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欢喜岭(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椿屋小奈回到了临安。  

小奈带回了杨沅的消息。  

杨沅目前不需要拯救,他成了金国叛军的座上宾。  

肥玉叶成了三善人的白手套以后,就把她的旧部冷羽婵和薛冰欣召集过来,艾曼纽贝儿也得以加入,成为三善人的使者。  

鹿溪、丹娘、宋老爹、计老伯他们,则继续经营杨家的基本盘:海贸、餐饮、珠宝、香料。  

并且,他们成为受肥玉叶委托的,那二成需要真正来自民间的军需物资的采购方。  

船队行驶到了深海区,海水已经变成了纯净的湛蓝色。  

藤原姬香穿着一身武士服,胸前绣着黑色的家徽。  

她的额头系着一条“钵卷”,梳着高马尾,站在船头,迎着海风,拄着一口武士刀,神采飞扬。  

当初离开博多津的时候,她有多么灰头土脸,现在就有多么得意。  

她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当她告诉博多津的豪商巨贾们,她拥有一条流畅的通往大宋的海上走私渠道时,会被当成财神爷一样顶礼膜拜的情景。  

之前她派回博多津的人,已经带回了那边的最新消息。  

八岐商会已不复存在,小野明兮取代了八岐商会,成为了博多津的最高控制者。  

可是那又如何?  

只要我能带去足够的利益,博多津的豪商巨贾就会坚定地支持我。  

博多津名义上的执掌者小野明兮,甚至是小野明兮背后的主人平清盛,都会选择把我奉为座上宾。  

当我重新掌控博多津,甚至可以极大程度影响到武家平氏的一些决定。  

我将光明正大地回到京都,成为皇后的多子姐姐也会对我赔起笑脸吧?  

哎呀,还真让杨沅那個家伙说着了,才刚刚十六岁的鸟羽天皇居然驾崩了。  

可怜的多子姐姐,年纪轻轻就成了小寡妇,啧啧啧…  

真是叫人一掬同情之泪呢。  

如果多子姐姐肯向我臣服,承认我比她的优秀,我不介意把杨沅借给她使用一下的呢。  

毕竟我的胸怀是如此宽广。  

“呵呵呵呵…”  

想得当初被狗一样撵出京都的她,将要风风光光回去藤原家,姬香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旁的花音和小奈不约而同地翻了个白眼儿。  

她们对此太熟悉了,神主一定是又在发白日梦了。  

肥玉叶却不明白姬香为何发笑,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姬香姑娘何故发笑?”  

“哦,我是在想…”  

藤原姬香自然不会说出她所想象的“龙王归来”的画面。  

坦白讲,自己想想就算了,说出来是挺羞耻的。  

姬香笑嘻嘻地道:“我是觉得,完全不需要什么金夫人啊,其实本姑娘就足以承担向金国上京地区运输的事情了。”  

这一点,花音和小奈是与她同仇敌忾的。  

花音马上接口道:“就是啊,金家还像是给了我们多大恩惠似的,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他们。”  

小奈道:“金玉贞整天跩的啊,扮出一副矜贵清高的模样给谁看呢,我就不信在床上她也这样儿。”  

花音笑嘻嘻地道:“当然不可能,主人那么霸道,才不会惯着她呢。  

要我说啊,越是这种人前清高矜贵的人,人后越是放得开。  

说不定她在主人面前像条小狗儿似的乖巧听话呢。”  

虽然肥玉叶和冷羽婵、薛冰欣私底下偶尔也会开黄腔,但她跟东瀛三女却不熟。  

肥玉叶无奈地道:“不要这么说了,金夫人不是说过,她和二郎同宿一室那晚,双方都很守礼,不曾及于乱么。”  

藤原姬香拄着武士刀,轻轻舔了舔嘴唇,桀桀怪笑道:“什么礼?周公之礼吗?”  

肥玉叶不想跟她们说话了,这三个东瀛女人说着说着就奔下三路去了,果然是蛮夷呢。  

肥玉叶不屑地走开,扶着船舷,看着湛蓝大海中白色的浪花,忽尔便想:  

“我们主人那么霸道,才不会惯着她”,杨沅…很霸道吗?”  

然后,她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印证的画面:  

明亮的月亮、婆娑的树影、摇曳的水花、堕落的樱桃,策马扬鞭的黑暗骑士…  

啐!近墨者黑,我被这三个不知羞的小倭女带坏了!  

肥玉叶脸儿一红,马上甩锅。  

船队扬帆破浪,稳稳行进,其中一条大船的顶舱。  

金夫人穿着一身高丽风格的华服,款款走进船舱。  

“夫人!”见到金夫人,舱中的几名高丽武士立即起身向她恭谨地施礼。  

金夫人微微点头,矜雅地吩咐道:“打开门。”  

这个船舱就像一个大会客室,尽头是屏风,左右有通道,后边显然还有其他舱室。  

而在这个会客室船的舱间里,左右也各有一处房间。  

房间打开,金夫人走了进去。  

“夫人?夫人啊…”  

王帅看清走进来的人,马上一个滑跪,向她扑了过来,张开双臂,就要抱住金玉贞的大腿。  

金玉贞嫌弃地一闪,把他踹开了去:“滚,别碰我!”  

王帅跪在地上,哭丧着脸道:“夫人,我错了,我知道错了,你就饶了我吧!”  

金夫人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淡淡地四下一扫。  

这间舱室很大,有三扇舷窗。  

可是舱里或坐或站,足足十九个女人,这就一下子拥挤起来。  

一个女人的脂粉香,嗅着叫人心旷神怡。  

十九个女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