,她亲手投湿了毛巾搭在肖鸿基额头。  

然后她便让老家人立刻去请医士回来给老爷看病。  

肖鸿基这些天为了和萧毅然、卢承泽他们争抢吏部的几个关键涉案官员,只好从早到晚不停地开庭讯问。  

而他身为副都御史,手头又有大量其他御史呈报的事务审阅、批示、处理。  

他把升衙时间全拿去问案了,就只好加班加点处理这些积压的公务,结果…  

“勤于公事”的肖副宪,拼体格怎么可能拼得过萧毅然、卢承泽等人?  

而且人家还是轮番上阵,负责的事务还没有他多。  

老肖…  

累垮了。  

病来如山倒,老肖这一倒,一时之间就爬不起来了。  

萧毅然等人还拉着架子等着跟他抢人呢,却发现肖鸿基没来上衙。  

很快他们就知道,肖副宪病倒了。  

萧毅然大喜,马上就把自己要审的几个涉案官员提了过去。  

这一来,又变成卢承泽和萧毅然抢人了。  

卢承泽闲极无聊,回想了一下杨沅处理事情时一贯不走寻常路的作法,忽然灵机一动。  

《杨沅智断藏尸案》里,我卢探花可是他杨青天的第一智囊啊!  

我岂能如萧大棒槌一样循规蹈矩一事无成?  

或者,我也可以用点计谋?  

是升官发财娇妻美妾,还是江湖亡命颠沛流离,就看你取的名字好听与否了。  

还是老规矩,太奇葩的谐音梗的太现代的等等不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