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招摇公子(2/3)
往复奔袭,便不用担心被困住或是被截断退路。
他们一旦发现不妥,随时可以跳出重围,返回大宋一边。
而杨沅则是轻车简从,只带了吴幼瑶和椿屋小奈还有杨寿,四人乔装进入金国腹地。
他们的车驾随行人员,都是“同舟”的秘谍,俱都精于伪装。
杨沅一行人目标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沿途打探消息的事情,都是由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车夫、随从还有暗中伴随人员去做的。
饭吃到一半,便有消息送来了。
“最新收到的消息,山东义军主力,如今在青州一带活动,还有一些余部,流散于其他州府…”
斥候这边汇报着,椿屋小奈已经摘下腕上金镯,那镯竟是中空的,里边藏着一张绢制的地图。
小奈把它铺在案上,杨沅仔细看着上边的城池和路线图,吩咐道:
“继续打探,消息越详尽越好,餐后我们先往孔府一趟,便即启程,先去泰安,再赴莱芜,绕过济南府,往淄博去…”
小奈认真记下路线,然后把地图又重新卷好,收回镯中。
读书人到了曲阜,没有不去孔庙拜祭的道理。
孔府、孔庙和孔林被称为“三孔”,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杨沅现在扮的是读书人,如果到了曲阜而不去孔庙,那就是大大的可疑了。
但实际上,杨沅一行人,已经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了。
如今山东地面上不太平,尤其是山东义军,是以“六千会”为核心,迅速起事,将战火引燃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
这件事对完颜亮触动很大,所以金国现在也加强了秘谍系统的力量。
原本金国的谍报组织只有“血浮屠”的一个部门。
而血浮屠同时还兼备着金国皇帝的警卫任务和赴异国暗杀任务。
汤道生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力,但是仅靠“血浮屠”内的谍报组织,确实力量有些薄弱。
所以现在金国又设立了“内隐处”、“万机司”和“烽燧局”三个互不统属,皆向“血浮屠”负责的谍报组织。
内隐处专司金国内部的谍报事务。
鉴于金国大将箭筈关守将蒲察阿里布降宋之后,杨沅自西夏再度伐陕,先后策反了不少金国将领,尤其是其中的汉人籍将领。
所以,金国“内隐处”主要侦伺金国文武官员乃至民间士绅是否有不忠、谋反迹象。
“万机局”则不像个谍报组织,虽然它有许多谍报人员,专门千方百计的从宋军这边窃取军事技术情报。
尤其是近几年在两国战争中大放异采的火器技术。
不过,它同时也是金国的火器研发制造机构。
因为金国对这一技术十分重视,所以把它设在了秘谍机构中。
金国之前从宋国掳走了大批火器匠人,又在陕西战场上缴获了大宋的火炮和火铳。
金人如获至宝,把这些匠人和火器全部送到“万机局”,现在的开发效率和速度,竟丝毫不逊于大宋临安这边的军器监。
“烽燧局”则是负责内外军情刺探,专门服务于军队系统的谍报组织了。
虽然名字不同,但殊途同归,金国的三大谍报系统的细化,与宋国的三大谍报系统,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注意到杨沅一行人行止的,就是金国“内隐处”的一名蒲辇长苏孛辇。
蒲辇长实际上是借用了猛安谋克制的一个官职,比谋克(百户)小一级,下辖五十个人,相当于大宋皇城司的一个都头。
苏孛辇发现杨沅一行人是以游学书生的身份游走各地的。
而其姓名是富察宗卿,祖籍叶赫。
以金国上层崇拜汉文化,事事处处效仿汉人文士的习惯,这个富察宗卿有这个资金实力,摆着这么大的谱儿,四处进行所谓游学。
但是,现在可正是四方动荡的时候,这位富察公子还有闲心四处游学?
只不过,对方是女真大姓,贵族子弟,苏孛辇一时吃不准他的身份,所以只是暗中盯着,并不敢轻举妄动。
用过午餐,杨沅换了一身皂色儒袍,头戴儒冠,趋车前往孔庙。
暗中尾随监视的苏孛辇不屑地撇了撇嘴。
人家汉人士子拜孔庙,都要提前斋戒数日的,这位富察公子刚刚还大鱼大肉。
他这心也太不诚了吧?
不对,这车…这车颠簸的不对劲儿呀。
忽然想到富察公子身边那个清丽的小妇人、俏媚的小丫鬟,苏孛辇仿佛明白了什么。
真是…真是有辱斯文呐!
虽然老子不是儒家子弟。
因此一来,苏孛辇对这位富察公子倒是疑心少了许多。
这么荒诞不经,确实有我女真贵公子的风范呐!
杨沅车到孔庙,独自从车中出来时,可是肃穆庄严的很了。
这孔庙由孔家人负责打理,接待来自各地的朝圣文人。
最近天下动荡,来曲阜的文人都少了,杨沅进入孔庙的时候,士人倒是不多。
杨沅在人指引之下,从正门入庙,经棂星门、大成门等,最后到大成殿上香。
亲口点醒完颜驴蹄,把孔拯从济南绑去东北,从而搞出了一门三孔的罪魁祸首杨沅,上完了香三跪九叩之时,那态度无比的虔诚。
最后,杨沅又念了一篇让杨寿代笔的狗屁不通的祭文,念完了往点着火的燎炉里一扔,便神情肃穆、一步三摇地出了孔庙。
他们一旦发现不妥,随时可以跳出重围,返回大宋一边。
而杨沅则是轻车简从,只带了吴幼瑶和椿屋小奈还有杨寿,四人乔装进入金国腹地。
他们的车驾随行人员,都是“同舟”的秘谍,俱都精于伪装。
杨沅一行人目标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沿途打探消息的事情,都是由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车夫、随从还有暗中伴随人员去做的。
饭吃到一半,便有消息送来了。
“最新收到的消息,山东义军主力,如今在青州一带活动,还有一些余部,流散于其他州府…”
斥候这边汇报着,椿屋小奈已经摘下腕上金镯,那镯竟是中空的,里边藏着一张绢制的地图。
小奈把它铺在案上,杨沅仔细看着上边的城池和路线图,吩咐道:
“继续打探,消息越详尽越好,餐后我们先往孔府一趟,便即启程,先去泰安,再赴莱芜,绕过济南府,往淄博去…”
小奈认真记下路线,然后把地图又重新卷好,收回镯中。
读书人到了曲阜,没有不去孔庙拜祭的道理。
孔府、孔庙和孔林被称为“三孔”,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杨沅现在扮的是读书人,如果到了曲阜而不去孔庙,那就是大大的可疑了。
但实际上,杨沅一行人,已经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了。
如今山东地面上不太平,尤其是山东义军,是以“六千会”为核心,迅速起事,将战火引燃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
这件事对完颜亮触动很大,所以金国现在也加强了秘谍系统的力量。
原本金国的谍报组织只有“血浮屠”的一个部门。
而血浮屠同时还兼备着金国皇帝的警卫任务和赴异国暗杀任务。
汤道生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力,但是仅靠“血浮屠”内的谍报组织,确实力量有些薄弱。
所以现在金国又设立了“内隐处”、“万机司”和“烽燧局”三个互不统属,皆向“血浮屠”负责的谍报组织。
内隐处专司金国内部的谍报事务。
鉴于金国大将箭筈关守将蒲察阿里布降宋之后,杨沅自西夏再度伐陕,先后策反了不少金国将领,尤其是其中的汉人籍将领。
所以,金国“内隐处”主要侦伺金国文武官员乃至民间士绅是否有不忠、谋反迹象。
“万机局”则不像个谍报组织,虽然它有许多谍报人员,专门千方百计的从宋军这边窃取军事技术情报。
尤其是近几年在两国战争中大放异采的火器技术。
不过,它同时也是金国的火器研发制造机构。
因为金国对这一技术十分重视,所以把它设在了秘谍机构中。
金国之前从宋国掳走了大批火器匠人,又在陕西战场上缴获了大宋的火炮和火铳。
金人如获至宝,把这些匠人和火器全部送到“万机局”,现在的开发效率和速度,竟丝毫不逊于大宋临安这边的军器监。
“烽燧局”则是负责内外军情刺探,专门服务于军队系统的谍报组织了。
虽然名字不同,但殊途同归,金国的三大谍报系统的细化,与宋国的三大谍报系统,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注意到杨沅一行人行止的,就是金国“内隐处”的一名蒲辇长苏孛辇。
蒲辇长实际上是借用了猛安谋克制的一个官职,比谋克(百户)小一级,下辖五十个人,相当于大宋皇城司的一个都头。
苏孛辇发现杨沅一行人是以游学书生的身份游走各地的。
而其姓名是富察宗卿,祖籍叶赫。
以金国上层崇拜汉文化,事事处处效仿汉人文士的习惯,这个富察宗卿有这个资金实力,摆着这么大的谱儿,四处进行所谓游学。
但是,现在可正是四方动荡的时候,这位富察公子还有闲心四处游学?
只不过,对方是女真大姓,贵族子弟,苏孛辇一时吃不准他的身份,所以只是暗中盯着,并不敢轻举妄动。
用过午餐,杨沅换了一身皂色儒袍,头戴儒冠,趋车前往孔庙。
暗中尾随监视的苏孛辇不屑地撇了撇嘴。
人家汉人士子拜孔庙,都要提前斋戒数日的,这位富察公子刚刚还大鱼大肉。
他这心也太不诚了吧?
不对,这车…这车颠簸的不对劲儿呀。
忽然想到富察公子身边那个清丽的小妇人、俏媚的小丫鬟,苏孛辇仿佛明白了什么。
真是…真是有辱斯文呐!
虽然老子不是儒家子弟。
因此一来,苏孛辇对这位富察公子倒是疑心少了许多。
这么荒诞不经,确实有我女真贵公子的风范呐!
杨沅车到孔庙,独自从车中出来时,可是肃穆庄严的很了。
这孔庙由孔家人负责打理,接待来自各地的朝圣文人。
最近天下动荡,来曲阜的文人都少了,杨沅进入孔庙的时候,士人倒是不多。
杨沅在人指引之下,从正门入庙,经棂星门、大成门等,最后到大成殿上香。
亲口点醒完颜驴蹄,把孔拯从济南绑去东北,从而搞出了一门三孔的罪魁祸首杨沅,上完了香三跪九叩之时,那态度无比的虔诚。
最后,杨沅又念了一篇让杨寿代笔的狗屁不通的祭文,念完了往点着火的燎炉里一扔,便神情肃穆、一步三摇地出了孔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