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天下熙熙(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村姑叫佛拉娜(海棠花),是山腰那户农家的女儿。  

莫尔根的人冲进关门砬子以后,想迅速屠尽山中百姓,然后穿山而过。  

但是一个纥石烈部落的小头目见她貌美,想把她掳走。  

她的父母哥哥都因为阻止而被杀害。  

佛拉娜悲痛欲绝,被抱上马背时,趁机咬掉了那个小头目的一只耳朵。  

那个小头目恼羞成怒,拔刀划烂了她的脸。  

他还想虐杀佛拉娜时,李佑带兵追来了。  

发现佛拉娜的士兵道:“谋克大人,山腰那儿的确有个纥石烈部落的,少了一只耳朵。”  

李佑听到这里,又仔细看了看女子。  

窈窕的身段、颈间细嫩的肌肤…  

没毁容之前,确实是个很水灵的姑娘。  

她的父兄应该很疼爱她,都没怎么让她干过农活。  

可现在,她那张脸叫人一眼扫过,就不敢再看第二眼。  

李佑轻轻叹了口气,有了他那无耻的婆娘比着,眼前这个村姑,值得他尊重。  

李佑扭头询问手下:“谷中人家,可还有活口?”  

“回大人,山中一共十一户人家,如今就只活了这姑娘一人。”  

李佑点点头,道:“带她回欢喜岭。”  

李佑本不是这么心善的人,但是就凭这姑娘宁死不从于人的节烈,李佑觉得,值得一救。  

杨沅与上官骆,今日去了蒲察野部。  

完颜弘康没有来,虽然王妃很希望儿子跟在两位才子身边,多增长些见识。  

不过,世间最难测的就是人心,万一蒲察野把人扣下呢?  

上官骆对他已经串联的部落酋长们按照说服的难易程度,列了一个顺序,蒲察野排在第一。  

按照他的估计,蒲察野部是最容易说服的一个。  

杨沅虽然不如上官骆对蒲察野一般熟悉,但杨沅对于此行也很有信心。  

实际上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有信心把上官骆联络过的这些部落全部说服。  

势力与势力之间的矛盾甚至是仇恨,其实是最好化解的。  

只要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只要它只有跟你合作才有更大的利益。  

只有匹夫之仇,才是最难化解的。  

杨沅的蒲察野部之行很顺利,他和上官骆,简直就像是合作多年十分默契的伙伴。  

你说上句,我便有最合适的下句。  

你稍有引导,我必然察觉,并顺势附合。  

他们两个都是辩才无碍的高手,任何一个,在这种情况下都足以说服蒲察野,何况是两个高配合。  

归程时,已是黄昏。  

杨沅和上官骆策马于高冈之上,并辔站住了。  

夕阳为两个骑士的身躯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边。  

随从们仰望着高冈上的二人,一时自惭形秽,纷纷勒住了马匹。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美。  

落日的余晖撒照在山峰上,其下便是如墨的层林。  

杨沅沉吟道:“今日之行,很顺利。  

但是这些部落,每一处往返,差不多都需要一天时间…”  

上官骆道:“如果我们捱到只剩三天的时候启程,就需要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马不停蹄,日夜兼程。”  

杨沅道:“不错。如果想从容一些,我们应该提前四天就走。”  

上官骆蹙眉道:“提前四天的话,那就是后天。  

这样一来,我们只剩下明天一天,最多再说服一个部落。”  

杨沅道:“晚走一天,也不过多说服一家。  

不过,我觉得,如果早走一天,可以见见圣山附近的那些中小部落。”  

“都渤极烈”大会,要在上京海兰路会宁县的圣山神庙召开。  

长白山是女真人心目中的神山,专门为它建造的神庙,就在那里。  

在那里召开“都渤极烈”大会,让神山做见证,才能让女真人更信服、更认可。  

上官骆略一思索,道:“小王爷是看中了圣山周围的那些中小部落?”  

杨沅点头道:“蚁多咬死象。”  

女真人的部落非常之多,光是依托长白山脉聚族而居的,就有三十多个部落。  

如今“都渤极烈”大会在女真人的圣山举行。  

远道而去的,都是想争一席之位的大部落,那些中小部落是不会去的。  

但是圣山神庙附近的中小部落,至少不下十家,它们却是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会。  

虽然他们没有“投票权”,但是十家中小部落的力量集合起来,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想到这里,上官骆以为他已经明白了小王爷的用意,颔首道:  

“学生明白了,若有这些当地的中小部落为小王爷您鼓而呼,这声势也有大用。”  

杨沅轻轻一笑,摇头道:“不,你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他轻轻吁了口气,扭头对上官骆道:  

“先生以为,以我女真金国这种散的不能再散的散装部落联盟,这‘都渤极烈’大会的消息,能否守秘?”  

上官骆一怔,摇头道:“不能。”  

杨沅又道:“圣山神庙,在上京海兰路会宁县(吉林安图县)。  

上京的完颜晏、撒巴山的乌古论、控制了咸州的完颜征,距圣山神庙的距离,并不比我们远多少,甚至比一些部落还要近的多。  

你说他们会坐视我们在圣山顺利举行会议,推选出一个和完颜亮打擂台的联盟长出来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