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猜忌(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悄悄潜入勘印房做些什么,那可真就有了‘灯下黑’的效果,是没人能够发现的。”  

杨沅眉头一皱,示意卢承泽继续做笔录,又开口问道:“可是,本官查到,勘印房曾有大批材料进项,这…”  

何逍道:“因为我勘印房的人无所事事,所以有时候会在外面接一些私活。  

由于那纸张、油墨等材料,若非宣旨院正式进项的材料,是进不了枢密院的,所以只能从公账进货。  

不过,我们虽然动用了公账上的钱款,但勘印房承接的这些私活,所得收入都是要上交枢密院和宣旨院各一部分的。  

这一部分钱,足以弥补之前的花销还有节余,这些节余都会充入院库,当作日常支用的款项。”  

杨沅一听就明白了。  

他去临安府担任通判时,就因为小金库问题,和前任通判晏丁迟迟不能交接。  

各个衙门都有自己的小金库,衙门里各司各署也都有自己的小金库,这就是时下的现状。  

杨沅是没办法用这件事大做文章的,否则就是与满朝文武、天下官吏为敌了。  

以现在的仵作勘查技术,能够判断出那死者是六七年前死亡的,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不可能做出更加精确的时间判断。  

所以,就算查到何逍这边曾有一段时间,进购了大量材料,并且早来晚走,潜进勘印房利用公家的技术和设备印刷私人印刷物,也无法确定死者就是在这个月被砌进墙里去的。  

而且,何逍既然敢这么说,那么那段时间里,他们很可能真的承接过私活。  

就算针对此事严加调查,相信所有涉及的人,都能证明这一点。  

杨沅眉头紧锁,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显然是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案子复杂之处了。  

何逍道:“其实以下官看来,杨佥宪要破这个案子,应该从死者身上着手。”  

杨沅精神一振,忙道:“此话怎讲?”  

何逍道:“枢密院中任职的,若是官,便是京官,可以携带家眷。若是吏员或执役,那更是临安本地人。  

一个小妇人,带着一个幼童,能进入枢密院,那么必然是他们的亲眷。  

也就是说,这妇人和孩子应该是临安人或是当时随官员长住临安的女眷。”  

杨沅的眼睛亮了起来,急忙道:“所以呢?”  

何逍道:“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幼童,被人杀死,藏尸于夹墙之内,那就是失踪人口。妇人和孩子,是最容易被拐卖的人,临安府衙岂能没有报失人口的记录?”  

“对啊!”  

何逍道:“杨佥宪只要调出七年前到六年前,临安府报失人口的记录,想要确认死者的身份,必然不难。  

毕竟,一户人家,同时失踪了一个妇人和一个孩子的案例不多见。  

一旦确认了死者身份,她们与当时宣旨院中何人有关系,还会很难查证吗?”  

“妙!妙啊!”  

杨沅拍案而起。  

他快步走过去,一把拉住何逍,兴奋地道:“何押衙一语惊醒梦中人呐!本官不曾做过刑狱官,阅历经验难免不足,亏得何押衙提醒。  

好好好,本官马上就让临安府提供六七年前所有失踪人口的报案讯息,待此案勘破后,本官定会如实上报,为你请功。”  

何逍受宠若惊,忙道:“不敢不敢,下官也是年岁大了些,难免听过见过些事例,信口一说,作不得准的。若真能因此破案,下官也不敢居功。”  

“不不不,为官从政,务必先去私心,私心不去,不能为公。  

本官为人一向如此,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绝不会抢功冒功。何押衙你尽管放心…”  

外面,刘商秋已经把宣旨院副承旨王加逸给带来了。  

他听到杨沅“拍案为号”时,就马上把王加逸提了来,正好看见如此一幕。  

这一幕,王加逸是一定能看到的。就算何逍没有主动献计,杨沅也会寻个别的由头“拍案大喜”,然后跟何逍拉拉扯扯的,直到王加逸进门,让他看见才算了事。  

一见王加逸被带进来,杨沅马上松开何逍的手,走回公案后面,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对侧面桌上负责记录的卢承泽道:“何押衙所言,可都记下了?”  

何逍看见王加逸,很想跟他通个气儿,奈何众目睽睽之下,就连暗示都不方便,只好趁刘商秋不备,对他使个眼色。  

卢承泽搁下笔,客客气气地道:“何押衙,请你看看,本官所录内容可有疏漏、错误,若是无误,便请画押吧。”  

何逍无暇再与王加逸沟通,只好走到侧面书桌前,拿起笔录观看。  

杨沅神色一冷,对王加逸道:“且站在一旁,一会儿再询问你。”  

王加逸听了,心头便是一沉,杨沅这语气…  

何逍将笔录浏览一遍,见内容无误,便点了点头。  

卢承泽把笔递过去,何逍在笔录上逐页画了押,杨沅道:“且送何押衙回去。”  

卢承泽满面春风地对何逍道:“何押衙,请。”  

刘商秋就在王加逸身边站着,何逍无法再对他暗示,只好点点头,微笑了一下,便出门而去。  

王加逸顿时狐疑起来,何逍为何如此淡定?他向我笑什么?他刚刚递来的那个眼色,究竟是什么意思?  

房门徐徐掩上,将关未关之际,王加逸就听到卢承泽的声音道:“临安周边府县,并不太远…”  

院子里,卢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