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箭在弦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上,但从根儿上,这孩子不坏。  

这就是赵璩对赵愭的看法。  

眼见侄子对他执礼甚恭,对他带刺的话,虽然有些尴尬,但还是赔笑敬酒。  

赵璩终是心中一软。  

罢了,当着众臣工的面,就不要给他难堪了。  

毕竟是皇帝,该有的尊严,还是要给的。  

赵璩暗暗叹了口气,将赵愭亲手为他奉上的美酒,爽快地饮了下去。  

临安是不夜之城,从不设夜禁。  

可尽管如此,从码头上呼啦啦走来许多大汉,一个个佩着刀枪,守城官兵也不能不问。  

但是,这一问,却是步军司派往京城负责维护各处治安的官兵。  

这些官兵有的穿着军服,有的穿着便装,考虑还挺周到。  

验过了他们的“师札”,确实是枢密院和步军司签发的,红通通的两个大印盖的清清楚楚。  

于是,那些穿军服和便服的治安兵,便以几百人为一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临安城。  

肥玉叶和冷羽婵、薛冰欣原是枢密院机速房的女官。  

肥玉叶的干娘,还是内尚书折夫人。  

以这样两层身份,加上她们在机速房的旧关系,再加上她们的身手,想买要悄无声息地搞到枢密院专用的公文用纸,并且神不知鬼不觉地加盖好印鉴,再带出枢密院,并不难。  

至于步军司那边,就更好办了。  

杨沅在他家后山上盖学宫的时候,请来的工程兵就是步军司的人马。  

在那时起,他和吴挺就暗中有了来往。  

吴家和杨沅的关系很微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挺的十二弟,还可以说是杨沅逼死的。  

但是,杨沅当时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执行大宋朝廷的命令。  

吴家现在越来越尴尬的处境,以及本该成为吴家军统帅的吴挺,被迫到了临安,成为事实上的一个“质子”,全在于大宋朝廷对吴家的忌惮。  

所以,当杨沅足够强大,也开始成为大宋皇帝心中的忌惮,开始用比对吴家更过分的手段去对付他的时候,吴挺和杨沅就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吴家一直隐忍,不敢有太过分的举动,是因为吴家很清楚:  

吴家已经拥有了令皇帝忌惮的力量,但还不具备可以和皇帝抗衡的实力。  

但是,加上杨沅呢?  

所以,负责去联络吴挺的,是藤原姬香。  

藤原姬香身后那几个貌不惊人的小兵,是同舟秘谍中的佼佼者。  

而其为首一人,则是矢泽花音。  

一言不合,姬香和花音就要暴起杀人的。  

但是,正如杨沅所预料,西军窝子里长大的吴挺,从来不是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人。  

吴挺的性子并不优柔,他只是垂下眼帘思索了不过三息的功夫,便果断答应下来。  

这是杨沅迫切需要的一个机会,同样也是他改变吴家军命运,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机会。  

因此,调兵的枢密院,发兵的步军司,一应手续齐全。  

几路由三千轻骑兵的将官和山东义军混杂形成的队伍,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了临安城。  

临安城的夜防,尤其是逢年过节,皇室与民同乐时的城防,杨沅比谁都清楚。  

他可是在枢密院和临安府里做过官的,他甚至还担任过“清街使”。  

而这些安防措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因此,杨沅等于是看着对家的明牌,在跟对手博弈。  

宗阳宫下,杨沅带着吴幼瑶、椿屋小奈、杨寿、杨泽和辛弃疾赶到了。  

六个人,有男有女,俱着民袍,站在人群里,和普通喜迎佳节的百姓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街头就摆着一具“莲花漏”。  

今夜官家与民同乐,这属于重大的官方行动,所以不可能用抬头看天色的方式,估一个大概时间。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养成了看天色判断时间的本领。  

他们白天随便拿一根筷子,测量阳光照下的角度,晚上依据月亮和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能够判断出的时间,最精确者,误差竟不超过五分钟。  

杨泽挤到坊丁看守的“莲花漏”前看了看时间,然后又回到了杨沅身边。  

“二哥,亥时六刻了!”  

他已经认可了杨沅这个二哥,杨沅也确实比他大一岁,只是当初冒充杨泽时,对杨澈便也含糊了自己的真正年龄。  

杨沅点了点头,按照约定,吴挺那边亥时二刻开始行动。  

现在是亥时六刻,按照现代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  

他们从兵营出发,此时应该已经就位,即刻发动了。  

杨沅这边,当然要比吴挺再早一些。  

否则,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边宫门一关,闯宫的难度可就太大了。  

杨沅对杨泽道:“走吧,准备动手。事了之后,我再带你回家,去祭拜大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