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风波难息(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的上臂刺了一剑。  

一剑刺出,寇黑衣转身便走,在滩涂上一连迈出五步,却不是走的直线,而是一道弧线。  

五步之后,他的脚就踏在了滩涂的一块石头上。  

这块石头,刚刚交战中就被他发现了。  

寇黑衣奋力一踏,纵身一跃,就像一只黑色的大鸟,腾空而起。  

那条看热闹的船就停在河心靠这边一侧的缓流中,距岸边约两丈的距离。  

在船上艄公想来,这个距离已经绝对安全,却没想到搏斗双方之一,竟尔冲到河边,猛然跃来。  

杨沅强忍臂上疼痛,手中刀使一个黏劲儿,将尚未及落地的“剑鞘”急旋了三匝,向前一振,便朝空中那只“大鸟”射去。  

“噗!”  

寇黑衣以刀作鞘的“剑鞘”刺中了他的后心,却并没有发生杨沅预料中的透体而入。  

“剑鞘”刺中寇黑衣的后心,便弹落了下来。  

寇黑衣“轰”地一声,重重砸在那船侧三尺左右的地方。  

只见他一手握剑,仍是双臂奋力挥动,双腿踢踏着水面,借着余势未尽的冲劲儿,迅速涌到了船边。  

寇黑衣伸手往舷上一搭,便带着一蓬河水冲上了船去。  

这船不大,被浪一冲,又吃寇黑衣一撞,立即剧烈摇晃起来。  

那艄公还好,那位货主却是站立不稳,晃了几晃,惊呼一声,就一头栽下水去。  

吃瓜的变成喝水的了。  

杨沅这边一见“剑鞘”明明刺中了寇黑衣的后心,居然没有伤了他,不由惊咦一声,手中刀马上掷了出去,直奔寇黑衣的后脑。  

寇黑衣借着一冲之势,向前一窜,手扣住船舷,猛地向上一窜,人刚窜上船去,杨沅那口刀就刺中了他的大腿。  

寇黑衣痛哼一声,一个翻身,便摔到了艄公脚下,手中剑向上一指,正顶在那艄公胯下:“开船,走!”  

那艄公吓的魂不附体,这么锋利的一口剑,就抵在他的胯下,哪里还敢反抗。  

艄公慌忙答应一声,拿出吃奶的劲儿提篙一推,船便向对岸荡去。  

寇黑衣坐起身来,与追到岸边的杨沅四目相对。  

杨沅一手按着手臂,指间血迹殷然。  

寇黑衣大腿上插着一口刀,虽未伤及骨头,却把大腿刺穿了。  

他咬着牙,把刀一拔,撕下袍襟迅速地裹扎了一下伤口,看着愈来愈远的杨沅,忽在咧嘴一笑。  

夕阳下,一口白牙,森森然仿佛狼的獠牙。  

“我的伤不重,只是臂上中了一剑,未曾伤到骨头。”  

杨沅说着,还轻轻抬了抬手臂,向刘嫣然姐弟示意了一下。  

“你们看,伤势不重,我打算明天就回都察院上值了。”  

他怀疑寇黑衣那冷不防的一招“刀中藏剑”手下留情了。  

从事后的调查来看,也印证了他的这个想法。  

枢密院派去抓捕寇黑衣的人伤了不少,但没有一个是被他用刀砍伤的。  

被迫用刀时,他用的也是刀背。  

“那就好!”  

刘商秋松了口气,瞟一眼姐姐,决定助攻一下:“我六姐听说以后,慌得跟什么似的,生怕二郎你有个好歹,不亲自来看看你,那真是茶饭不思了。”  

“嗯?”鹿溪、丹娘、羽婵、冰欣等女听了,不约而同把一双妙目向刘婉容看去。  

刘婉容嫩脸儿一红,掐死弟弟的心都有了,连忙掩饰道:“二郎对奴家有救命之恩,二郎受伤,奴家岂能不予关切。”  

杨沅打个哈哈,道:“追捕寇黑衣的人还没找到踪迹?”  

因为杨沅受了伤,现在养伤在家,所以很多事情他了解的不是那么及时。  

刘商秋道:“没有消息,这小子一下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杨沅点点头道:“他在皇城司经营多年,后来又去了机速房。  

他不仅了解我大宋谍探各种手段,对于各处关隘也知之甚详。  

他想藏匿或潜逃,自然不易抓捕。”  

杨沅沉吟了一下,道:“寇黑衣身份已经败露,留在临安再无意义,所以他一定会走。  

追捕还要继续,尤其是通往金国的各处要道,要严加盘查。”  

顿了一顿,杨沅又解释道:“此举,未必能抓到他,但是可以给他或他的同党制造障碍。  

以前为了不暴露寇黑衣,哪怕金国那边已经知道咱们的秘谍身份,也不会动他们。  

现在不同了,让寇黑衣及其同党的消息轻易传递不回去,才有助于咱们的人及时撤离。”  

刘商秋颔首道:“我明白,郑都承也是这么吩咐的。”  

杨沅道:“金国和西夏穿一条裤子,西夏秘谍那边…”  

刘商秋道:“你放心,自从我知道寇黑衣此人可疑,就已对他知道底细的派遣西夏的秘谍,全部做了调整。”  

杨沅松了口气,道:“不管如何,现在挖出了潜入机速房的金国秘谍,又解决了假会子案,临安可以安稳些时日了。”  

刘商秋却脸色凝重地道:“可是,枢密院提审何七七和他手下那些匠人,从他们口中得知,在他们被抓捕前,已经运出了大概两百万贯的假会子、假交子。”  

杨沅听了不禁皱起了眉头。  

北宋时期平均年财政收入在六千万贯上下,南宋时土地和人口虽然比北宋时少了,但财政收入却常年保持在一亿贯以上。  

按照这个比较,两百万贯似乎不多。  

但足足两百万贯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